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透视与构图》在线作业二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我们今天知晓的透视图法及其依据的全部原理,由英国数学家泰勒在( )年出版的《论线透视》一书中确立。
A.1713
B.1714
C.1715
D.1716
2.法国透视学者( )首先著文论述全景画的透视。
A.瓦伦辛纳斯
B.泰勒
C.玛尔顿
D.巴尔克
3.光线照射物体,物体受光部分被称为( )。
A.亮面
B.暗面
C.阴面
D.影面
4.场景中的远伸平行线,看去越远越聚拢,直至合于一点,称为()。
A.大气透视
B.消逝透视
C.线透视
5.物体明暗的对比和清晰度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称为( )。
A.大气透视
B.消逝透视
C.线透视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画各种立足面上的人物高度包括以下( )以及画斜面上的人高及画斜面和平地上的人高等几个方面。
A.画平地上的人高
B.画高台面上的人高
C.画地面和台面上的人高
D.画不规则坡面上的人高
2.曲线物透视时包含哪几种样式的曲线( )。
A.平行曲线
B.同心圆曲线
C.螺旋曲线
D.图文的透视和对称曲线
3.画家达芬奇将透视归纳为三种()。
A.大气透视
B.消逝透视
C.线透视
4.视高法的基本画法有( )。
A.以视高为“尺”
B.以地平线为“准绳”
C.以景物为“线”
D.以自身为“基点”
5.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及其他透视场景中,要对一定深度的矩形作相等或不相等的分割,或按已定深度作等长或不等长的延伸,求深的处理方法有( )。
A.对角线求中
B.对角线分割
C.平行变线分割
D.延伸
6.灭点有五种( )。
A.心点
B.距点
C.余点
D.升点和降点
7.确定物体透视高度的方法有两种( )。
A.缩尺法
B.视高法
C.轴距法
D.边线法
8.斜俯视和斜仰视的方形物体有四种陈放状态,分别为( )。
A.平行俯视
B.余角俯视
C.平行仰视
D.余角仰视
9.轴测图格式归纳为三类( )。
A.平面轴测
B.立面轴测
C.均角轴测
D.广角轴测
10.平行透视图方体透视图三种边线的透视方向是( )。
A.垂直
B.水平
C.向心点
D.平行
三、 判断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将立方体作90度的旋转,从平行透视开始到平行透视结束,其间可以观察到所有角度的余角透视。
A.错误
B.正确
2.余角透视方形平面两对边线,同画面所成两个夹角相加为90度角,两角互为余角,故称为余角透视。
A.错误
B.正确
3.视距就是目点至画面的垂直距离。
A.错误
B.正确
4.反射而成的景物形状称反影也称为虚像。
A.错误
B.正确
5.远视距构图能充分描绘远近人物形象及周围环境。
A.错误
B.正确
6.日光以平面状行进称为“光平面”。
A.错误
B.正确
7.曲线物透视画法同圆形物一样,是从方形平面或立体框架中寻得关键点位置,再以弧线连接而成。
A.错误
B.正确
8.要画好向心点线段的透视方向,应明确心点在现场中的位置,以及在构图中如何设定。
A.错误
B.正确
9.向两侧余点汇聚的变线斜度,在近视距构图中陡斜,在远视距中平缓。
A.错误
B.正确
10.俯仰有正斜之分。
A.错误
B.正确
11.近视距构图,使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突出了近处物体的形象,使观者印象强。
A.错误
B.正确
12.心点在取景框的位置与剪裁有关。
A.错误
B.正确
13.等大的物体,距离近的看去小,距离远的看去大。
A.错误
B.正确
14.透视同心圆的长径、短径和圆心同在一付十字线上。
A.错误
B.正确
15.目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以一点表示。
A.错误
B.正确
16.水面的反影称为倒影。
A.错误
B.正确
17.圆柱、圆锥、球状和其它复杂的圆形物体他们的正截面多为圆形平面。
A.错误
B.正确
18.斜面透视一般附属于平行透视或余角透视景物,因而在构图中,除了平行透视或余角透视原有的灭线外,又增加了斜面灭线。
A.错误
B.正确
19.余角透视方体的三组棱边,映现在画面上的透视方向,分别垂直、向左余点和向右余点。
A.错误
B.正确
20.人们对透视原理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1至5世纪。
A.错误
B.正确
21.光滑的物面,都能反射其它物体的形状,使人看到在物面的“里面”有着和外面相同的物体,这种物面称反射面。
A.错误
B.正确
22.要画出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关键在于定出物体的透视高度。
A.错误
B.正确
23.透视作为数学和几何学的一个独特分支,对其研究始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于18世纪中叶。
A.错误
B.正确
24.传统西画构图多以单一固定视点观看景物,同摄影一样,称定点透视,或焦点透视。
A.错误
B.正确
25.圆周对画面没有平行和余角之分。
A.错误
B.正确
26.两余点经常一远一近。
A.错误
B.正确
27.画水面反影使用的垂直杆是垂直于地面的原线。
A.错误
B.正确
28.灯光影画法的光线引自光源点,棍杆投影聚向光足。
A.错误
B.正确
29.中视线就是目点引向景物任何一点的直线为视线。其中引向正前方的视线为中视线。
A.错误
B.正确
30.日光阴影画法的光线来自光灭点,棍杆投影聚向影灭点。
A.错误
B.正确
31.文艺复兴以来,不少情节性绘画作品将心点置于画中主体人物处,用向心点的辐射线造成视觉焦点,如画作《最后的晚餐》。
A.错误
B.正确
32.美国作家罗伯特。维克莱的彩蛋画《五个影子一条线》正确的运用了圆面的透视。
A.错误
B.正确
33.多点光源照射一个物体,会产生多个投影。
A.错误
B.正确
34.今天我们称为“透视”术语,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叫做“远近法”。
A.错误
B.正确
35.方物转动时,在心点左右的余点位置发生变化,存在反比例关系。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