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工业工程概论》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宏观因素的是( ) A.经济结构 B.科技水平 C.经济政策
西交《工业工程概论》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宏观因素的是( )
A.经济结构
B.科技水平
C.经济政策
D.组织变革
2.工业工程认为生产系统的核心要素是( )。
A.技术
B.设备
C.人
D.能源
3.时间研究多采用( )分秒表。
A.1/100
B.1/60
C.1/30
D.1/10
4.工业工程的是一门( )科学技术,是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A.管理
B.工程类
C.系统优化的
D.社会学的
5.用模特法分析两手同时动作(左手先做)的情况:左手M3G3,右手M4G3,其时间值为( )MOD。
A.10
B.11
C.13
D.7
6.对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二者间关系是绝对的
C.数据经过转换可变为信息
D.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可成为信息
7.( )是指造作者为了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活动场地。
A.工作场所
B.工作地点
C.工作环境
D.工作内容
8.工业工程专门技术与( )方法的结合直至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是现代工业工程的标志之一。
A.组织理论
B.系统工程
C.科学管理
D.工作研究
9.方法研究的着眼点是( )。
A.不断创新
B.挖掘内部潜力
C.持续改善
D.系统整体优化
10.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 )
A.复杂性
B.动态性
C.交叉性
D.灵活性
11.( )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公认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A.方法研究
B.作业测定
C.人机研究
D.流程研究
12.方法研究的着眼点是( )。
A.不断求新
B.挖掘内部潜力
C.系统整体优化
D.程序分析
13.工业工程的本质职能是( )。
A.创新
B.改善
C.降低成本
D.提高效率
14.工业工程最主要的开发与应用领域是( )
A.制造业
B.服务业
C.钢铁工业
D.建筑业
15.( )作为仅次于人力的第二大关键资源,是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技术
B.能源
C.知识
D.信息
16.衡量IE应用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
A.产品开发
B.产品设计
C.提高生产效率
D.技术改造
17.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 )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个企业构成。
A.类型
B.跨度
C.职能
D.结构
18.人和机器如果能一起工作,则在某一固定时间里能获得最低的( )
A.产品产量
B.产品质量
C.生产成本
D.材料消耗
19.首先提出“零件互换性”概念的是( )。
A.史密斯
B.惠特雷
C.泰勒
D.梅奥
20.作业活动改进的四项原则应用是有严格顺序的,其顺序是( )。
A.合并、取消、重排、简化
B.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C.重排、合并、取消、简化
D.简化、合并、重排、取消
21.( )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和经典内容。
A.组织设计
B.工作研究
C.生产计划与控制
D.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2.( )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和经典内容
A.组织设计
B.人力资源系统
C.工作研究
D.工效学
23.( )是研究工程项目、设备、产品投资的可行性,评价其合理性、经济性等,为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基本的决策支持
A.工业设计
B.质量管理
C.工程经济
D.战略管理
24.( )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
A.时间研究
B.工作抽样
C.预定时间标准法
D.标准资料法
25.流程线路图常与( )图配合使用,以达到改进现场布置和移动路线,缩短搬运距离的目的。
A.工艺程序
B.流程程序
C.人机程序图
D.联合作业程序
26.( )是标准时间的表现。
A.观察时间
B.工时定额
C.正常时间
D.作业时间
27.在进行作业测定时,选择( )是很重要的。
A.标准程序
B.标准动作
C.合格工人
D.标准状态
28.在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中,不需要通过直接观测或测定就能够制定标准时间的是( )。
A.时间研究
B.工作抽样
C.预定时间标准法(PTS法)
D.标准资料法
29.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变革的基础是( )。
A.企业内部网
B.人力资源
C.资金
D.网络
30.当单元很短的操作,可以用( )
A.连续测时法
B.归零法
C.累积测时法
D.周程测时法
31.以下不属于现代物流过程的主要活动和职能的一项是( )。
A.购买与订单处理
B.通信联络
C.生产与控制计划
D.用户服务
32.在模特法中,M2代表( )。
A.手指动作
B.手的动作
C.小臂动作
D.大臂动作
33.( )是在按比例绘制的平面布置图或模型上,用线条表示并度量工人、物料或设备等在一系列规定活动中所走的路线的分析手段。
A.线图分析
B.流程分析
C.线路图分析
D.程序分析
34.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英文简称是( )。
A.CAD
B.CAM
C.CBM
D.CDA
35.( )是指接受评价的事物、行为或组织系统。
A.评价对象
B.评价主体
C.评价目的
D.评价地点
36.在工作研究中对现场整体最宏观的分析是( )。
A.流程程序分析
B.工艺程序分析
C.布置与路线分析
D.联合程序分析
37.( )是在专家集体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的描述。
A.列举法
B.情景分析法
C.头脑风暴法
D.提问法
38.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 )
A.计算机设备性能
B.管理业务状况
C.资金来源
D.MIS的运行效率
39.方法研究的指导思想是( )。
A.不断求新
B.挖掘内部潜力
C.系统整体优化
D.程序分析
40.方法研究的意识是( )。
A.不断求新
B.挖掘内部潜力
C.系统整体优化
D.程序分析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现代制造生产过程的特点有( )。
A.动态性
B.反馈性
C.随机性
D.连续性
42.敏捷制造的企业,其敏捷能力体现在( )。
A.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B.竞争力
C.柔性
D.快速
43.闲余能量分析可以包括( )几个方面。
A.机器
B.工人
C.工人与机器的确定
D.场地
44.以经济关系和量化及优化分析为基础的生产率测评系统评价法有( )。
A.费用效益法
B.数据包络分析法
C.层次分析法
D.模糊综合评判法
45.按产品的生产技术特征,可以将生产形态分类为( )
A.计划生产
B.订货生产
C.装配生产
D.流程生产
46.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可以将生产率测评划分为( )。
A.部分要素生产率
B.多要素生产率
C.总生产率
D.单要素生产率
47.人-机配合包括( )两个方面
A.人机功能分配
B.人机匹配
C.人机合作
D.人机交互
48.以多指标评价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特点的生产率测评系统评价的方法包括( )。
A.费用效益法
B.数据包络分析法
C.层次分析法
D.模糊综合评判法
49.特别宽放时间按照其发生情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A.干扰宽放
B.周期动作宽放
C.临时宽放
D.政策宽放
50.按生产率测评方式分,生产率测评可以分为( )。
A.静态生产率
B.动态生产率
C.连续生产率
D.单一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