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一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8 道试题,共 56 分)
1.自平流层顶至85km左右为( ),该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2.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C.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3.我国法律上保护的野生动物按保护程度可分为()。
A.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下列关于土地刹用总体规划与农业规划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农业规划为依据
B.农业区划也涉及到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C.农业区划涉及到农业内部的资源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涉及到农业空间位置布局
D.农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规划
5.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 )来制定。
A.商务部
B.发改委
C.国务院
D.国家环保总局
6.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 )的总称。
A.农业行政法规
B.法律文件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条文
7.( )主要靠大气供应氧气,在塘底进行厌气分解,污染物仅在表层进行好气性分解。
A.厌气氧化塘
B.好气氧化塘
C.通气氧化塘
D.兼性氧化塘
8.酸雨包括所有pH值低于( )的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
A.8
B.7.9
C.5.6
D.6.5
9.( )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厚度为8至17km,随着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10.对破坏耕地的行为作出处罚的单位是( )。
A.乡镇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口
D..县级以上农业管理部门
11.农业环境是( )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A.农田
B.大气
C.农业生物
D.土壤
12.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以上。
A.百分之百
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
D.百分之七十
13.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
A.500米
B.200米
C.100米
D.1000米
1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对土地进行评价,其内容有( )。
A.土地利用程度
B.土地生产潜力
C.土地适宜性
D.土地供求量
15.农业最基本的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16.危废垃圾场主要潜在污染对象是()。
A.地下水
B.地上建筑物
C.人们的身心健康
D.环境卫生
17.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湖泊和海洋等),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和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下面哪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 )
A.农田
B.果园
C.草原
D.城市
18.()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
A.点污染源
B.面污染源
C.流水污染源
D.固定废物污染源
19.控制全球变暖,就必须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控制( )的含量。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氮
20.自然保护区分区不包括()。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外围区
D.实验区
21.自然资源的分类是资源开发、管理和()的重要依据。
A.资源保护
B.资源处理
C.资源利用
D.资源再生
22.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 )所有。
A.国家
B.集体
C.私人
D.县政府
23.2002年颁布的新《水法》规定水资源所有权属于()
A.国家或集体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家
D.水资源所在地
24.根据《渔业法》,我国渔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以什么为主()。
A.捕捞
B.养殖
C.加工
D.季节捕捞
25.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
A.统筹规划
B.突出重点
C.生态优先
D.因地制宜
26.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 )。
A.地面水体的状况
B.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及含水层的条件
C.水体的流量、流速及水道断面
D.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27.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此为(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A.生态循环
B.食物链循环
C.物质循环
D.能量循环
28.( )是通过质量力的作用达到除尘目的的除尘装置。
A.机械式除尘
B.过滤式除尘
C.湿式除尘
D.静电除尘
二、 多选题 (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自然资源包括的门类有( )。
A.土地
B.水
C.气候
D.生物
2.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A.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
B.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C.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D.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土地管理的目的是( )。
A.维护土地公有制
B.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调整土地关系,提高上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D.加强耕地保护
4.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A.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B.保证足额补充所占耕地
C.缴纳耕地占用税
D.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控制指标
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有( )。
A.数学模型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专业判断法
6.生态多样性含义:( )三个层次,是世界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标准多样性
7.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
A.工业废物
B.矿业废物
C.城市垃圾
D.农业废物
8.土地管理的主体包括( )。
A.政府
B.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土地部门的行政首长
D.土地管理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9.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中涉及哪些管理部门()。
A.林业管理部门
B.渔业管理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
10.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处罚( )。
A.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B.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C.罚款
D.刑事责任
11.下列属于破坏耕地行为的有( )。
A.占用耕地建窑、建坟
B.未经批准,擅自在耕地上建房、焙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使土地种植条件遭到破坏
C.因土地开发造成耕地沙化、盐碱化的
D.未经批准,擅自占用耕地的行为
12.土地管理的对象是( )。
A.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社会公共事务
B.土地
C.社会组织
D.个人
13.固体废弃物分类方法很多,按组成可分为
A.有机废物
B.无机废物
C.有形废物
D.生活废物
14.土地管理的客体包括( )。
A.土地
B.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
C.土地利用中人与地的关系
D.土地利用中地与地的关系
15.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可采取( )的方式进行补偿。
A.用地单位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B.缴纳耕地开垦费
C.缴纳耕地赔偿金
D.缴纳耕地占用税
16.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
B.水资源有偿利用原则
C.节约用水原则
D.全面规划、综合利、多效益兼顾原则
17.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
B.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
C.界定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等
D.治理沙化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
18.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满足需要
19.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可分为()
A.天然污染源
B.人为污染源
C.空气污染源
D.噪声污染源
20.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
A.不可更新资源
B.可更新资源
C.固定资源
D.液态资源
2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或者擅自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A.修渠
B.建窑
C.建房
D.建坟
22.下列属于土地违法行为的是( )。
A.破坏土地资源
B.土地评估机构明显高估或低估土地价格
C.非法买卖土地
D.非法占用征地费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