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福建师范 > 福师在线 >

18春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一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学前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采用了理解句子的( )。 A.语义策略
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一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学前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采用了理解句子的( )。
A.语义策略
B.词序策略
C.语法策略
D.非语言策略
 
 
2.前语言获得是指大约( )岁前儿童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它为儿童正式获得语言作准备
A.1
B.1.5
C.2
D.2.5
 
 
3.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 )、童话、生活故事和幼儿散文等
A.随笔
B.儿童诗歌
C.游记
D.小说
 
 
4.讲述的独白言语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一个( )。
A.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的过程
B.从谈话活动到表述活动的过程
C.从表述活动到谈话活动的过程
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的过程
 
 
5.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讲述活动可以分为看图讲述( )。
A.叙事性讲述和实物讲述
B.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
C.描述性讲述和叙事性讲述
D.情景表演讲述和议论性讲述
 
 
6.(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
B.认知相互作用论
C.行为主义
D.社会相互作用论
 
 
7.文学作品教学中整合了相关的学习内容,主要是( )有效的结合。
A.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B.社会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C.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学科知识
D.认识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8.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
A..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的意义
B.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
C.懂得一定的道理
D.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9.标志着理解性语言出现的是前语言阶段的儿童进入对语音的( )。
A.辨音阶段
B.辨调阶段
C.辨义阶段
D.辨声阶段
 
 
10.在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体验作品内涵时,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切身地感受作品所展示的( )
A.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
B.语言结构
C.故事情节
D.人物形象
 
 
11.人们通常根据儿童能说出第一批能被真正理解的( )为标志,将儿童语言的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
A.字
B.词
C.句子
D.段落
 
 
12.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 )、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A.前图书制作经验
B.前绘画经验
C.前文字辨认经验
D..前图书阅读经验
 
 
13.听说游戏中存在以下哪个由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转换。( )
A.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换
B.由内部控制向外部控制的转换
C.由假想情景向真实情景的转换
D.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的转换
 
 
14.不承认一般认知能力之外还存在一个特殊的语言能力,认为所谓的“语言能力”来源于认知发展的是哪项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先天论
C.认知相互作用论
D.社会相互作用论
 
 
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主要包括( )。
A.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
B.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C.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教育行为的评价
D.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16.下列关于听说游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说游戏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
B.听说游戏是教师设计来组织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则游戏
C.听说游戏是语言游戏
D.听说游戏带有明显的自发言语的特点
 
 
17.(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
B.认知相互作用论
C.行为主义
D.社会相互作用论
 
 
18.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说话经过了三个发声阶段,即( )。
A.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
B.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音节发声
C.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单音发声
D.音节发声——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
 
 
19.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应当( )。
A.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读写能力
B.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C.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识字和书写
D.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幼儿认读一定数量的字
 
 
20.讲述活动是学前儿童学习运用什么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 )。
A.非正式语言
B..正式语言
C..随意语言
D.自由语言
 
 
21.以下哪个说法不属于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
A.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B.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
C.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D.培养幼儿掌握对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
 
 
22.诗歌和故事的仿编重点只要求在画面的基础上换词的年龄班是( )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3.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在儿童语言正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B.儿童的遗传和成熟
C.外界环境的语言刺激
D.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环境
 
 
24.关于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的错误说法是( )。
A.只强调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
B.需要制定统一的语言教育目标
C.在活动过程中学前儿童的自由度更大
D.更能体现教育的个别化
 
 
25.反映在较长时间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的是( )
A.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B.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9月试行,其特点是:()
A.更加明确提出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B.在文学作品的学习方面,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C.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D.在有关语言的知识、能力和情感3个方面,现在的目标更趋向于将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际和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
 
 
2.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模仿说
B.强化说
C.选择性模仿说
D.语义说
 
 
3.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A.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B.明确活动的对象
C.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D.明确活动要求
 
 
4.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
A.语义策略
B.动作策略
C.词序策略
D.非语言策略
 
 
5.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模式的有:()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B.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C.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6.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B.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C.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D.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7.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A.语言规范能力
B.语言操作能力
C.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
D.心理预备能力
 
 
8.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C.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D.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9.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
A.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B.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运用规范语言的习惯
C.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流程
D.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1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即:()
A.倾听
B.表述
C.欣赏文学作品
D.游戏
E.早期阅读
 
 
11.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2.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
A.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学前儿童的思维
B.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C.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D.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13.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大体有两种途径:()
A.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B.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C.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的语言教育
D.早读课
 
 
14.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思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有关社会的要求:()
A.教育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B.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C.教育目标应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价值观念和取向
D.教育目标一定要由国家制定
 
 
15.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A.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B.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C.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D.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A.错误
B.正确
 
 
2.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可有可无的的一环
A.错误
B.正确
 
 
3.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儿童的语言学习的
A.错误
B.正确
 
 
4.非语言策略是指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
A.错误
B.正确
 
 
5.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2个方面来考察
A.错误
B.正确
 
 
6.听说游戏具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
A.错误
B.正确
 
 
7.儿童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来发生与环境交互作用
A.错误
B.正确
 
 
8.模仿说 代表人物是阿尔波特
A.错误
B.正确
 
 
9.模仿说 代表人物是阿尔波特
A.错误
B.正确
 
 
10.听说游戏具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