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7月14日各年级期末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7-15 20:04

7月14日各年级期末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总分100分 单选题 1、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1 分)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7月14日各年级期末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总分100分

单选题

1、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1 分)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 )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1 分)

A、

政治制度

B、

社会治理制度

C、

分配制度

D、

生态文明制度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 )的国与国交往新路。(1 分)

A、

对抗结盟

B、

贸易自由化

C、

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

D、

推动全球化

4、( )是国家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1 分)

A、

法律总纲

B、

民法典

C、

宪法

D、

诉讼法

5、(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1 分)

A、

以人民为中心

B、

绿色发展

C、

依法治国

D、

人民当家作主

6、(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1 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

7、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 )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1 分)

A、

核心价值观

B、

道德观念

C、

思想理念

D、

文化观念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1 分)

A、

世界级市场

B、

高水平开放

C、

强动力转换

D、

高质量发展

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 ),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 (1 分)

A、

政治经济学原理

B、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C、

剩余价值学说

D、

统一辩证法

10、( )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1 分)

A、

坚持两岸政治互信

B、

促进两岸人文交流

C、

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D、

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11、 “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 )。 (1 分)

A、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B、

解决台湾问题

C、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理论优势。 (1 分)

A、

改革开放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C、

人类命运共同体

D、

人民共同富裕

13、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代表着我们祖先对处理( )的关系的重要认识。 (1 分)

A、

天与地

B、

人与自然

C、

人与社会

D、

人与人

14、( )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1 分)

A、

领导人

B、

国务院

C、

党中央

D、

人民

15、 以( )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带领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丰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1 分)

A、

伟大建党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16、 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 )。(1 分)

A、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B、

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C、

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D、

永葆党的先进性

17、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 )。 (1 分)

A、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8、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 )。(1 分)

A、

党的纪律建设

B、

加强党的领导

C、

党的作风建设

D、

党的制度建设

19、 以( )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1 分)

A、

劳动者

B、

人民

C、

国家

D、

社会

20、 人民军队建军最根本的原则是( )。(1 分)

A、

坚持国防科技现代化

B、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C、

坚持科技强军

D、

坚持军民融合发展

2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1 分)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其中,(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1 分)

A、

创新

B、

协调

C、

绿色

D、

开放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 分)

A、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之间的矛盾

D、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4、 中国外交的底线是( )。(1 分)

A、

国家核心利益

B、

维护世界和平

C、

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

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5、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1 分)

A、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和平发展道路

26、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1 分)

A、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和平发展道路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 ) (1 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党的领导制度

28、( )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1 分)

A、

集体主义

B、

核心价值观

C、

理想信念

D、

宗教

29、(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 分)

A、

公正司法

B、

民主法治

C、

诚信友善

D、

社会和谐

30、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 )。 (1 分)

A、

军队

B、

政府

C、

人民的心

D、

初心

31、 ( )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1 分)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

革命文化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2、 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外交框架,同美国发展(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关系。(1 分)

A、

战略协作

B、

团结合作

C、

不冲突不对抗

D、

和平文明

33、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 (1 分)

A、

人民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经济安全

D、

军事安全

34、 习近平指出:“( )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 分)

A、

一带一路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良好的生态环境

D、

按劳分配

35、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 (1 分)

A、

政府

B、

工人

C、

人民

D、

农民

36、 ( )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1 分)

A、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D、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37、( )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 (1 分)

A、

让群众满意

B、

让所有人满意

C、

让大部分人满意

D、

让领导满意

38、( )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涉及分配、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1 分)

A、

法治

B、

治理

C、

科技

D、

民生

39、 ( )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1 分)

A、

科技创新

B、

良好的生态环境

C、

强有力的军事实力

D、

稳定的政治环境

4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好新时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 )。(1 分)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习近平经济思想

C、

习近平法治思想

D、

习近平外交思想

多选题

41、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共产党人永远不能( )。(2 分)

A、

脱离群众

B、

轻视群众

C、

贴近群众

D、

漠视群众疾苦

42、 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 分)

A、

要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

要从问题导向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C、

要从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D、

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

43、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 分)

A、

回答了如何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

B、

回答了如何解决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

C、

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重要观点

D、

为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44、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 )(2 分)

A、

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B、

坚决支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

C、

坚持依法治港治理澳

D、

坚持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

45、 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从内部环境来看,主要是( )。 (2 分)

A、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卡点瓶颈

B、

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重大考验

C、

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重点领域风险敞口加大

D、

风险呈现形态更加复杂,既有显性风险又有隐性风险

46、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 (2 分)

A、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B、

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C、

要坚持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D、

要反对复古主义,也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47、 坚持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2 分)

A、

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

B、

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

C、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性意义

D、

是世界各国前途命运所在

48、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必须( )。 (2 分)

A、

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

B、

坚持走“宪政”道路不动摇

C、

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D、

学习西方“三权鼎立”制度

49、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 )。(2 分)

A、

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B、

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

C、

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D、

对世界所有国家的信任

5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 (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分)

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B、

科技发展大势

C、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D、

文明发展趋势

判断题

51、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发展和安全要同步推进。( )(1 分)

正确

错误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1 分)

正确

错误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是中国要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1 分)

正确

错误

54、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汲取各种文明养分。( )(1 分)

正确

错误

55、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 分)

正确

错误

56、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1 分)

正确

错误

57、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程。( )(1 分)

正确

错误

58、 我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穿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 分)

正确

错误

59、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1 分)

正确

错误

60、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1 分)

正确

错误

简答题

61、 如何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10分)(10 分)

 

 

62、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成效(10分)(10 分)

 

 

63、请结合实际谈谈,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如何做?(10分)(10 分)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