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
A.培养人
B.培养人才
C.终身发展
D.自我发展
2.以下四种学习中,()是其它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生存
3.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A.行动研究
B.制度化建设
C.实习
D.案例分析
4.()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A.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课程结构的理性
D.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5.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
6.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A.教师
B.督促
C.问题
D.感知
7.()提出“生活即教育”。
A.罗素
B.陶行知
C.杜威
D.加涅
8.以下四项中,()是其它三项的前提和保障。
A.校本管理
B.校本研究
C.校本课程
D.校本培训
9.教师的()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思想观念
B.专业才能
C.专业精神
D.专业人格
10.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A.课程内容调整
B.课程结构调整
C.学习方式转变
D.培养目标转变
11.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12.()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教育研究
B.教学实践
C.教学引导
D.教学反思
13.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个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14.研究时间论的公式是()。
A.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
B.教师工作时间=研究时间
C.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D.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15.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
二、 多选题 (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A.校本课程的开发
B.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设置综合课程
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2.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
A.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D.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3.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的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生存
4.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A.能动性
B.客体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E.主体性
5.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A.预设性
B.可预测性
C.非预设性
D.不可预测性
6.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
A.哲学向度
B.心理向度
C.文化向度
D.政治向度
E.教育向度
7.教学的生活性要求()。
A.关照和利用学生已有的个人观念和生活经验
B.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C.联系学生当下的活动世界
D.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8.新课程是从学生与()的三大关系来理解学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
A.社会
B.家庭
C.自然
D.自我
9.选择校本培训案例的要求是()。
A.典型性
B.理论性
C.代表性
D.针对性
10.本次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
A.经济全球化
B.信息时代
C.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D.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E.知识经济
11.活课的基本要素有()。
A.兴趣
B.智慧
C.体验
D.感受
E.欣赏
12.人文精神包括()。
A.敬业
B.人道
C.人文
D.人本
13.我国教学研究的新走向包括()。
A.从经验总结到反思性教学
B.从实验研究到行动研究
C.走向问题解决
D.走向叙事研究
E.重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4.生命化的课堂氛围的特点是()。
A.自由
B.民主
C.宽松
D.和谐
15.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
A.质问
B.怀疑
C.批评
D.求异
E.超越
16.客观描述可分为()。
A.定性描述
B.定量描述
C.一次性描述
D.持续性描述
17.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A.理念是全新的
B.遵循传统思路
C.重在局部改革
D.内容上是整体的
18.新课改理念下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强调的是()。
A.甄别与选拔
B.促进学生发展
C.教师提高
D.改进教学实践
19.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包括()。
A.敬业精神
B.人文精神
C.科学精神
D.探索精神
三、 判断题 (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意义之源。
A.错误
B.正确
2.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A.错误
B.正确
3.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A.错误
B.正确
4.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选修科目。
A.错误
B.正确
5.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A.错误
B.正确
6.校本管理的重点在于考评改革。
A.错误
B.正确
7.知识学习过程应成为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8.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
A.错误
B.正确
9.科学世界能够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
A.错误
B.正确
10.任何评价都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是应然而非实然。
A.错误
B.正确
11.教学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
A.错误
B.正确
12.所谓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A.错误
B.正确
13.教师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A.错误
B.正确
14.传统教学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A.错误
B.正确
15.新课改中课程结构的调整仍然难以满足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16.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