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节 众所周知在田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需要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的调节,技战术的运用,心理状态的调节。比赛前
浅谈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节
众所周知在田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需要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的调节,技战术的运用,心理状态的调节。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战术变化较小,心理状态变化较大,心理状态变化直接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中小学生心理水平发育还不完善,不成熟,情绪波动大,自我调节能力差,所以在赛前准备阶段,控制好情绪是取得比赛胜利的法宝,赛前心理状态准备要增强运动员强大的内心和对比赛必胜的信念,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消除消极的心理问题,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赛。一、积极的心理状态
主要表现在眼神比较专注,注意力集中,自信心较强,有较强的比赛欲望。这种心理状态有助于运动员成绩的发挥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
二、是消极的心理状态
1.亢奋的心理状态表现:比赛前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来回走动、注意力不集中、频频去厕所等外部表现。主要是焦虑和紧张造成的,这种心理状态易导致兴奋性提前,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
2.低落的心理状态
表现:情绪低落、动作缓慢、面色发白、表情木讷、四肢无力、缺乏信心、不想或害怕参加比赛。这种状态导致比赛兴奋性低,不能充分调动身体机能参与比赛。
教练员应及时观察运动员身体表现、表情动作及行为变化,并做正确的判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从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如何调节消极的心理状态
(一)赛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比赛来说也是这样,比赛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心中有数。首先赛前要给运动员做赛前思想工作,“目标低,严要求”,就是说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要定高,让他们感到极易完成、消除紧张情绪;但是要严格按照要求比赛,不能有放松、马虎的心理。更不能高傲自大,轻视对手。比赛物品要提前准备好,不要赛前找不到所需的物品,运动员手忙脚乱,导致紧张焦虑,比如赛前提前把号码布别好,前后各一个,参赛证挂在胸前,需用的鞋子要拿好等。
(二)激发优良的比赛动机,增强运动员取胜的信心
当运动员渴望参加比赛,才能积极地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机能参加比赛,所以要利用各种手段让运动员渴望比赛,比如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同时也要鼓励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比赛信心,以便于更好地参加比赛,明确自己的优势。
(三)语言暗示法
教练员可以通过与运动员聊些与比赛无关的话题来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消除紧张的情绪。也可以进行思想引导让运动员明白,比赛是为了检验前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尽自己能力去发挥就好,就是拿不到好成绩,也没事,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比赛。
(四)身体按摩法
对于一些特别紧张的运动员,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躺下,通过肢体的按摩及抚摸配合语言安慰,让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充分的放松,来缓解紧张的情绪,给予运动员亲切的关怀,传递安全感和信心。
(五)喝水饮食调节
适当地喝一些水或吃些食物对缓解紧张情绪也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喝些热水或饮料、吃些巧克力或奶糖等来补充些水分及能量等,使身体机能更加优化,消除疲劳,同时心理得到安慰,神经系统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