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作业一(20分) 试卷总分:20 得分:100 1.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 下列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 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不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外国人 D
形考作业一(20分)
试卷总分:20 得分:100
1.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 下列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
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不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外国人
D.被判刑劳动改造的人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原始社会调整人们生活的行为规则主要是( )。
A.长老决定
B.祭祀
C.道德
D.氏族习惯
4.( )是我国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 )意志。
A.社会
B.个别
C.集体
D.共同
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县及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2年
B.2年
C.3年
D.5年
7.小李下班回家途中,遭遇抢劫,在搏斗过程中,小李将歹徒的刀扭转方向刺进了歹徒的胸部,致歹徒死亡。小李得知消息后,非常害怕,律师告诉小李,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小李松了一口气,这最能体现法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警示作用
D.预测作用
8.王甲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于3月15日执枪决。试问:王甲因犯罪而最终遭到惩处,最能体现下列法的哪一个特征?( )
A.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9.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条件不包括(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有选举权
C.有被选举权
D.对国家有重大贡献
10.( )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1.惟有( )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道德习俗
B.宗教信条
C.法律
D.社会团体的章程
12.下列有关国家主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赋予一定行政和外交权力的人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机构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
1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
A.最高检察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特别审判机关
D.最高监督机关
14.( )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客观事实
15.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 )
A.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B.县人大及其常委会
C.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D.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16.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继承了其父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
A.车祸
B.甲的父亲死亡
C.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
D.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
17.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称为(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关系的客体
1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 )
A.最高检察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特别审判机关
D.最高监督机关
19.( )是当事人有意识进行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客观事实
20.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是( )。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客观事实
形考作业二(20分)
试卷总分:20 得分:100
1.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业组织或者中介结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B.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不得设立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登记等前置性行政许可事项
C.有些事项虽然公民、法人能够自主决定,但是仍然有必要设立行政许可
D.法律、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也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2.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撤销许可证的决定不服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处理决定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征收财务的
3.某县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为是( )
A.非要式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
4.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 )
A.行政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
B.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恰当和适度
C.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在限制条件下,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者同法律抵触的措施
D.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5.下列关于行政相对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相对人又叫行政相对方
B.国家组织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
C.社会组织和中国公民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
D.外国组织和外国人不能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人
6.行政的核心或实质内容就是( )
A.行政权力
B.法律法规
C.伦理道德
D.社会治理
7.下列不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 )
A.行政行为须符合法律目的
B.行政行为须有合理动机
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D.行政主体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8.市政府欲采购一批办公设备,于是与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合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市政府与供应商之间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买卖关系
B.签订采购合同的行为属于行使国家行政权
C.行政是国家的行政管理
D.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9.以下( )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
A.吊销执照
B.发布天气预报
C.行政许可
D.征税
10.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
A.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11.行政处罚的对象是( )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人
C.特定的行政主体
D.公务员
1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然是( )
A.公民
B.自然人
C.法人
D.行政主体
13.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撤销许可证的决定不服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征收财务的
14.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具体体现在( )
A.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
B.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主要取决于行政主体的单方行为
C.行政相对人可以履行强制权
D.行政主体的权利可以自愿放弃
15.下列关于我国行政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
B.政府或者政府工作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内部机构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C.高校不能作为行政主体
D.公务组织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17.下列(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复议
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
18.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撤销许可证的决定不服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征收财务的
1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适当性
D.合法性与合理性
20.某旅馆经理于某,为了保持其旅馆“生意兴隆”,明知其旅馆内存在卖淫、嫖娼活动,却放任不管,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于某的行为( )。
A.构成犯罪
B.属于民事违法
C.不属于违法
D.行政违法
形考作业三(20分)
试卷总分:20 得分:100
1.小胖只有12岁,按照法律规定,他可以进行( )
A.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B.与其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D.任何民事活动都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才可以进行
2.甲在木桶里养了一条毒蛇,一日外出,便将木桶盖紧,委托给乙看管、丙和丁到乙家里玩,当丙得知木桶里装着蛇时,好奇心起,趁乙不在时,不顾丁的劝告,将木桶的盖子打开看蛇。结果被蛇咬伤。丙的受伤应由( )。
A.蛇的所有人甲负责
B.蛇的看管人乙负责
C.第三人丁负责
D.受害人丙自己负责
3.某商店卖出的米短斤缺两,商店侵犯了顾客的 ( )
A.知情权
B.自由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消费安全权
4.王宇航现年25虽,工厂工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可根据( )的规定,请他父亲以他(王宇航)的民义买一幅画。
A.委托代理
B.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复代理
5.甲某知其房屋南边邻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但佯装不知,将房屋卖与乙。半年后,高楼建成,乙之房受不到阳光照射。甲违反了民法的( )
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0
B.平等互利原则
C.情势变更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6.我国法律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为(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7.债权人的代理人请求债务人履行拖欠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
A.时效的中断
B.时效的延长
C.时效的中止
D.法定时效期间的改变
8.在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
A.分公司
B.子公司
C.车间
D.科室
9.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中是第一顺序的是()。
A.配偶
B.兄弟姐妹
C.祖父母
D.外祖父母
10.北京碧溪公司与上海浦东公司订立了一份书面合同,碧溪公司签字、 盖章后邮寄给浦东公司签字盖章。该合同于何时成立( )
A.自碧溪公司与浦东公司口头协商一致并签订备忘录时成立
B.自碧溪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C.自碧溪公司将签字、盖章的合同交付邮寄时成立
D.自浦东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11.不动产物权的变动,通常( )为公示方法
A.交付
B.占有
C.登记
D.合意
12.女方在怀孕期间或分娩一年内男方提出离婚的,( )
A.可由法院判决
B.由双方协商
C.须征求女方意见
D.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要求
13.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婚姻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
A.没有爱情的婚姻
B.未够法定婚龄骗取结婚证的
C.因受胁迫而结婚的
D.草率结婚的
14.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是( )
A.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B.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C.无效的民事行为
D.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
16.某公司办公楼顶所悬挂的招牌脱落后,砸在行人甲的头上,甲当场死亡,应对甲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的是( )。
A.公司
B.办公楼承建人
C.公司负责维修的人员
D.行人与甲公司
17.甲乙双方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这在我国合同法上称作什么权利?( )
A.先履行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同时履行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18.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 )原则的体现。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19.张华,15岁,为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其智商高于常人,且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他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王某的单位今年又盖了一批新房,王某估计自己可以分到一套三居室,于是先按房屋面积自行购买了一些价值不菲的纯毛地毯,准备将来搬进新居时铺上,但结果王某未能分到房子,那么王某购买地毯的行为( )
A.是无效行为。因为王某的行为动机有问题,其意思表示是不真实的。
B.是可撤销的行为。因为王某对于购买地毯的目的存在重大误解
C.是有效行为。因为在法律上,该行为虽有误解但不是重大的
D.是有效行为。因为在法律上,对行为动机的误解不能构成重大误解,所以该行为是有效的。
形考作业四(20分)
试卷总分:20 得分:100
1.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最及处何种处罚都必须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
A.不得定罪处罚
B.应当免予处罚
C.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当比照刑法中最类似的条文推定使用刑罚
2.某甲素来与某乙有仇,一天路遇某乙扬言:你看着,我迟早要结果你的。某甲的扬言属于( )
A.不属于犯罪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犯罪行为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 )刑事责任。
A.应当负
B.不负
C.可以负
D.应当减轻
4.犯罪客体是指( )
A.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
B.法律所规定的犯罪和结果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5.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哪一种民事案件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 )
A.合同纠纷案件
B.离婚案件
C.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D.继承案件
6.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下列各项中,只适用于民事诉讼而不适用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原则或制度是( )
A.两审终审制度
B.调解原则
C.公开审判制度
D.回避制度
8.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 )
A.逮捕
B.行政拘留
C.收容审查
D.劳动教养
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
A.一律适用我国法律
B.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D.如果其本国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10.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B.犯罪分子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停止犯罪
C.盗窃他人财物后,又返还财物的
D.犯罪分子自认为犯罪行为已实施完毕而自动停止犯罪
11.某工商局对公民某甲作出罚款3000元的裁决,某甲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复议决定把罚款3000元改为罚款2000元,某甲仍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行政诉讼的被告应是( )
A.作出原裁决的机关
B.作出原裁决的机关和复议机关
C.复议机关
D.作出原裁决的机关或者复议机关
12.某甲利用会计职务之便贪污了单位的现金2万元,单位组织并未发现,某甲在法律威慑下,主动向单位交回全部赃款,甲的行为构成(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3.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达到( )程度,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A.犯罪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C.具有社会危害性
D.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
14.下列不属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有( )
A.不干涉内政原则
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C.公海自由原则
D.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15.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二人决定决斗。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
16.以下不属于国际法的渊源的有( )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法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内司法判例
17.国家领域内的一切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行使管辖权,这种管辖权称为( )
A.属地管辖权
B.属人管辖权
C.保护性管辖权
D.普遍管辖权
18.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19.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由( )
A.原告承担
B.被告承担
C.原告与被告双方承担
D.权利主张人承担
20.一般来说,犯罪行为所有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 )
A.社会关系
B.犯罪客体
C.危害结果
D.犯罪对象
形考作业五(20分)
试卷总分:20 得分:100
1.下列不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是( )
A.行政行为须符合法律目的
B.行政职权须依法设定
C.行政职权须依法授予
D.行政主体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
A.一律适用我国法律
B.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D.如果其本国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3.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具体体现在( )
A.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
B.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主要取决于行政主体的单方行为
C.行政相对人可以履行强制权
D.行政主体的权利可以自愿放弃
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 )
A.最高检察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特别审判机关
D.最高监督机关
6.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哪一种民事案件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 )
A.合同纠纷案件
B.离婚案件
C.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D.继承案件
7.( )是当事人有意识进行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客观事实
8.下列不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 )
A.行政行为须符合法律目的
B.行政行为须有合理动机
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D.行政主体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适当性
D.合法性与合理性
10.在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
A.分公司
B.子公司
C.车间
D.科室
1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2.( )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 )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客观事实
14.以下不属于国际法的渊源的有( )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法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内司法判例
15.债权人的代理人请求债务人履行拖欠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
A.时效的中断
B.时效的延长
C.时效的中止
D.法定时效期间的改变
16.下列(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复议
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
17.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撤销许可证的决定不服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处理决定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征收财务的
18.小胖只有12岁,按照法律规定,他可以进行( )
A.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B.与其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D.任何民事活动都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才可以进行
19.下列各项中,只适用于民事诉讼而不适用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原则或制度是( )
A.两审终审制度
B.调解原则
C.公开审判制度
D.回避制度
20.一天,李某下班回家发现家里东西被盗,他应立即向公安司法机关( )
A.举报
B.控告
C.自首
D.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