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领导引领力的提升 摘要: 通过上海赛科2018年5月12日由于出现低级的不安全行为而引发爆炸火灾事故,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的矛盾与困局,提出了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要
浅谈企业安全领导引领力的提升
摘要:通过上海赛科2018年5月12日由于出现低级的不安全行为而引发爆炸火灾事故,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的矛盾与困局,提出了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要运行要素,提升领导引领力,真正把HSE放到与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位置,提供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资源保障,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分享安全经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HSE规定,实现安全生产,并提出企业安全领导引领力构建与提升见解。关键词:企业安全;领导引领力;提升
HSE管理体系包括不仅限于领导、承诺和责任,策划,支持,运行过程管控,绩效评价,改进等六个一级要素。其中的一级要素“领导、承诺和责任”,应明确各级领导应充分发挥HSE工作核心推动作用,推进HSE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引领全员尽职尽责,持续改进HSE绩效。
领导引领力是一级要素“领导、承诺和责任”关键子要素,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支持;持续推进HSE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专业管理深度融合;协调推进HSE工作;践行有感领导;推动全员履行HSE职责;引导员工参与HSE管理;鼓励员工主动报告事件和风险隐患等信息工作的引擎。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矛盾与困局
2018年5月12日,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储罐检修作业时,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6名承包商员工死亡。上海赛科是BP、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生产和安全管理沿用合资公司的IMCS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发生事故前,上海赛科由于规范的管理和现代化工艺设备,被誉为我国化工领域安全管理的标杆企业。
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应用先进安全方法,为什么会出现低级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制定了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目标的同时,必须对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行为有所影响,形成企业整体的安全能力,才能控制风险,预防事故发生。
我国工业生产快速发展所形成的风险累积,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不匹配,是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为控制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企业承担着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必须让所有员工共同承担才能控制风险。
(一)安全管理的矛盾与困局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在管理层
如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由所有员工承担起来,任何一个层级安全管理出现漏洞,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管理失误会造成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的形成。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体的不安全状态相结合。管理过程存在漏洞管理力度衰减,不能落实到行动现场、员工忽略风险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存在。
2.企业高层安全领导引领力不足
企业领导层重视安全仅仅停留在纸面,安全考量往往让位于效益考量,“安全第一”的价值理念没有渗透到战略决策层,对安全认识不足,尤其是对“过程安全”缺乏认识,错误地以为发生事故是难免的,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执行不到位,保障不够;没有为安全提供足够的资源,以罚代管现象突出,过于强调“严格管理”严厉惩罚,不能做到上下同欲。
3.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与员工控制风险能力的不匹配
企业事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但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是风险,条件是隐患。风险是生产作业过程中与生俱有,能够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度。隐患是风险控制措施出现的缺陷,包括人的行为导致的管理、设备、环境、操作方面不足。如果员工作业风险的预防控制能力不足,不知道不安全行为是危险的,就控制不住根源。
二、企业安全领导引领力构建与提升
必须有一种方法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所有员工承担起来;同时提高员工安全素质能力,具备作业风险的预防控制能力。要实现员工在领导者影响下,重视安全并提高能力。承担安全责任,共同控制风险。这需要通过领导团队提出安全理念目标影响认知并有行动;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传递所有员工共担;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推动提高安全能力。提升领导引领力的输出与安全执行力的输入是实现的方法。
(一)解决企业安全管理的矛盾与困局的思路
要想破解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首先要解决率先垂范。管理者做出安全表率,形成安全影响力,进而员工在管理者影响下,形成安全执行力通过授权,让所有员工承担安全责任提高员工安全能力,形成整体安全文化。
很多企业正走在计划性有体系管理所有危害向预防性领导引领力和价值观驱使持续改进进程,也是零事故的进程。
(二)领导引领力要素
1.领导引领力的理解
领导引领力可以理解为:管理者体现对安全工作重视,形成影响力让员工共同担责,形成整体安全的机制与氛围。其体现得结果为:通过管理者影响,让员工认识安全重要性并提高员工安全素质能力通过员工共同参与安全管理,控制作业过程中的风险。
2.领导引领力可实现的目标
(1)将安全管理由强制变参与。
(2)将安全管理由局部变全体。
(3)将安全管理由理念变行动。
(4)将安全责任由高层变全员。
(5)将安全能力由随意变提高。
3.领导引领力的体现
企业针对所有主管人员制定岗位安全责任及安全绩效标准,激励各级管理人员努力贯彻实施,以履行安全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目标。全员共同承担并履行安全责任。
领导引领力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影响力,员工所能感到领导者对安全的关注程度;②执行力,员工应当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员工所具备承担安全责任的能力。因此,在体系运行中,要抓住一级要素“领导、承诺和责任”关键子要素领导引领力的有效运行,要着力提升领导者影响力传播的范围及力度,也就是感知度提升。
4.领导引领力的构建
领导引领力来源于有感领导力和卓越领导力。管理者通过对安全态度、行为和实际工作体现对安全工作重视,影响他人,这展现有感领导力;员工在影响下,改变自身对安全工作态度、行为,形成良好安全环境,这展现卓越领导力。其关键在于影响,也就是需要引领。
(1)有感领导力的建设。管理者对安全的见解、行为和习惯通过影响力体现在企业生产运营的任何地方、任何级别、任何时间,对员工操作行为的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表达出的影响力应该为员工所感知。归结为安全影响力——有感是部属的感觉不是领导者本人的感觉,是让员工和下属体会到领导对安全的重视;安全示范力——自上而下,强有力的个人参与,各级管理者深入现场,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安全执行力——提供人力、物力和组织运作上的保障,让员工感受到各级管理者履行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具体应从以下提升:①将安全责任分担给不同的安全领导者,通过他们形成更加广泛的安全影响力,在企业内部树立安全理念、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激励员工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目标的影响作用;②提高能见度。定期到工作现场检查安全;定期给员工讲授安全课程;关注企业安全的事务;执行安全行为准则。积极参与各种安全管理活动,如安全会议、安全观察、检查、风险评估、安全培训、隐患、险情报告、事故调查、自我评估等;③加大安全投入。通过确保安全投入使员工感受到领导者对安全的重视,如关注个人防护用品、设备安全保障、隐患治理状况;④示范引领。领导的最低行为是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最高标准,必须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和程序;不能泛泛谈安全,要在行动上有投入,这种投入要被员工看得到,并且定量;强调一百次,不如亲自做一次;要去现场,而且要经常去。参加领导定点联系单位活动,在安全例会上带头进行安全经验分享;⑤干预。通过对员工安全意识与行为的干预,改变员工安全意识与行,强调必须达到一定效果,并持续进行承诺和改进;⑥传递。必须是有效传递,我说的、我写的、我做的、不能做的,持续向员工传递安全理念方针,使员工接受并理解企业安全政策。
(2)卓越领导力建设的建设。领导者对员工赋予责任,并持续强化员工安全能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度。通过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影响、干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能力,具备对风险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预防事故发生。归结为通过干预被动形成行为、培训有感知的行为、责任约束自行履行行为、绩效激励引导行为,隔断低老坏遗传链改变有缺陷行为,具体应从以下提升:①通过建立基于岗位风险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控制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为核心,明确岗位安全责任为基础,安全责任全覆盖为要求、提高员工责任意识与能力手段。建立基于岗位风险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使员工明确职责,履行职责,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②赋予员工责任。根据岗位风险和作业特征,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分解为员工共同承担。通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各岗位人员承担安全责任,履行安全职责消除生产作业各环节的隐患,控制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员工共同承担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是卓越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③培训岗位安全素质能力。根据企业生产技术、作业环境的变化,建立相匹配员工安全能力。重点培训执行防御体系的能力也就是风险辨识能力、作业规范性能力以及应急情况行动能力,包括岗位风险与要求、安全知识与技能以及意识、行为和能力改变,以达到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与素养的结果。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是系统的、连续的;应根据不同岗位建立安全培训课程矩阵,实现企业员工安全素质能力整体提升。引导员工认识到“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
三、结语
提升企业安全的领导引领力,就是领导展现的安全行为对各级员工的积极影响。真正把HSE放到与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位置,提供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资源保障,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分享安全经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HSE规定。就是要让员工听到领导在各种场合强调安全,看到领导亲身实践安全,感受到领导重视安全,以领导的实际行动兑现安全承诺,履行安全职责,践行“有感领导”。
参考文献:[1]何丽君,周颖.领导力建设与提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