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福建师范 > 福师在线 >

18春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 A.合作学习 B.分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
A.合作学习
B.分组学习
C.个别学习
D.同步学习
 
 
2.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3.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4.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_________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6.____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7.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_________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8.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_______。
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9.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_________。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10.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
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11.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_。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12.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是:
A.教育思想
B.专业精神
C.教育智慧
D.专业人格
 
 
13.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14.“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5.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_________。
A.哲学取向
B.心理学取向
C.忠实取向
D.背离取向
 
 
16.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17.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18.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19.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_____。
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2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________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1.“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2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23.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24.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25.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26.()以愚蠢教人。
A.巫师
B.教书匠
C.能师
D.庸师
 
 
27._________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8.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_________。
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远景发展区
 
 
29.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___________。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
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30.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___________。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31.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A.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B.有助于了解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问题
C.考察课程教材对教师实现和教学目标的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D.有助于在课堂上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信息
 
 
32.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_________。
A.随机性
B.活动性
C.连续性
D.积极性
 
 
33.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3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复习
B.实践
C.方法
D.拓展
 
 
35.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3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______的描述。
A.长期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间接性
 
 
37.“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3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B. 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C.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D. 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39.“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40.“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__________。
A.实践性
B.开放性
C.自主性
D.生成性
 
 
2.对话的一般方式有:
A.信息交换
B.经验共享
C.深度会谈
D.专题讨论
 
 
3.实行三级课 程政策的意义有()
A.国家、地方、学校、师生共建课程
B.从课时固定制→课时比例制
C.15-20%的课时由地方和学校自主安排
D.教材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的是:
A.经济全球化
B.信息时代
C.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D.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5.教师引导的特点:
A.含而不露
B.开而不达
C.指而不明
D.引而不发
 
 
6.价值观判断标准中的定量标准包括:
A.绝对参照标准
B.相对参照标准
C.价值引导(向导)
D.个体内差异参照标准
 
 
7.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是:
A.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B.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C.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D.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8.怎样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知识生命化)?
A.用思维来建构知识
B.用经验来激活知识
C.用想象来拓展知识
D.用情感来丰富知识
 
 
9.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重视发展
B.重综合评价
C.强调质性评价
D.注重过程
 
 
10.活课的基本要素:
A.兴趣
B.智慧
C.体验
D.经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