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学期(1709、1803、1809 )《公共财政与预算》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
18秋学期(1709、1803、1809 )《公共财政与预算》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
A.企业直接税
B.个人直接税
C.企业间接税
D.个人间接税
2.外资企业所得税采用(),与国家上对公司征税的一般做法相一致。
A.定额税率
B.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比例税率
3.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让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
A.定额税
B.比例税
C.累进税
D.累退税
4.一般认为,价外税比价内税()转嫁,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价外税可证的侧重点是()
A.更容易,厂家或生产者,消费者
B.更容易,消费者,厂家或生产者
C.更难,厂家或生产者,消费者
D.更难,消费者,厂家或生产者
5.我国于1980年带实行预算管理体制是()。
A.分级分税体制
B.财政包干体制
C.统收统支体制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6.美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35%左右,而英、法两国则高达50%左右,这是由于它们在()方面存在差异。
A.经济发展模式
B.政治发展模式
C.市场与政府关系模式
D.政府治理模式
7.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份额最大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
D.积累性支出
8.当前,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有()。
A.营业税
B.所得税
C.增值税
D.土地增值税
9.()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
A.商品税
B.消费税
C.资源税
D.营业税
10.加速折旧本质上是一种()。
A.税收减免
B.优惠税率
C.税收豁免
D.延迟纳税
11.政府应该为()科研活动提供资助。
A.手机研发
B.生物医药
C.规划设计
D.天文探索
12.为了克服经济萧条,同时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应该采取()。
A.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13.外部效应不包括()。
A.垄断企业涨价
B.路过公园欣赏美景
C.钢铁厂排放污水
D.道路拥挤
14.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是税负转嫁中的()方式。
A.前转
B.后转
C.并转
D.消转
15.自动的财政政策需要的制度不包括()。
A.转移支付
B.社会保障
C.所得税
D.公共物品
16.下列哪个经济因素不会对财政收入的规模水平产生影响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
D.所有制结构
17.关于税费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B.税收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以税收替代收费
18.公共定价的方法不包括()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方法
C.市场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19.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总投资以及政府投资的绝对数会是增长的,但社会总投资占GDP的比重以及政府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则会趋于()。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不确定
20.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它起源于()。
A.英国
B.美国
C.丹麦
D.德国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同其他税类对比而言,商品课税有下述几方面的特征()。
A.课征普遍
B.以商品数量为计税依据
C.实行分级税率
D.计征简便
2.我国的国债市场包括()。
A.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
B.银行间债券市场
C.柜台交易市场
D.国债期货市场
3.中国分税制改革通过多年的运行,已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包括()。
A.地方权责不匹配
B.地方缺乏税收自主权
C.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过低
D.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4.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负荷定价法
D.边际成本定价法
5.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定的个人所得税法采取()
A.分额定率
B.分项扣除
C.分项征收
D.分项累进
6.各国政府一般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育()。
A.科技进步源于教育
B.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C.教育有利于提高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D.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不完善
7.我国最常见的税收豁免项目有()
A.免除关税与货物税
B.免除消费税
C.免除营业税
D.免除所得税
8.税收《征管法》中提到的税收征管三环节为()
A.税务登记
B.税款征收
C.税务管理
D.税务检查
9.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10.为了解决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双重征收容易导致重复征税的问题,各国制定了一些制度来加以应对,具体措施有()。
A.分税率制
B.股息抵免制
C.归属制
D.税收扣除制
11.下面的()属于政府的或有负债。
A.对私人投资的政府担保
B.法律未做规定的社会保障计划
C.公务员工资
D.人民币币值疲软
12.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包括()。
A.行政管理
B.有线电视
C.国防
D.卫生保健
13.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哪大类
A.所得课税
B.消费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14.税收指数化的方法主要有()
A.特别扣除法
B.实际所得调整法
C.税率调整
D.指数调整法
15.世界各国通用的国债发行方式有()。
A.直接发行
B.连续发行
C.承购包销
D.交易所发行
16.财政交换论的基本思想包括()。
A.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
B.研究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
C.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
D.应该取消对劳动的课税
17.政府需要和能够对卫生医疗领域中提供的服务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A.医疗保险服务
B.公共卫生服务
C.基本医疗服务
D.大病医疗服务
18.我国创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统账结合的混合社保模式主要借鉴了()的经验。
A.欧洲
B.拉丁美洲
C.新加坡
D.日本
19.关于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税收可能增加投资
B.税收可能降低投资
C.税收可能对投资影响不确定
D.税收不影响投资
20.综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虽有不同的类型,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B.社会保险资金来自政府
C.有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式两种模式
D.支出由政府集中安排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扩张的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当然其中有些项目增长较快,相对规模在上升,而有些项目增长较慢,相对规模在下降。
A.错误
B.正确
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对公共物品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
A.错误
B.正确
3.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企业,而是制定投资政策的机关。财政投融资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可以避免有补偿性投资与一般投资相互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
A.错误
B.正确
4.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存在竞争关系。
A.错误
B.正确
5.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一项完全的价外税。
A.错误
B.正确
6.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A.错误
B.正确
7.平均成本定价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A.错误
B.正确
8.拉夫曲线体现的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供给学派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9.降低税率可能增加税收收入。
A.错误
B.正确
10.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财政支出分类改革中设置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从分类结构来看,是按基建费、事业费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