总分100分
交卷
判断题
1、“北京”概括为“中国的首都”。( )(1 分)
正确
错误
2、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后件真,无论前件真假,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都真。( )(1 分)
正确
错误
3、“森林”这个概念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集合概念。( )(1 分)
正确
错误
4、概念外延间的全异关系其关系性质属于对称关系和传递关系。( )(1 分)
正确
错误
5、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划分母项和划分子项是属种关系,划分子项之间是全异关系。( )(1 分)
正确
错误
6、“p或者q”与“如果非p,那么q”等值。( )(1 分)
正确
错误
7、概念“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外延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1 分)
正确
错误
8、所谓论证,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未知判断为真的思维过程。( )(1 分)
正确
错误
9、当“如果p那么q”真时,“p并且非q”假。( )(1 分)
正确
错误
10、根据“排中律”的要求,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概念或判断必有一假。( )(1 分)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
11、三段论“有的教师会外语,她是大学教师,所以,她会外语。”犯的逻辑错误是( )。(2 分)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中项不周延
D、两否定推结论
12、运用假言直接推理,从“如果甲是杀人犯,那么乙不是杀人犯”可以推出( )。(2 分)
A、只有甲是杀人犯,乙才不是杀人犯。
B、只有乙不是杀人犯,甲才是杀人犯。
C、只有乙是杀人犯,甲才不是杀人犯。
D、如果乙不是杀人犯,那么甲是杀人犯。
13、“SAP真”和“SIP真”前者对后者之间( )。(2 分)
A、没有关系。
B、具有充分条件关系
C、具有必要条件关系
D、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14、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2 分)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15、“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2 分)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16、该案的作案者或者是甲或者是乙;现已查明,该案的作案人是甲,所以,该案的作案人不是乙。(6 分)
17、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这个行为不是正当防卫,所以,这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6 分)
18、有的抢劫犯不是杀人犯,所以,有的杀人犯不是抢劫犯。(6 分)
19、如果甲是有罪的,那么乙也是有罪的。现已查明乙是有罪的,所以,甲也是有罪的。(6 分)
20、“只有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才能成为国家干部;某甲未成为国家干部,所以,某甲未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6 分)
图表题
21、请完善下列真值表,并说明几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注:+代表真,-代表假)
(10 分)
请将答案写在白纸上并标明题号,扫码上传图片作答 扫描二维码
22、(10 分)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划横线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祝福》(A)是鲁讯(B)写的,不是巴金(C)写的。《家》(D)是巴金写的,巴金是《家》的作者(E)。
请将答案写在白纸上并标明题号,扫码上传图片作答 扫描二维码
证明题
23、证明: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12 分)
综合分析题
24、在普通逻辑考试前,甲乙丙进行了预测:
(1) 如果甲及格,那么乙也将及格;
(2) 丙不及格;
(3) 乙不及格,但是甲及格了;
(4) 丙及格并且有人不及格。
结果显示:上述预测只有一项是真的,请问甲是否及格了?写出推导过程。(9 分)
25、已知:
(1)如果小李和小张都参加逻辑班学习,那么小王就不参加逻辑班学习。
(2)只有小张参加逻辑班学习,小赵才参加逻辑班学习。
(3)小李和小王都参加逻辑班学习。
请问:小张和小赵是否参加逻辑班学习?请写出推导过程。(9 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