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福建师范 > 福师在线 >

18春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是核心。 A.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建立科学的
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是核心。
A.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改进课堂教学
 
 
2.“国语”改为“语文”是在:
A.1903
B.1923
C.1929
D.1949年4-5月间
 
 
3.()是构成听话能力的核心因素。
A.注意力
B.理解力
C.辨析力
D.记忆力
 
 
4.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核心。
A.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改进课堂教学
 
 
5.()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6.迄今为止叙述最为详尽的语文教学大纲是( )年颁布的。
A.1952
B.1956
C.1963
D.1992
 
 
7.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多容量、多项目、多功能的评估是( )。
A.单项评估
B.定性评估
C.定量评估
D.综合评估
 
 
8.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 )。
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D.《义务教育大纲》
 
 
9.( )是构成听话能力的核心因素。
A.注意力
B.理解力
C.辨析力
D.记忆力
 
 
10.《语文课程标准》是第一次将( )提到“三重”之一的位置,对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起到保障作用。
A.理解的记忆力
B.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C.学习能力
D.表情达意作用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生达到书写的熟练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要素阶段
B.结构阶段
C.连贯的书写阶段
D.书写美观阶段
 
 
2.字(词)义教学的方法有:
A.直观法
B.注释法
C.对比法
D.利用形旁
 
 
3.继续教育的途径有:
A.小学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
B.职务培训
C.骨干教师培训
D.高一层次的学历培训
 
 
4.语文学习成绩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
A.记分
B.等级
C.评语
D.观察
 
 
5.建国以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有( ):
A.蒙学读本
B.国文教科书
C.《国语教科书》
D.《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
 
 
6.我国古代儿童进的学校叫书馆和私塾或是蒙学, 基本课程是识字、写字,所用的教材叫做“蒙学读本”。其中流行广而且影响大的主要有( ):
A.《急就篇》
B.《千字文》
C.《百家姓》
D.《三字经》
 
 
7.作文能力包括( )。
A.观察、思维能力
B.命题、立意能力
C.选材、组织能力
D.遣词造句能力
 
 
8.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A.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B.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C.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D.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9.遣词造句的要求是( )。
A.用词要准确,要合乎规范
B.句子要通顺
C.句子要符合语言习惯
D.篇章组织的有条理
 
 
10.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 ):
A.培养学习兴趣
B.教给学习方法
C.指导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D.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了解教师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分析形式是( )。
A.测试学生的语文成绩
B.结合朗读进行训练
C.听故事训练
D.检查学生的作业
 
 
1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定的基本要求是( )。
A.评定成绩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B.要有客观、公正的评定成绩的态度
C.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D.进行近距离观察
 
 
13.识字教学的质量标准( ):
A.会读
B.会讲
C.会写
D.会用
 
 
14.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正确理解词句含义的能力
B.理解文章结构的能力
C.正确理解语言构造能力
D.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15.看图说话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A.选图要贴近儿童生活, 要有情趣
B.教给看图的方法,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C.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D.训练之前, 要根据观察的对象, 提出明确要求
 
 
16.理解词语主要指理解下列词语( )。
A.对表现中心有重大作用的词语
B.熟词在新课文中有新含义
C.在课文中有特殊表达作用的词语
D.影响对课文理解的词语
 
 
17.作文教学的意义是( ):
A.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
B.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C.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D.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
 
 
18.阅读教学强调,要让学生自觉使用( )读书法。
A.初读
B.细读
C.精读
D.评读
 
 
19.语文课外作业的类型:
A.练习型课外作业
B.准备型的课外作业
C.扩展型的课外作业
D.创造型的课外作业
 
 
20.下列对课内外语文教育关系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有()。
A.课外语文教育不是课内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 也不能脱离课内语文教学孤立地进行。
B.课外语文教育必须与课内语文教学密切结合。
C.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过程中,不分主次。
D.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提高。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语文课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是学习的主体。( )
A.错误
B.正确
 
 
2.只有把思想教育、发展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统一纳入到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教学指导思想才会明确和端正。
A.错误
B.正确
 
 
3.集中识字是我国传统识字形式。( )
A.错误
B.正确
 
 
4.集中识字要求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A.错误
B.正确
 
 
5.教师掌握构字方法,充分运用汉字的构字方法。汉字的构字方法,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A.错误
B.正确
 
 
6.学习指导的实质是学习方法问题,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它们对新的学习可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消极的抑制作用。
A.错误
B.正确
 
 
7.朗读指导的方法有正确示范、体会感情、提示难点、读后评议。
A.错误
B.正确
 
 
8.由于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思想教育是一次完成的。( )
A.错误
B.正确
 
 
9.阅读能力的基本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心理因素和技能因素。( )
A.错误
B.正确
 
 
10.作文能力是内部智力技能和语言文字的外显操作技能的最高的综合训练。
A.错误
B.正确
 
 
11.语文科,作为专门课程,始于清末,时称“国文科”。
A.错误
B.正确
 
 
12.“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都抓住了小学低年级打好识字的基础,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
A.错误
B.正确
 
 
13.“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主张识字量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A.错误
B.正确
 
 
14.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15.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A.错误
B.正确
 
 
16.在识字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多多益善。
A.错误
B.正确
 
 
17.“文”与“道”的统一是文加道。( )
A.错误
B.正确
 
 
1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教学无须遵循所谓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19.学法指导,教师要更新观念,把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为本位,转向以传播知识为本位。
A.错误
B.正确
 
 
20.听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和记忆力、想象力。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