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各年级期末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5
总分100分
交卷
单项选择题
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 (1 分)
A、
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2、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1 分)
A、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1 分)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1 分)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5、社会基本矛盾是( )。(1 分)
A、
质变和量变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D、
人们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矛盾
6、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 。(1 分)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个别剩余价值
7、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1 分)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8、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1 分)
A、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
D、
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9、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第三个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 ) 。(1 分)
A、
货币资本
B、
生产资本
C、
商品资本
D、
流动资本
10、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1 分)
A、
马克思恩格斯
B、
列宁
C、
斯大林
D、
毛泽东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1 分)
A、
存在
B、
物质性
C、
精神性
D、
社会性
12、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1 分)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历史观
1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1 分)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4、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 分)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C、
仍无任何变化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5、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1 分)
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
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
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1 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17、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1 分)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C、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8、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中的“扬弃”是指( )。(1 分)
A、
全面抛弃
B、
既克服又保留
C、
既保留又发展
D、
既发展又继承
19、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1 分)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20、从本质上看,科学是( )。(1 分)
A、
知识的理论体系
B、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D、
一切知识的总汇
多项选择题
2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 (2 分)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精神文化
D、
生产方式
22、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2 分)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23、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 。(2 分)
A、
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
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
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
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24、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 )。 (2 分)
A、
勇于揭露和承认错误
B、
分析错误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源
C、
掩盖错误
D、
不允许犯错误
E、
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25、 唯心主义都认为( )。(2 分)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
精神决定物质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判断题
26、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肯定真理的一元论。( )(1 分)
正确
错误
27、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分)
正确
错误
28、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 分)
正确
错误
29、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 分)
正确
错误
30、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客观反映。( )(1 分)
正确
错误
31、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也是意识的源泉。( )(1 分)
正确
错误
3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 分)
正确
错误
33、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分)
正确
错误
34、 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 分)
正确
错误
35、 《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分)
正确
错误
简答题
36、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10 分)
37、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0 分)
38、 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 分)
39、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0 分)
材料分析题
40、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界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
请回答:
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或者你如何看待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反常现象”,必须回过头来“补资本主义的课”,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走社会主义道路等诸如此类的观点
(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