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放大学25春实用写作形考+终考【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5-09 20:10

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共60分) 1.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属于()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知照文 2.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在
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共60分)
 
 
1.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属于()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知照文
 
2.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向人民群众或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应当使用( )
A.通告
B.通知
C.公告
D.决定
 
3.通告的发布对象一般为( )
A.个人
B.单位
C.团体
D.公众
 
4.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事项,任免有关人员可以( )
A.通报
B.通告
C.通知
D.公告
 
5.对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公文,需要下属单位知晓或执行时,可以使用( )
A.转发性通知
B.批转性通知
C.指示性通知
D.知照性通知
 
6.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典型事例及有教育、指导、规范意义的事件向下级或公众发布用( )
A.通告
B.意见
C.通知
D.通报
 
7.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应该使用( )
A.复函
B.报告
C.批复
D.请示
 
8.下级机关或个人请求上级给予指示、批准、答复、帮助、解决、审核事项或问题时,使用( )
A.汇报
B.报告
C.请示
D.议案
 
9.请示与报告最大的区别是( )
A.行文格式不同
B.行文方向不同
C.行文目的不同
D.写作要求不同
 
10.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呈报的请示给予答复用( )
A.命令
B.批复
C.复函
D.通知
 
11.平行文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
A.通知
B.函
C.批复
D.议案
 
12.向直接上级机关报送公文,与此同时将此公文呈报更高一级或几级的非直接上级机关的行文方式为()
A.逐级行文
B.直达行文
C.越级行文
D.多级行文
 
13.新闻的三行标题中,其作用主要是揭示新闻事实的性质、意义,或者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从而引出正题的部分称( )
A.主题
B.引题
C.副题
D.正题
 
14.将同一份文稿印制成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称()
A.发文字号
B.发文标示
C.生效标示
D.份数序号
 
15.在开头部分说明制作公文依据的开头属于()
A.起因式开头
B.引文式开头
C.根据式开头
D.目的式开头
 
16.公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A.叙述、议论、说明
B.叙述、抒情、说明
C.议论、抒情、描写
D.描写、议论、说明
 
17.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带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要求的公文可以用()
A.命令
B.决定
C.意见
D.通知
 
18.党政机关对于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时使用( )
A.决定
B.命令
C.通报
D.公告
 
19.“国务院关于追授老舍为人民艺术家的决定”属于( )
A.任免性决定
B.奖惩性决定
C.政策性决定
D.安排性决定
 
20.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用( )
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公告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题,得20分)
 
21.公文按行文方向分,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意见属于()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指令性文件
 
22.下列哪些文体属于下行文()
A.命令
B.批示
C.决定
D.请示
 
23.下列层次次序标示正确的是()
A.第一层用“一、”、“二、”……
B.第二层用“(一)”、“(二)”……
C.第三层用“(1)”、“(2)”……
D.第四层用“1.”、“2.”……
 
24.下列哪些是属于公文的基本要素(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25.决定的特点有( )
A.权威性和规定性
B.指导性和全局性
C.稳定性和长远性
D.强制性和专用性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得20分)
 
26.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要用函。
 
27.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要用报告。
 
28.按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将函分为商洽性函、询问性函、公文函、请求性函等四种。
 
29.命令只有嘉奖令一种。
 
30.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请示。
 
31.按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将函分为商洽性函、询问性函、答复性函、请求性函等四种。
 
32.按内容和功用的不同划分,可将常见的会议纪要分为以下三类:指示性会议纪要、通报性会议纪要、新闻性会议纪要。( )
 
33.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要用请示。
 
3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报告。
 
35.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要用请示。
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得60分)
 
1.将主要内容放入导语部分,并且由主到次、由重到轻地安排结构、排列材料的新闻结构形式称为(? )。
A.递进式
B.并列式
C.“倒金字塔”式
D.排比式
 
2.作为考核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是()
A.述职报告
B.工作报告
C.工作总结
D.调查报告
 
3.机关内部向上级反映情况或向下级、平级机关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指导工作的事务性公文是( )
A.总结
B.启事
C.调查报告
D.简报
 
4.下列哪个选项属于调查报告的特点( )
A.贴近性
B.针对性
C.政论性
D.纪实性
 
5.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听觉的需要,讲话稿要尽可能少采用书面语,而要突出口语色彩,这是针对讲话稿特点()而言。
A.贴近性
B.鼓动性
C.通俗性
D.政论性
 
6.总结是人们自身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应当忠实于客观事实,这是针对总结特点()而言。
A.时间性
B.客观性
C.理论性
D.本体性
 
7.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设想和安排。这是针对计划特点()而言。
A.预见性
B.指导性
C.可行性
D.可变性
 
8.“为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
A.根据式
B.目的式
C.概括式
D.提问式
 
9.报告属于(??)行文关系的公文。
A.上行文
B.下行文
C.平行文
D.紧急公文
 
10.()是标示公文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词语。
A.专用术语
B.专业用语
C.注释
D.主题词
 
11.标注主题词必须讲究 ( ) 。
A.层次性
B.逻辑性
C.艺术性
D.专业性
 
12.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宜的行政公文是( )
A.会议通知
B.会议纪要
C.通报
D.议案
 
13.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不能超出()个 。
A.两个
B.五个
C.七个
D.三个
 
14.会议纪要应具备的两大特点是()
A.简要性、记实性
B.真实性、提要性
C.具体性、提要性
D.记实性、提要性
 
15.一篇演讲稿的结尾以极富鼓动性的言辞号召人们为某种目的、某种理想而行动起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叫 ()
A.祝颂式
B.总结式
C.号召式
D.格言式
 
16.向某个机构或个人介绍、推荐某人获得某个职位、某个身份或承担某项工作的信件是(  )。
A.推荐信
B.求职信
C.介绍信
D.表扬信
 
17.在宾客光临时,主人为表示欢迎,在欢迎仪式或酒会、宴会等公开聚会场合发表的演讲词叫( ) 。
A.开幕词
B.欢迎词
C.讲话稿
D.演讲稿
 
18.为了对某个单位或个人给过自己的帮助、关怀、祝贺或勉励表示答谢而写的信件类公文是()
A.感谢信
B.慰问信
C.贺信
D.贺电
 
19.向成绩突出或受到困难、挫折的地区、单位或个人表示关怀、问候、慰劳、致意和安慰的信件公文是()
A.感谢信
B.慰问信
C.贺信
D.贺电
 
20.向社会公众说明情况、告知音讯或请求帮助时使用的一种事务性文书是()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启示
 
 
多选题 (每题4分,共5题,得20分)
 
21.下面关于报告的提法哪些正确( )
A.报告属于上行文,可以逐级行文,也可以越级行文
B.报告一般采用陈述的方法来写
C.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D.按要求不同,报告可以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两种
 
22.哪些选项属于批复的特点()
A.发文的针对性
B.意见的决断性
C.效力的权威性
D.内容的单一性
 
23.启示的特点()
A.公开性
B.广泛性
C.回应性
D.自主性
 
24.简报的结尾常见内容如下( )
A.归纳全文
B.作出评论
C.表明希望
D.提出设想
 
25.调查报告的开头方法有()
A.纵横式方法
B.介绍对象法
C.概括主题法
D.提出问题法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得20分)
 
26.新闻的背景材料,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
 
27.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可将通报分为三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28.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比较常见的写法是由前言、情况、分析、建议几个部分组成。
 
29.新闻的背景材料,常见的有两种: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
 
30.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比较常见的写法是由前言、建议几个部分组成。
 
31.新闻的背景材料,常见的有两种:对比性材料、注释性材料。
 
3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比较常见的写法是由情况、分析、建议几个部分组成。
 
33.机关编发的简报,大都是报头、正文、报尾三个部分组成。
 
3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比较常见的写法是由前言、情况几个部分组成。
 
35.机关编发的简报,只是正文组成。
 
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得60分)
 
1.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 )
A.通知、通报
B.命令、指示
C.报告、请示
D.会议纪要
 
2.调查报告标题一般包括( )等几项内容
A.调查对象、文种名称
B.调查对象、内容范围
C.内容范围和文种名称
D.调查对象、内容范围和文种名称
 
3.()是指公文文稿的草拟。
A.核稿
B.通稿
C.定稿
D.拟稿
 
4.()是指对领导人签发的文件如何印制、如何发出、发送范围等提出具体意见的批注过程
A.签发
B.下发
C.注发
D.批发
 
5.计划通常是由( )几个部分构成的
A.标题、落款
B.正文和落款
C.标题、正文和落款
D.标题、落款
 
6.公文的行文关系有( )
A.两种
B.三种
C.五种
D.六种
 
7.会议纪要应具备的两大特点是()
A.简要性、记实性
B.真实性、提要性
C.具体性、提要性
D.记实性、提要性
 
8.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 )
A.发文机关
B.受文机关
C.印制机关
D.处理机关
 
9.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 )
A.实用文书
B.文书
C.专用文书
D.文章
 
10.联系性公文是用于各部门或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的公文。这类公文主要有( )
A.报告
B.请示
C.函
D.通报
 
11.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 )
A.大指示
B.议案
C.批复
D.函
 
12.公文应在()装订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右上方
 
13.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情况时用( )文种
A.命令
B.决定
C.公告
D.通告
 
14.凡是属会议通过的文件,应以()为准
A.会议通过的日期
B.开会日期
C.通过决定日期
D.形成决议日期
 
15.附注是指对文件的传达范围、使用方法的规定及对( )的解释等
A.名词术语
B.专业用语
C.专用名称
D.外文
 
16.上行文一般写( )主送机关
A.两个
B.多个
C.一个
D.三个
 
17.指挥性公文是直接体现上级机关的决策意图,因而对有关事项的处理,有关工作的进行起( )作用的公文
A.推动
B.积极
C.促进
D.指令或指导
 
18.在缮印好的文件的落款处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后,文件便可( )
A.下发
B.复制
C.正式生效
D.签发
 
19.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 )的一种文书
A.书面化
B.条理化
C.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
D.具体化
 
20.文字符号一律采用( )的形式编排
A.从下到上
B.从上到下
C.从右向左
D.从左向右
 
 
多选题(每题4分,共5题,得20分)
 
21.命令(令)是适用于下列情形的一种公文形式()
A.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
B.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C.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D.任免干部
 
22.通报的主体,也即是其主要内容,它通常由()构成。
A.形势
B.情况
C.分析
D.号召
 
23.通报写作时,它选用材料一定要符合()要求
A.说明情况
B.支持观点
C.主观思路
D.印证结论
 
24.税务部门撰写的请示按其内容可以分为()
A.税政业务请示
B.地方请示
C.事前请示
D.行政事务请示
 
25.会议传达提纲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会议概况
B.会议基本精神
C.贯彻会议精神的基本意见
D.会议详情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得20分)
 
26.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只有一种形式:叙述式。
 
27.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开头、结尾几个部分构成的。
 
28.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主体一个部分构成的。
 
29.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只有两种形式:叙述式、描写式。
 
30.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叙述式 、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1.启事只须具备告知性。
 
32.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只有三种形式: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
 
33.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只有以下形式:叙述式、结论式。
 
34.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开头、主体、结尾几个部分构成的。
 
35.公文文种的选用,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行文目的和内容。
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得60分)
 
1.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 )
A.通知、通报
B.命令、指示
C.报告、请示
D.会议纪要
 
2.调查报告标题一般包括( )等几项内容
A.调查对象、文种名称
B.调查对象、内容范围
C.内容范围和文种名称
D.调查对象、内容范围和文种名称
 
3.()是指公文文稿的草拟。
A.核稿
B.通稿
C.定稿
D.拟稿
 
4.()是指对领导人签发的文件如何印制、如何发出、发送范围等提出具体意见的批注过程
A.签发
B.下发
C.注发
D.批发
 
5.计划通常是由( )几个部分构成的
A.标题、落款
B.正文和落款
C.标题、正文和落款
D.标题、落款
 
6.公文的行文关系有( )
A.两种
B.三种
C.五种
D.六种
 
7.会议纪要应具备的两大特点是()
A.简要性、记实性
B.真实性、提要性
C.具体性、提要性
D.记实性、提要性
 
8.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 )
A.发文机关
B.受文机关
C.印制机关
D.处理机关
 
9.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 )
A.实用文书
B.文书
C.专用文书
D.文章
 
10.联系性公文是用于各部门或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的公文。这类公文主要有( )
A.报告
B.请示
C.函
D.通报
 
11.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 )
A.大指示
B.议案
C.批复
D.函
 
12.公文应在()装订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右上方
 
13.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情况时用( )文种
A.命令
B.决定
C.公告
D.通告
 
14.凡是属会议通过的文件,应以()为准
A.会议通过的日期
B.开会日期
C.通过决定日期
D.形成决议日期
 
15.附注是指对文件的传达范围、使用方法的规定及对( )的解释等
A.名词术语
B.专业用语
C.专用名称
D.外文
 
16.上行文一般写( )主送机关
A.两个
B.多个
C.一个
D.三个
 
17.指挥性公文是直接体现上级机关的决策意图,因而对有关事项的处理,有关工作的进行起( )作用的公文
A.推动
B.积极
C.促进
D.指令或指导
 
18.在缮印好的文件的落款处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后,文件便可( )
A.下发
B.复制
C.正式生效
D.签发
 
19.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 )的一种文书
A.书面化
B.条理化
C.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
D.具体化
 
20.文字符号一律采用( )的形式编排
A.从下到上
B.从上到下
C.从右向左
D.从左向右
 
 
多选题(每题4分,共5题,得20分)
 
21.命令(令)是适用于下列情形的一种公文形式()
A.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
B.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C.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D.任免干部
 
22.通报的主体,也即是其主要内容,它通常由()构成。
A.形势
B.情况
C.分析
D.号召
 
23.通报写作时,它选用材料一定要符合()要求
A.说明情况
B.支持观点
C.主观思路
D.印证结论
 
24.税务部门撰写的请示按其内容可以分为()
A.税政业务请示
B.地方请示
C.事前请示
D.行政事务请示
 
25.会议传达提纲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会议概况
B.会议基本精神
C.贯彻会议精神的基本意见
D.会议详情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得20分)
 
26.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只有一种形式:叙述式。
 
27.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开头、结尾几个部分构成的。
 
28.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主体一个部分构成的。
 
29.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只有两种形式:叙述式、描写式。
 
30.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叙述式 、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1.启事只须具备告知性。
 
32.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只有三种形式: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
 
33.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只有以下形式:叙述式、结论式。
 
34.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开头、主体、结尾几个部分构成的。
 
35.公文文种的选用,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行文目的和内容。
终考任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得60分)
 
1.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属于()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知照文
 
2.通告的发布对象一般为( )
A.个人
B.单位
C.团体
D.公众
 
3.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事项,任免有关人员可以( )
A.通报
B.通告
C.通知
D.公告
 
4.对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公文,需要下属单位知晓或执行时,可以使用( )
A.转发性通知
B.批转性通知
C.指示性通知
D.知照性通知
 
5.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典型事例及有教育、指导、规范意义的事件向下级或公众发布用( )
A.通告
B.意见
C.通知
D.通报
 
6.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应该使用( )
A.复函
B.报告
C.批复
D.请示
 
7.作为考核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是()
A.述职报告
B.工作报告
C.工作总结
D.调查报告
 
8.机关内部向上级反映情况或向下级、平级机关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指导工作的事务性公文是( )
A.总结
B.启事
C.调查报告
D.简报
 
9.下列哪个选项属于调查报告的特点( )
A.贴近性
B.针对性
C.政论性
D.纪实性
 
10.《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A.请示
B.函
C.报告
D.会议纪要
 
11.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听觉的需要,讲话稿要尽可能少采用书面语,而要突出口语色彩,这是针对讲话稿特点()而言。
A.贴近性
B.鼓动性
C.通俗性
D.政论性
 
12.总结是人们自身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应当忠实于客观事实,这是针对总结特点()而言。
A.时间性
B.客观性
C.理论性
D.本体性
 
13.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设想和安排。这是针对计划特点()而言。
A.预见性
B.指导性
C.可行性
D.可变性
 
14.凡是属会议通过的文件,应以()为准
A.会议通过的日期
B.开会日期
C.通过决定日期
D.形成决议日期
 
15.上行文一般写( )主送机关
A.两个
B.多个
C.一个
D.三个
 
16.指挥性公文是直接体现上级机关的决策意图,因而对有关事项的处理,有关工作的进行起( )作用的公文
A.推动
B.积极
C.促进
D.指令或指导
 
17.调查报告必须具备的特点之一是(  )。
A.内容的真实性
B.表达的形象性
C.制发的规范性
D.范围广泛性
 
18.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 )的一种文书
A.书面化
B.条理化
C.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
D.具体化
 
19.对未来一定时期工作作出打算和安排的公文文种是()
A.简报
B.总结
C.调查报告
D.计划
 
20.批复是上级机关为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制作的公文,由此可见这种公文在答复问题时具有(  )
A.多面性
B.针对性
C.灵活性
D.商讨性
 
 
多选题(每题4分,共5题,得20分)
 
21.公文按行文方向分,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意见属于()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指令性文件
 
22.哪些选项属于通报的特点()
A.引导性和警戒性
B.沟通性和交流性
C.强制性和权威性
D.典型性和真实性
 
23.报告按其内容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和答复报告。其中工作报告又分为()
A.综合报告
B.建议报告
C.专题报告
D.请示报告
 
24.公文写作划分文章段落时应注意( )
A.一个段落的中心意图原则上必须单一
B.表达曲折的内容可使段落有所参差
C.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中讲完整
D.段落的先后顺序不能移易
 
25.公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其含义包括()
A.发布的范围广泛
B.发布的方式广泛
C.发布的内容广泛
D.发布的作者广泛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得20分)
 
26.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要用函。
 
27.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要用报告。
 
28.命令只有发布令一种。
 
29.机关编发的简报,大都是报头、正文、报尾三个部分组成。
 
30.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比较常见的写法是由前言、情况几个部分组成。
 
31.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叙述式 、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2.启事只须具备告知性。
 
33.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可将通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
 
34.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
 
35.合同的正文通常是由开头、结尾几个部分构成的。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