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根据(    )不同,电子支付可以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A.涉及当事人数量
	B.支付系统处理划拨的类型
	C.服务对象和支付金额的大小
	D.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
	2.根据(       )的不同,电子支付可以分为借记划拨和贷记划拨。
	A.涉及当事人数量
	B.支付系统处理划拨的类型
	C.服务对象和支付金额的大小
	D.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
	3.《电子商务法》第38 条第2 款:“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相应的责任”,应当理解为(    )。
	A.连带责任
	B.共同责任
	C.按份责任
	D.平等责任
	4.个人信息应该与它们将要被使用的目的和该目的所需要的程度相关,个人信息应该精确、完整,并得到及时更新。这是个人信息保护的(    )。
	A.目的明确原则
	B.透明原则
	C.公开原则
	D.个人信息质量原则
	5.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发生变更的,(    )。
	A.可以不必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B.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C.不超出个人的合理预期就不必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D.超出个人的合理预期就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6.根据支付系统处理划拨类型的不同,电子支付可以分为( )。
	A.借记划拨
	B.贷记划拨
	C.大额划拨
	D.小额划拨
	7.电子支付法律关系主要有:( )。
	A.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的关系
	B.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C.收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D.认证关系
	8.我国法律规定了七天无理由退货条款,同时也规定了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情形,包括( )。
	A.消费者定作的
	B.鲜活易腐的
	C.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D.交付的报纸、期刊
	9.我国境内个人的权益。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该法的域外适用需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 )。
	A.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发生在我国境内
	B.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发生在我国境外
	C.接受个人信息处理的自然人位于我国境内
	D.个人信息处理活动需要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或者“针对性”。
	10.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条件是( )。
	A.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
	B.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C.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D.可以准确收集的个人信息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银行应根据审慎性原则并针对不同客户,在电子支付类型、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等方面做出合理限制。
	12.接收行由于自身系统或内控制度等原因对电子支付指令未执行、未适当执行或迟延执行致使客户款项未准确入账的,应及时赔偿损失。
	13.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
	14.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15.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电子支付
	17.搭售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
	18.简述电子支付的特征?
	六、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9.问:论述电子支付中的差错处理办法?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