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开放大学24春工程经济与管理形考任务二【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05-06 11:31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高峰小时系数是指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高速公路是指有中央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有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高峰小时系数是指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高速公路是指有中央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有两车道,全部立体交叉,完全控制出入的公路。
 
3.现阶段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从交通流理论研究手段和方法上看,交通流的发展表现为两种趋势:一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二是应用现代理论方法。
 
4.中位车速与平均车速相同。
 
5.()是一种通过观测取得中途无出入交通的区段内现有车辆数或行驶时间的方法。
A.出入量法
B.摄影法
C.雷达法
D.人工法
 
6.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是()
A.延误
B.行车时间
C.行程时间
D.停车时间
 
7.不属于交通流理论的是()
A.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
B.跟驰模型
C.流体模拟理论
D.排队论
 
8.延误率是车辆通过单位长度路段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车辆在理想条件下通过该路段所需时间之差值。
 
9.设计小时交通量与()的比值称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月平均日交通量
C.季度平均日交通量
D.日交通量
 
10.根据通行能力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的不同,通行能力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
 
11.连续行驶的前后两辆车通过行车道上某一点的时间差称为车头间距。
 
12.()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A.行车时间
B.行程时间
C.驾驶时间
D.运行时间
 
13.人工计数法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高,整理资料也比较方便。
 
14.运行延误是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产生的延误。
 
15.行车时间是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16.交通流理论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建立交通流模型是为了解释交通现象和解决交通问题,因此在建立交通流模型时,不能脱离实际需要而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和数学上的完善。
 
17.交通调查是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18.()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
A.运行车速
B.地点车速
C.行程车速
D.设计车速
 
19.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与车辆行驶路程之比。
 
20.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精度要求。
 
21.关于驾驶员视野与车速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车速愈高,视野愈窄
B.车辆静止时,驾驶员视野范围最小
C.车速愈低,视野愈窄
D.车速愈高,视野愈大
 
22.()是指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A.行程车速
B.行驶车速
C.运行车速
D.设计车速
 
23.()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A.设计车速
B.地点车速
C.临界车速
D.行驶车速
 
24.下列内容不属于地点车速调车目的的是()
A.用于判断司机驾驶状态
B.用于交通事故分析
C.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
D.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的趋势
 
25.以小汽车作为标准车型,将混合交通量换算成标准小汽车的当量交通量。小型载货汽车的换算系数为()
A.1.5
B.1.0
C.2.0
D.2.5
 
26.调查区间的选择对于一般目的的调查时,应选在主要交叉口之间无大量出入车辆的路段,且区间的起终点应选在无交通堵塞处。
 
27.延误是指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数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28.交通量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量,若想了解道路的交通强度,则其表达方式通常需要取某一时间段内的()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
A.平均值
B.中间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29.月平均交通量与年平均交通量之比,称为交通量的月变系数。
 
30.交通量是通过实际观测或者通过预测得到的值;流率则是通过对不足1h的交通量的等效转换后得到的等效值。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