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各年级期末考-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专升本)
总分100分
单选题
1、生命周期法的特点是[ ](2 分)
A、
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发方法
B、
系统开发周期短
C、
系统开发适应性强
D、
适于开发大系统
2、以下各点中,不是诺兰阶段模型中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之一的是[ ](2 分)
A、
初装
B、
蔓延
C、
成长
D、
成熟
3、信息系统的切换方法中不包括[ ](2 分)
A、
直接切换
B、
间接切换
C、
并行切换
D、
试点切换
4、物理模型设计是系统开发的[ ]阶段的任务。(2 分)
A、
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B、
系统设计
C、
系统分析
D、
系统规划
5、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 ](2 分)
A、
系统源程序
B、
各子系统
C、
整个应用系统
D、
系统各模块
6、系统验收测试中,在子系统和系统测试时主要采用 [ ](2 分)
A、
白盒法
B、
黑盒法
C、
结构测试
D、
白或黑盒法
7、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原型是[ ](2 分)
A、
系统的概念模型
B、
系统的逻辑模型
C、
系统的物理模型
D、
可运行的模型
8、信息系统的文档非常重要,如果信息系统没有文档,那么会发生情况[ ](2 分)
A、
系统无法开发下去
B、
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C、
系统无法进行维护
D、
系统无法更新换代
9、系统设计过程中应 [ ](2 分)
A、
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设计
B、
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设计
C、
同时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D、
由程序员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10、表格分配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用来描述[ ](2 分)
A、
管理业务流程的图表
B、
数据流程的图表
C、
功能结构的图表
D、
数据处理方式的图表
名词解释
11、U/C矩阵:(3 分)
12、系统分析:(3 分)
13、业务流程:(3 分)
14、BSP法:(3 分)
15、外部实体:(3 分)
16、诺兰阶段模型:(3 分)
17、EDI:(3 分)
18、模块:(3 分)
19、 黑盒法:(3 分)
20、ISS:(3 分)
简答题
21、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各适用于何种场合?(5 分)
22、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5 分)
23、请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5 分)
24、“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何优缺点?(5 分)
25、使用U/C矩阵进行子系统划分的步骤有哪些?(5 分)
应用题
26、利用表格分配图画出以下业务流程:某企业采购部门填写采购单一式四份、第一张交给卖方、第二张交给收货部门、用来登记收货清单、第三张交给财会部门、登记应付账 (7 分)
27、某企业对工人超额完成工时的奖励方案如下: 机加工工人:每月超额工时数在20工时以内的,每工时奖励5元;超额工时数大于20工时并在100工时以内的,大于20工时的部分,每工时奖励8元;超额工时数大于100的,大于100工时的部分,每工时奖励10元。 装配工人:每月超额工时数在30工时以内的,每工时奖励3元;超额工时数大于30并在50工时以内的,大于30工时的部分,每工时奖励5元;超额工时数大于50的,大于50工时的部分,每工时奖励7元。 请用判断表描述以上处理逻辑,并统一用H表示工时。(8 分)
论述题
28、某国有化工厂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于2015年开始与某大学合作开发管理信息系统,2020年10正式投入使用,系统运行良好并获上级领导和兄弟企业好评。但半年后企业环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厂长奉命调离;二是厂外开发人员移交后撤离,技术上问题时有发生;三是原来该厂独家经营的产品由于原材料产地崛起不少小厂而引起市场变化,工厂效益急剧下降,人心惶惶,无暇顾及信息系统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新上任的厂长认为计算机没有太大用,不再予以关心。这时,原来支持计算机应用的计划科长也一反常态,甚至在工资调整中不给计算机室人员提工资,结果使已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技术的主要人员调离工厂,整个系统进入瘫痪状态,最后以失败告终。 依据以上实例,你认为企业一把手在开发MIS中的作用是什么?(10 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