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10-21 12:24

浅谈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 摘要: 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我国更需要大批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中国工匠。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中国工匠的主场所,起着育人作用
浅谈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
摘要: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我国更需要大批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中国工匠”。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中国工匠”的主场所,起着育人作用。为响应人才培养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对中职学生品德、心理的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育人有效,才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中国工匠”。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对策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一个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育工程,是社会发展、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根基。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独特作用,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为了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的育人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统一”,即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推进二者融合,以期达到育人目的,实现“中国工匠”培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想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需要教师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找准二者教学融合的共通点。
首先,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教育目标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共通性,这也决定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次,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又有所区别。德育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入手,德育政治性、社会性功能较高,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所以二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在把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响应教育要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具有必要性,其必要性是影响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推进二者融合的动力支撑。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增强中职生道德内化效果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双向融合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中职学校积极推进二者融合是响应教育发展、推动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满足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中职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从而从二者融合的角度增强中职德育内化效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心理基础准
学生的道德形成、思想发展、行为选择,实际上都需要在心理上适应与过渡。在德育课堂上并没有丰富、专业且具体的内容说明这一切,这会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包括在接受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适应。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能够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将情绪把握、心理调适、心理引导等多个内容代入中职德育课堂,让学生具备心理接受基础,这样既能从侧面提高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够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丰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新的落实途径
德育实质是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是个体把社会要求内化的过程。但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上,过分强调道德准则,过分要求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严重忽略了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在“灌输式”模式下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而推进二者融合,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的出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受教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德知识,从而实现选择、分化、融合、顺应,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都能够顺利达到[1]。
二者融合打破了原本单一的模式,它的融合方式多种多样,创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方式方法,能够重新激活课堂,实现教学创新。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与道德素养发展现状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职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半迷茫、半独立的特殊阶段,处于转折期的他们心理发展特点鲜明。
第一,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表现明显。他们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但由于自制力、毅力相对薄弱,且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一旦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自卑、悲观、失望等。第二,他们的情绪复杂多变,发展剧烈。他们的情绪更为外露,有时热情有时绝望,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被称为“疾风怒涛”时期,很容易影响学生正确心理的形成。第三,他们缺乏正确的情绪认知,没有认识到自身情绪的错误,也没有掌握基本的情绪疏导方式,导致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堆积,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言行举动。
(二)中职生道德素养发展现状
纵观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状况,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罗列。
第一,大部分中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正确的道德意识,但不能有效将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对接,在行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道德行为非常态化。
第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们有越来越多的空间、渠道接触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学生们正面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学生们“误入歧途”,严重摧毁学生们的道德防线。学生们不具备信息剖析、筛选能力,受到负面信息影响。
第三,大部分学生处于青春动荡期,很讨厌教师的说教、指导,这导致他们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道德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四、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策
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融合必要性。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道德素养现状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入手,探析有效举措,推进二者融合,升华教育效果。
(一)创设合适学校环境,环境育人,优化教育
1.转化教师认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教师是推进二者融合的第一执行人,这也决定教师必须从专业素质方面做好教学准备,优化教育工作。这要求中职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深化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认识,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2]。且从教师层面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发展意识,要积极参与培训,认识二者关联,从而完善教学能力,支撑、推进、落实二者融合。
2.营造和谐环境,润物无声引导教育。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主体文化的反映,具有直接的影响、熏陶、教育作用。中职学校要想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就要在开展教育工作中从文化环境入手,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这样能够随时随地从环境层面感染、熏陶学生,融合教育的效果也会更突出。
3.丰富教育内容,找准二者融合契机。上述我们提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内容层面关联、补充,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充实,更具有说服力。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也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教化学生。如我校为了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重新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了集中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我们深刻分析了二者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如情绪对行为的导向作用、负面心理的滋生与调控等。搜集了诸多生活案例做教学补充,从真实且立体的案例入手让学生也能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联。
4.利用单独活动,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中职学生在学习、成长、生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且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契机[3]。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这样的契机,抓住机会,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从心理抚慰、道德引导角度入手,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优化学生道德的形成、价值观的发展。
(二)创设合适家庭环境,家校共育,提升效果
家庭教育也是推进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拉近与家庭教育的距离,让家长愿意配合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多种途径沟通,寻求家长支持配合。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沟通途径出现在教师面前,中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和家长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如利用微信、QQ、语音电话等,或利用钉钉、蓝墨云班课等。这都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让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这样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校、在家中都沐浴在爱与温暖之下,从而实现心理良性发展,道德正面形成[4]。
2.引导家长反馈,推进二者深度融合。中职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表现、展示、反馈的场所,可以通过建立家委会,定期开展活动。让家长及时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家庭教育情况发表意见、及时分析,教师倾听、指导。这样能够从家长和学校教师相互配合的层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双向结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主体也会因此而丰富,效果提升。
(三)科学利用社会资源,延伸教育,补充教学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国工匠”的主阵地,学生更早接触企业、接触社会、接触工作。中职学校必须把握自身教育特点,在推进二者融合的行动中要科学利用社会资源,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让社会环境成为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补充。教师要充分认识,社会本身就是一本“活”的育人教材,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时,中职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带领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同时要及时跟进校企合作,将社会上的各种动向带入课堂。这样能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补充,能够推进二者融合达到教育目的[5]。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重要关联,将二者相互融合是教育发展新路径,也是育人新方法。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从积极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要明白融合的必要性,更要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道德素养发展现状出发,明方向,探路径,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这样的融合才有效,才科学,才到位。
 
 
 
参考文献:
[1]刘晓.论中职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必要性[J].学周刊:下旬,2016(04).
[2]杨永明.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学周刊,2020(29).
[3]邹凯茵.新形势背景下中职生德育教育方法探究[J].启迪,2019(08).
[4]刘晓民.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1).
[5]罗裕胜,王小蓉.中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考[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0(04)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