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福建师范 > 福师在线 >

18春福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福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要素的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心理环
福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要素的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心理环境
D.物质材料
 
 
2.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和()的评价。
A.对教师教育组织策略
B.对教师语言的评价
C.对教师提问的评价
D.对教师板书的评价
 
 
3.“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4.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
A.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
B.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
C.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
D.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5.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6.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7.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能充分顾及儿童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B.能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
C.能充分展现儿童学科学的过程,并使儿童在过程中得到满足
D.以上都正确
 
 
8.探索过程是幼儿学科学的( )。
A.心理前提
B.物质前提
C.核心要素
D.以上都是
 
 
9.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
A.简朴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10.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动力是:
A.探索对象
B.探索态度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
A.科学性和启蒙性
B.广泛性和代表性
C.地方性和季节性
D.时代性和民族性
 
 
1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5.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16.下列观察记录的形式中,不属于天气记录常用的形式的是( )。
A.绘画式
B.表格式
C.插袋式
D.转盘式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18.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9.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
A.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可自选活动时间
 
 
20.下列不属于评价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是:()
A.求实与批判精神
B.记录和统计有关的信息
C.发现关系的能力
D.探究的倾向性和深度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A.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B.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C.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D.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
 
 
2.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
A.活动课题的设计
B.活动目标的设计
C.活动材料的设计
D.活动过程的设计
 
 
4.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鼓励幼儿对于自然和科学现象有好奇心
B.启发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C.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的关注
D.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5.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
A.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B.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C.保证儿童的活动机会
D.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6.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
A.广泛性和代表性
B.地方性和季节性
C.时代性和民族性
D.科学性和启蒙性
 
 
7.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
A.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B.结合儿童的生活向儿童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
C.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
D.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
 
 
8.幼儿表达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
A.学习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
B.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C.学习用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D.学习用对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阐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包括:
A.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B.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C.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D.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0.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
A.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B.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C.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D.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A.错误
B.正确
 
 
2.教育内容生活化为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A.错误
B.正确
 
 
3.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特别要体现 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A.错误
B.正确
 
 
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嘉庆年间。
A.错误
B.正确
 
 
5.科学探索过程指: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A.错误
B.正确
 
 
6.测量是测定物体质量特征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7.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并不属于再造的创造水平
A.错误
B.正确
 
 
8.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课题时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先进技术的科学实验
A.错误
B.正确
 
 
9.教师在回答幼儿的提问时,通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联想更多的事物的回答方式是:引发回忆式
A.错误
B.正确
 
 
10.利用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活动,可以使儿童的兴趣都集中到将要学习和探索的事物中来
A.错误
B.正确
 
 
1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3到4岁进行
A.错误
B.正确
 
 
12.正规性科学活动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A.错误
B.正确
 
 
1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情感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A.错误
B.正确
 
 
14.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可操作性
A.错误
B.正确
 
 
15.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A.错误
B.正确
 
 
16.幼儿科学教育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中,不是一种实体,而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的一种特殊资源是信息资源
A.错误
B.正确
 
 
18.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尽量不干预儿童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19.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直白性问题
A.错误
B.正确
 
 
20.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果要引导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