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3
题量: 30 满分: 100.0
作答开始时间:04-15 09:11
一. 单选题(共15题,49.5分)
1. (单选题) 关于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高通胀和高利率挤压消费者支出
B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C
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D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
2. (单选题) 2023年,()的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日本
3.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的是()。
A
消费市场持续低迷
B
社会预期偏弱
C
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D
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4. (单选题) 关于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B
必须坚持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开拓国际大市场协同发力
C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D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5. (单选题) 2023年,()的汽车产销量均超3000万辆,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900万辆,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A
美国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6. (单选题) 关于我国汽车工业取得的实质性成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抓住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
B
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不断提升
C
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传统燃油车
D
更大规模的开放市场加速形成
7. (单选题) 当前,中国经济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元。
A
5000
B
8000
C
12000
D
18000
8. (单选题)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设立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B
稳妥提高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C
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
D
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
9.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稳中求进的具体要求的是()。
A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B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C
大幅提高各部门政策制定的自由度
D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10. (单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稳”是大局,也是“进”的基础
B
只有“以进代稳”才能“把该稳的稳住”
C
“以进促稳”意味着没有“进”就不会真正实现“稳”
D
“进”是目标,也是“稳”的动能
11. (单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立”和“破”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
B
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
C
只要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就能形成新动能、确立新模式
D
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有序推进
12. (单选题) 关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新一轮国企改革凸显“功能性”
B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扩张政府支出责任
C
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D
加大支持民企政策落地力度
13. (单选题) 关于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B
放任房地产市场野蛮生长
C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D
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
14. (单选题) 我国出口有望在2024年延续回升转正的态势,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
主要发达国家降息启动后,利率敏感型行业将企稳反弹
B
美国库存周期2024年有望波动回升,带动我国出口边际改善
C
大宗商品价格易涨难跌,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有望继续回升
D
美联储加息提上日程,人民币贬值态势初现
15. (单选题) 2024年预计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上升至()万人。
A
909
B
1076
C
1158
D
1179
二. 多选题(共6题,19.9分)
16. (多选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2023年向纵深推进,其具体表现有()。
A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
B
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C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D
持续推动市场准入收紧
17. (多选题) 关于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
加快形成供给牵引需求、分配创造消费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B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C
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D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18. (多选题) 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
打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B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C
牢牢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
D
促进房地产市场高速度发展
19. (多选题)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在()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A
转方式
B
调结构
C
提质量
D
增效益
20. (多选题) 我们要突出重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其具体任务包括()。
A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B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C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D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21. (多选题) 推动产业上游行业价格在2024年上升的因素包括()。
A
房地产筑底
B
消费企稳
C
出口改善
D
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三. 判断题(共9题,30.6分)
22. (判断题)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所面临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
A
对
B
错
23. (判断题)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
A
对
B
错
24. (判断题) 世界各国只要进行改革开放,就必然会带来繁荣昌盛。
A
对
B
错
25. (判断题) 我们要巩固夯实安全发展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
A
对
B
错
26. (判断题)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放在“稳预期”“稳增长”之前。
A
对
B
错
27. (判断题) 我们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A
对
B
错
28. (判断题)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A
对
B
错
29. (判断题) 全面贯彻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就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A
对
B
错
30. (判断题) 随着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强化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我国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