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下列生活事件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
A
与同事关系紧张
B
配偶的死亡
C
移民
D
长期从事噪声环境下的工作
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究法
关于尊重原则,正确的是()
A
尊重原则是指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和他们的决定
B
尊重原则是指尊重所有的人和他们的决定
C
尊重原则不包括尊重那些没到法定年龄的人和他们的决定
D
尊重原则也包括尊重那些没到法定年龄的人,有时甚至还包括他们的有些决定
E
尊重原则与有利原则冲突时,绝对要以尊重原则为主
医学伦理学尊重原则应除外的内容是()
A
公平分配卫生资源
B
尊重病人及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
C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D
保守病人的秘密
在下列倾听方式中,哪种倾听最适合于医患沟通?( )
A
听而不闻
B
虚应的听
C
选择性的听
D
专注的听
E
设身处地的听
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的对象应除外()
A
焦虑障碍
B
抑郁障碍
C
睡眠障碍
D
学习障碍
E
精神分裂症
对尊重病人自主权的正确理解是()
A
此准则适用于所有患者
B
此准则适用于病人的所有自我决定
C
医生的任何干预都是不道德的
D
病人有权根据自身状况作出理性决定
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下述错误的是()
A
当患者的自主选择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主要履行对患者的义务
B
尊重病人的理性决定
C
提供正确、易于理解、适量、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
D
当患者的自主选择有可能危及生命时劝导病人做出最佳选择
E
履行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的选择
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A
理解
B
操作
C
形成表征
D
学习的迁移
咨询第一阶段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
来访者迟到
B
来访者夸夸其谈
C
来访者沉默不语
D
来访者谈论自己当前的感情
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奖惩
D
间接强化
以下关于心理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应激源是心理社会因素
B
肯定对工作会产生不良影响
C
可危及个人的生存和地位
D
可产生心理反应、生理反应
E
与人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正念训练的关键技术()
A
纠正患者的错误想法
B
强化患者的积极行为
C
引导患者逃避不良事件
D
将意识停留在此时此刻感受上
E
其他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
A
有明确的界限
B
不能互相转化
C
绝对互相转化
D
有互相转化的可能
对因考试焦虑而咨询的来访者说:“几乎所有人在关键的时刻都会感到焦虑或紧张”,使用了以下哪种治疗技术?( )
A
解释
B
正常化
C
支持
D
确定
E
预先指导
正常化是一种恰当的()技术
A
保证
B
鼓励
C
发现资源
D
预先指导
E
建议
广义上,医患关系中的“患”指()
A
患者
B
患者亲属
C
患者监护人
D
患者单位组织
E
以上都是
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的精神障碍称为( )
A
情感障碍
B
急性应激障碍
C
认知障碍
D
创伤后应激障碍
精神分析治疗的设置不包括()
A
治疗方法
B
治疗条件
C
治疗时间
D
治疗费用
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时期是()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龄期
D
青春期
个体在觉察到威胁或挑战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些反应称为( )
A
心理冲突
B
心理应激
C
心理挫折
D
情绪
E
认知
与健康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A
情绪反应
B
认知改变
C
感觉异常
D
意志改变
应激时情绪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是()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绝望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减弱心理应激的负面影响()
A
学会放松技术
B
保持乐观的心情
C
坚持面对严酷的现实
D
取得社会支持
E
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
患者无意识地将自己对亲人(父母、姐妹、兄弟、恋人等)的情感,如爱、憎、愤怒、依恋等指向医生或其他治疗者的现象被弗洛伊德称为( )
A
移情
B
反移情
C
依赖
D
宣泄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社会对心理制约
B
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
心理的发生、发展
D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以下与医学心理学相关的学科是()
A
精神病学
B
护理心理学
C
健康心理学
D
以上都是
医学心理学是哪种交叉学科()
A
社会学与心理学
B
心理学与医学
C
心理学与预防医学
D
医学与临床心理学
E
临床学与心理学
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只是一门交叉学科
B
只是医学的分支学科
C
以维护和促进人类整体健康为目的
D
以人作为主要研究和服务对象
E
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
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奖惩
D
自我强化
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
情绪
B
情感
C
心境
D
应激
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
人际沟通
B
人际交往
C
亲和行为
D
人际关系
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 )
A
认知主义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存在主义
沟通的核心内涵是()
A
通常说的“交流”
B
单纯的“技巧”
C
人与人的理解、信任及合作
D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E
书信或邮件来往
心理咨询的手段有()
A
宣泄
B
强化自我控制
C
增强自信
D
领悟
E
以上均是
一位来访者单位的同事,要求了解当事人心理治疗的情况,心理治疗师婉言谢绝,这是因为( )
A出于对来访者的尊重
B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C不认识来访者的同事
D心理治疗的关系限定原则
E心理治疗的保密原则
女性更年期的年龄大约在()
A
40~60岁
B
50~60岁
C
60~70岁
D
70岁之后
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是()
A患者的主动求医
B医生的医术
C良好的医患关系
D家属的配合
E以上均是
心理过程包括()
A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感觉、知觉、记忆
C
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
D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E
能力、气质、性格
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
A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
B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C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
D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E社会适应良好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心理活动()
A
意志过程
B
人格倾向
C
人格特质
D
情绪过程
E
条件反射
心理评估师不慎遗失了多位患者的心理测量报告,这一事件可能危害到( )
A
保密原则
B
科学原则
C
公正原则
D
标准化原则
E
客观性原则
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
A
简述语意技术
B
澄清
C
提问
D
具体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取得最大工作业绩,最佳的紧张度是( )
A
高紧张状态
B
低紧张状态
C
适度紧张状态
D
无紧张状态
E
工作业绩与紧张度无关
失眠的表现有()
A
入睡困难
B
不能熟睡
C
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D
以上都是
患者女性,1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认为自己不及同学苗条,吃得越来越少,体重由头年36Kg降至就诊时的22Kg,但精神状况尚可,父母多次带她到医院求治,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神经性厌食
B
神经性贪食
C
抑郁症
D
焦虑症
世界上最精妙最神奇的生命体是()
A
海洋生物
B
人
C
病毒、细菌等微生物
D
试管婴儿
E
基因工程产品
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近因效应
D
刻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