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8春学期(1709、1803)《制药工程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5-30 17:50

18春学期(1709、1803)《制药工程学》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分解反应中,压力的积累分别来自温度升高造成的蒸汽压升高以及分解产生
18春学期(1709、1803)《制药工程学》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分解反应中,压力的积累分别来自温度升高造成的蒸汽压升高以及分解产生的气体,关于他们的说法有误的是( )
A.无法通过实验方法将两者区分
B.分解反应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压力积累危害更大
C.蒸汽压引起的压力积累可通过Antoine公式计算
D.在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发现压力不继续升高,那么压力的积累可能是蒸汽压造成的
 
 
2.以下那一项不是喷雾干燥的特点( )
A.干燥速率快,生产能力大
B.可连续操作
C.热效率高
D.可处理热敏性物料
 
 
3.以下不属于合成反应规模放大中出现的问题是( )
A.选择性变化
B.产物杂质含量升高
C.产物或原料的分解
D.催化剂用量减少
 
 
4.对于在某一水平管内流动的流体(摩擦阻力不可忽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点压强相等
B.各点流速相等
C.各截面处流体的总能量相等
D.各点黏度相等
 
 
5.以下哪项不是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相比的缺点( )
A.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低
B.规模化时易受混合的限制
C.规模化时易受传热的限制
D.有返混现象
 
 
6.在抗溶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主要要控制( )
A.结晶时间
B.抗溶剂的用量
C.抗溶剂的添加速率
D.晶种的量
 
 
7.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分解反应能得到关于反应的何种信息( )
A.分解反应焓
B.分解反应级数
C.分解反应机理
D.分解反应活化能
 
 
8.在冷却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主要要控制( )
A.药物溶解度
B.结晶时间
C.晶种粒径
D.降温速率
 
 
9.在制剂过程中,原料药的粒径对产品的哪些性质基本无影响 ( )
A.溶出度
B.均一性
C.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
D.与辅料的混合性
 
 
10.干燥过程中,那个阶段是由传热控制的( )
A.恒速干燥阶段
B.第一降速阶段
C.第二降速阶段
D.干燥将近结束时
 
 
11.在以湍流能量耗散速率为依据进行混合放大时,随着反应釜容积的增大,搅拌桨末端局部剪切力会发生何种变化(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不确定
 
 
12.以下不属于平推流反应器辅助系统的是( )
A.搅拌桨
B.换热器
C.进料系统
D.混合器
 
 
13.关于达到分解反应最大升温速率的时间(TMRad)的说法,以下有误的是( )
A.该值高于24h可认为是安全的
B.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估算
C.在所有估算方法中都用到了零级反应假设
D.可采用绝热量热仪测定
 
 
14.催化加氢反应中,为了维持体系中H2的浓度接近饱和,H2的传质速率与反应速率间的关系为( )
A.传质速率为反应速率的10倍
B.反应速率为传质速率的10倍
C.传质速率与反应速率接近
D.反应速率为传质速率的5倍
 
 
15.若采用皮托管测定直管中心的流速为5m/s,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直管内的平均流速为5m/s
B.管内流体成湍流状态
C.管内各点流速相同
D.靠近管壁处流速为0
 
 
16.冷热流体经过套管换热器换热并达到稳定时,以下那个说法不正确( )
A.逆流操作有利于传热
B.平均温差为进出口两端温差的对数平均值
C.是非稳态传热过程
D.是变温传热过程
 
 
17.以下哪项不属于为提高制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而需要着重设计的关键领域( )
A.过程强化
B.连续过程
C.纳米技术
D.催化剂的开发
 
 
18.某一针形结晶,在干燥时为维持其完整性和粒径分布,应选择以下哪种干燥器( )
A.带搅拌过滤干燥器
B.喷雾干燥
C.滚筒式干燥器
D.旋转锥形干燥器
 
 
19.以下哪些因素会明显影响液体的密度( )
A.压强
B.温度
C.黏度
D.流速
 
 
20.以下属于是湿粉设备的是( )
A.胶体磨
B.循环气流磨
C.锤式粉碎机
D.通用/针磨机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药物合成中,结晶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
A.中间体或产物的分离
B.纯化
C.缩短反应时间
D.改变产品的物性
 
 
2.降低反应绝热升温的方法有( )
A.降低夹套温度
B.采用高热容溶剂
C.采用低热容溶剂
D.降低反应原料浓度
 
 
3.以下强化传热措施正确的是( )
A.提高冷热流体湍动程度
B.改善换热器结构,增大换热面积
C.采用并流操作
D.防止结垢
 
 
4.以下那种反应器可用于含大量固体和有气体放出的反应( )
A.连续搅拌釜的级联
B.平推流反应器
C.微反应器
D.连续搅拌反应器
 
 
5.半间歇操作非规模依赖的设计空间包括( )
A.反应釜中原料的浓度
B.添加釜中原料的浓度
C.添加时间
D.添加顺序
 
 
6.工业规模设备传热系数的估算方法有( )
A.采用纯溶剂现场测定法
B.wilson冷却曲线结合内膜传热系数放大法
C.保守估算法
D.设备数据库查阅法
 
 
7.以下哪些是公斤级实验室的作用( )
A.产品的生产
B.生产过程可行性
C.探索供试品的生产
D.设备试制
 
 
8.粉碎过程中,决定最终产品粒径的因素有( )
A.进料的性质
B.在粉碎设备内的停留时间
C.粉碎设备的能量输入
D.粉碎设备的结构
 
 
9.亚稳极限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哪几种( )
A.冷却速率法
B.结晶法
C.浓度检测法
D.成核诱导时间法
 
 
10.当前制药行业面临的挑战有( )
A.成本和风险不断提高
B.利润和价格的限制
C.商业活动全球化
D.医学科学复杂程度的提高
 
 
11.降低半间歇反应热累积率的方法有( )
A.通过升温提高反应速率
B.提高加料速率
C.通过降温降低反应速率
D.降低加料速率
 
 
12.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原理的精髓是( )
A.资源利用最大化
B.消除和减少环境有害物质的产生
C.系统设计并引入生命周期的思想
D.质量源于设计
 
 
13.换热设备总传热系数的估算方法有( )
A.经验法
B.现场测定法
C.公式计算法
D.准数关联法
 
 
14.采用DSC法表征分解反应时,可得到的信息有( )
A.分解反应焓
B.分解的起始温度
C.分解是否放出气体
D.分解反应类型
 
 
15.催化加氢反应中,决定液相中H2浓度的因素有( )
A.反应器上方H2的压力
B.H2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C.氢化反应速率
D.设备的H2传质系数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平推流管式反应器换热能力强,能实现整个反应过程的等温操作。
A.错误
B.正确
 
 
2.质量源于设计强调对过程的科学了解,质量控制由质量标准转移到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
A.错误
B.正确
 
 
3.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分指的是物料中的非结合水。
A.错误
B.正确
 
 
4.对于有气体放出的反应,随着反应规模的增大,单位反应液在单位时间内允许释放出的气体量将增加。
A.错误
B.正确
 
 
5.渗透蒸发和蒸汽渗透的原理相同,依靠膜对待分离组分选择性的溶解扩散完成分离,推动力是待分离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
A.错误
B.正确
 
 
6.小规模实验中未发现分解反应,那么在规模化时,分解反应也一定不会产生。
A.错误
B.正确
 
 
7.对高放热反应,微反应器仍可实现等温反应。
A.错误
B.正确
 
 
8.在外加晶种的结晶过程中,搅拌以及过饱和度控制不当易产生成核。
A.错误
B.正确
 
 
9.除了放热速率之外,放热持续的时间也很重要,超过制冷能力的短暂的放热并非大问题。
A.错误
B.正确
 
 
10.对于存在自催化分解反应的情况,,经过热处理的样品危险性更高。
A.错误
B.正确
 
 
11.有机溶剂纳滤是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推动力是膜两侧的压差。
A.错误
B.正确
 
 
12.对于反应半衰期低于1分钟的快反应,反应量热法无法给出准确的速率常数。
A.错误
B.正确
 
 
13.在非均相催化加氢中,可通过增加H2压力、增加反应原料浓度来补偿低传质系数以保证结果重现。
A.错误
B.正确
 
 
14.皮托管测定得到的是流体的平均流速。
A.错误
B.正确
 
 
15.湿式粉碎适合原料在较高温度下物理性质不稳定或易发生相变的化合物。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