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作业一(2025.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null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 )。 A.输入、反馈、处理 B.时间、地点、事件 C.计划
形考作业一(2025.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null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 )。
A.输入、反馈、处理
B.时间、地点、事件
C.计划、控制、执行
D.要素、结构、功能
2.计算机中的数据是以( )的形式表示和存储的。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3.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操作系统
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
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主机及其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
C.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之一
D.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6.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直接面向用户的是( )。
A.表示层
B.应用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7.TCP、IP协议分别是TCP/IP体系结构中( )的协议。
A.传输层和网际层
B.网际层和传输层
C.应用层和传输层
D.应用层和网际层
8.当前使用的计算机,其主要部件是由( )构成。
A.电子管
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大规模集成电路
9.由于组织内部有不同的部门和管理层次,各个层次有着不同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系统通常运行在( )。
A.战略层
B.知识层
C.管理层
D.操作层
10.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
A.汇编语言
B.自然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11.计算机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 )来划分的。
A.内存容量
B.电子器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操作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
A.物理系统
B.人工系统
C.机器系统
D.人机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 )。
A.事务处理系统
B.战略计划子系统
C.管理控制子系统
D.执行控制子系统
14.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负责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衔接的是( )。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5.计算机网络中,TCP/IP是( )。
A.网络操作系统
B.应用软件
C.网络协议
D.用户数据
16.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
A.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客户/服务器模式
17.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B.Internet也称互联网或因特网。
C.计算机网络在通信协议控制下进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D.只有相同类型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才能构成计算机网络。
18.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 )。
A.扩散性
B.层次性
C.共享性
D.普遍性
19.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
A.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客户/服务器模式
20.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的是( )。
A.磁盘驱动器
B.键盘
C.显示器
D.鼠标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21.以下属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有( )。
A.网际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2.关于系统分类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
B.按系统的功能,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
C.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D.按系统内部结构,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23.关于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部分)组成的。
B.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C.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D.系统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24.以下属于系统软件的有( )。
A.windows操作系统
B.Word文字处理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25.异构数据库系统的异构性主要体现在( )。
A.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
B.数据库用户的异构
C.基础操作系统的异构
D.DBMS本身的异构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6.计算机按其运算速度快慢,存储数据量的大小,功能强弱以及软硬件的配套规模不同可分为大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三大类。
27.拓朴结构也称为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其基本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28.数据与信息是两个完全等同的概念。
29.声音、图像、图片等也是数据,属于非数值型数据。
30.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31.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和基石。
32.信息具有扩散性。信息的密度越高,扩散的速度越快,扩散的面越广。
3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34.关系型数据库是以表格数据的形式描述数据记录之间联系的数据库模型。
35.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形考作业二(2025.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null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功能/数据类矩阵(U/C矩阵)可用于( )。
A.定义企业过程
B.定义信息系统的结构,划分子系统
C.用于创建数据库
D.用于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
2.以下不属于子系统划分原则的是( )。
A.各子系统功能要明确
B.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要紧密
C.子系统划分应减少数据冗余
D.要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
3.提高模块独立性的原则是( )。
A.低耦合,低聚合
B.高耦合,低聚合
C.低耦合,高聚合
D.高耦合,高聚合
4.下列最差的耦合方式是( )。
A.非直接耦合
B.数据耦合
C.控制耦合
D.内容耦合
5.以下不属于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的是( )。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6.类和对象是以下哪种程序设计方法中的概念( )。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
D.以上都不是
7.以下聚合度最高的是( )。
A.过程聚合
B.功能聚合
C.逻辑聚合
D.通信聚合
8.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的工作步骤是( )。
A.定义管理功能—>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结构
B.定义管理功能—>定义数据类—>定义企业过程—>定义信息系统结构
C.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管理功能—>定义信息系统结构
D.定义企业过程—>定义管理功能—>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定义数据类
9.JAVA语言常用于开发( )。
A.实时处理软件
B.基于Web的应用系统
C.系统软件
D.人工智能领域的系统
10.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HIOP图
B.数据流程图
C.编码设计
D.数据库结构
11.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 )。
A.程序设计
B.物理设计
C.代码设计
D.系统逻辑设计
12.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设计阶段的正式文档是( )。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用户操作手册
D.系统设计报告
13.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14.下列对关系数据库中“关系”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称为一个关系
B.一个关系就是一个基本表(二维表)
C.基本表中任意一列数据项应属于同一属性
D.基本表中行和列顺序都是不能改变的
15.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调查报告
C.系统分析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16.系统设计的目的是( )。
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
B.对新系统进行物理设计
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
D.程序流程图设计
17.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如果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是控制信息,则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
A.数据耦合
B.控制耦合
C.非法耦合
D.内容耦合
18.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 )。
A.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分析、运行维护
B.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C.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规划
19.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开发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工作是( )。
A.系统设计
B.系统调查
C.系统实施
D.运行维护
20.下列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描述正确的是( )。
A.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总结
B.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开发任务是否下达的决策依据
C.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交流的主要手段
D.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21.描述模块内部处理过程的方法有( )。
A.自然语言
B.程序流程图
C.盒图
D.结构化语言
2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中定义管理功能的方法有( )。
A.归纳法
B.实体法
C.演绎法
D.过程法
23.以下属于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的是( )。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简单性原则
24.以下属于输入设计原则的有( )。
A.最小量原则
B.简单性原则
C.美观性原则
D.早检验原则
25.以下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有( )。
A.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B.程序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数据库设计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6.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战略规划是最高层考虑的问题,与中层和基层没有关系。
27.逻辑聚合由于聚合度太低,在系统设计中一般不用。
28.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29.用户界面设计应坚持友好、简便、实用、易于操作的原则。
30.描述模块内部处理过程和输入输出关系的工具是HIPO图。
31.系统设计人员在模块划分时,既要做到高聚合,又要做到高耦合。
32.系统调查分为初步详细和详细调查两个阶段,初步调查又分为一般调查和系统需求初步调查两部分。
33.在进行信息系统硬件配置时,应以超前性为原则。
34.一般来说,对系统应当先进行自下而上的初步调查,然后再对系统进行由上而下的具体调查。
35.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使用的工具是E—R图。
形考作业三(2025.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null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下面对系统测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与可靠性的最后关口
B.系统测试的对象是整个系统
C.系统测试是要说明程序无错
D.系统测试的目的为了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错误并及时地改正
2.GtoC是指( )之间的电子政务。
A.政府与政府公务员
B.政府与企业
C.政府与公民
D.政府与政府
3.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 )发现的。
A.系统测试
B.子系统测试
C.白盒测试
D.黑盒测试
4.以下对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处理的对象是来自组织内部的具有重复性、描述性、可预测性及客观性的数据
B.能够支持许多人进行处理
C.可以代替人完成所有的日常事务
D.能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输入输出
5.物料需求计划的简称是( )。
A.CMIS
B.ERP
C.MRP
D.MRPII
6.以下不属于决策支持系统基本特征的是( )。
A.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B.易于被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
C.能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
D.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序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问题
7.在系统的技术评价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 )。
A.系统效率
B.系统可靠性
C.系统的可移植性
D.系统的经济效益
8.以下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的是( )。
A.堪测
B.定位
C.查询
D.模拟
9.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 )。
A.CMIS
B.ERP
C.MRP
D.MRPII
10.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
A.数据文件
B.源程序
C.全部文档
D.整个系统
11.在供应链上双向流动的是( )。
A.物流
B.信息流
C.资金流
D.以上都不对
12.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 )。
A.系统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确认测试
B.模块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C.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
D.先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
13.系统测试的关键是( )。
A.设计测试用例
B.选择测试方法
C.设计测试步骤
D.以上都不对
14.ERP与MRPII的区别在于( )。
A.资源管理的范围不同
B.对生产方式的管理不同
C.管理功能及事务处理控制方面不同
D.以上都对
15.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属于( )。
A.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B.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C.专业性管理信息系统
D.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16.输入组合法属于( )的一种方法。
A.人工测试
B.简单测试
C.黑盒测试
D.白盒测试
17.制造资源计划的简称是( )。
A.CMIS
B.ERP
C.MRP
D.MRPII
18.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C.简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D.逻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19.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渡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 )。
A.直接切换
B.并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20.以下属于GtoB电子政务的是( )。
A.电子就业服务系统
B.电子税务系统
C.电子财务管理系统
D.电子公文系统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软件维护是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以下属于软件维护类型的有( )。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22.以下属于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有( )。
A.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B.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C.图书管理系统
D.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23.以下对我国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国家级、省级、中心城市级、县和企业级四个层次组成
B.其目标是辅助宏观经济决策、引导微观经济运行和提供咨询服务
C.全国经济住处系统各级的相关部门均拥有各自的经济信息资源
D.为统计工作现代化服务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功能之一。
24.根据维护对象的不同,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 )。
A.程序维护
B.数据文件的维护
C.代码的维护
D.硬件设备的维护
25.影响软件测试的因素包括( )。
A.软件本身的复杂程序
B.开发人员的素质
C.测试方法和技术
D.用户的软件应用能力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6.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要求扩充原有系统的功能或增加新功能,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进行的系统维护叫做适应性维护。
27.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面向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层,提高办公活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8.专家系统完全可以替代人进行决策。
29.进行系统测试通常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中选择其一即可。
30.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系统中的错误。
31.电子政务就是指办公室自动化系统。
32.ERP的形成经历了从订货点法、MRP、闭环MRP、MRPII到ERP五个阶段。
33.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总成本的最小化和整个“链”的高效率。
34.计算机集成制造(CIM)中,计算机是工具,制造是目的,集成是关键。
35.系统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系统维护工作的难易程度。
终结性考核(2025.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null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 )。
A.事务处理系统
B.战略计划子系统
C.管理控制子系统
D.执行控制子系统
2.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HIOP图
B.数据流程图
C.编码设计
D.数据库结构
3.下列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和外设。
B.主机指的是CPU。
C.外设通常指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存储器。
D.一台主机中可能有多个CPU,它们都能执行指令。
4.以下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的是( )。
A.堪测
B.定位
C.查询
D.模拟
5.在系统的技术评价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 )。
A.系统效率
B.系统可靠性
C.系统的可移植性
D.系统的经济效益
6.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Byte 表示( )。
A.一个二进制位
B.一个十进制位
C.两个八进制位
D.八个二进制位
7.以下不属于子系统划分原则的是( )。
A.各子系统功能要明确
B.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要紧密
C.子系统划分应减少数据冗余
D.要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
8.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 )。
A.系统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确认测试
B.模块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C.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
D.先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
9.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负责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衔接的是( )。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0.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
A.程序和数据
B.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C.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
D.程序、数据与文档
11.GtoC是指( )之间的电子政务。
A.政府与政府公务员
B.政府与企业
C.政府与公民
D.政府与政府
12.关系表学生(学号,姓名,年龄,专业,籍贯)中,关键字是 ( )。
A.学号
B.姓名
C.年龄
D.专业
13.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初步调查所处的阶段是( )。
A.系统规划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运行维护
14.以下属于GtoB电子政务的是( )。
A.电子就业服务系统
B.电子税务系统
C.电子财务管理系统
D.电子公文系统
15.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 )。
A.程序设计
B.物理设计
C.代码设计
D.系统逻辑设计
16.计算机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 )来划分的。
A.内存容量
B.电子器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操作系统
17.以下聚合度最高的是( )。
A.过程聚合
B.功能聚合
C.逻辑聚合
D.通信聚合
18.物料需求计划的简称是( )。
A.CMIS
B.ERP
C.MRP
D.MRPII
19.局域网最大传输距离是( )。
A.几百米~几公里
B.几十公里
C.几百公里
D.几千公里
20.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 )发现的。
A.系统测试
B.子系统测试
C.白盒测试
D.黑盒测试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21.属于黑盒测试方法的有( )。
A.逻辑覆盖法
B.等价类划分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2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中定义管理功能的方法有( )。
A.归纳法
B.实体法
C.演绎法
D.过程法
23.根据维护对象的不同,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 )。
A.程序维护
B.数据文件的维护
C.代码的维护
D.硬件设备的维护
24.以下属于系统软件的有( )。
A.windows操作系统
B.Word文字处理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25.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包括( )。
A.技术可行性分析
B.管理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C.信息可行性分析
D.经济可行性分析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6.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战略规划是最高层考虑的问题,与中层和基层没有关系。
27.电子商务系统是由需求方、供应方、支付中心、认证中心、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等角色构成的系统。
28.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29.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30.原型法以用户为中心开发系统,适合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31.数据来源于信息。
32.分阶段切换方式是最安全、保险的新老系统切换方式。
33.电子政务就是指办公室自动化系统。
34.逻辑聚合由于聚合度太低,在系统设计中一般不用。
35.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编辑、数据修改、数据操作、数据存储等基本数据处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