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一 -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价值研究
C.规范研究
D.可行性研究
2.马尔科夫预测法属于()
A.系统分析方法
B.定性分析方法
C.确定型分析技术
D.随机分析技术
3.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系统理论模型
B.精英理论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4.“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A.基本政策
B.具体政策
C.经济政策
D.元政策
5.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
A.亚当?斯密
B.杜威
C.塞缪尔森
D.布坎南
6.“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A.规范性
B.透明性
C.严肃性
D.明晰性
7.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A.政策问题的确认
B.政策议程的建立
C.政策方案的择定
D.政策目标的确立
8.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A.禀议制
B.合议制
C.禀议合议结合制
D.分权制
9.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A.信息子系统
B.咨询子系统
C.决断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10.效率评估是指()
A.政策成本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B.政策收益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C.政策成本与政策收益进行衡量的关系
D.政策效果与理想效果进行衡量的关系
11.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
A.决策体制
B.决策权力
C.精英人物
D.全国人大
12.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
A.系统模型
B.过程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
D.制度理论模型
13.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终结
14.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终结
15.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
A.中国共产党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
16.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
A.系统模型
B.过程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
D.制度理论模型
17.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政党系统
18.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价值研究
C.规范研究
D.可行性研究
19.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A.制定——评估——执行——终结
B.规划——执行——评估——终结
C.制定——执行——评估——终结
D.规划——评估——执行——终结
20.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政策本身的终结
D.计划的终结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终结方式的是( )
A.我国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解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多项
B.学校禁止学生抽烟喝酒
C.我国企业实行利改税
D.工人要求老板缩短工作日
2.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A.目标监控
B.关键点监控
C.自我监控
D.逐级监控
3.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A.利益因素
B.习惯
C.认知
D.社会团体
4.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一书中把政策主体划分为()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官方决策者
D.非官方参与者
5.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
A.整体性
B.阶段性
C.综合性
D.最优化
6.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有( )
A.评估主体
B.评估客体
C.评估标准
D.评估方法
7.官方决策者主要有(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8.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A.联想集团
B.兰德公司
C.肯尼迪政府学院
D.野村研究所
9.以集体的宏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称之为()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交叉影响分析法
D.专家会议法
10.在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
A.确定型政策分析
B.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政策的定性分析
D.风险型政策分析
11.政策理解包括()
A.政策宣传
B.人力准备
C.组织准备
D.政策分解
12.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 )
A.政治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技术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13.政策监控的作用主要有( )
A.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B.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
C.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D.促使政策终结
14.根据评估机构的地位不同,政策评估可以分为( )
A.内部评估
B.外部评估
C.正式评估
D.非正式评估
15.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
A.事前监控
B.自我监控
C.逐级监控
D.越级监控
16.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
A.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B.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C.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D.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
17.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A.相互依存性
B.主观性
C.人为性
D.动态性
18.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该书的作者有( )
A.德洛尔
B.拉斯韦尔
C.勒纳
D.林德布洛姆
19.政策目标的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 )
A.目标取向的公共性
B.目标确定的多重性
C.目标范围的普遍性
D.目标价值的非盈利性
20.现代博弈论诞生在1949年,以《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问世为标志,其作者是()
A.库恩
B.诺伊曼
C.拉斯韦尔
D.摩根斯坦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通过将自己的成员列入各级政府机关及政府各部门中以影响政策实施的组织机构是利益集团( )
A.错误
B.正确
2.德尔菲法最初被运用于对经济问题的预测( )
A.错误
B.正确
3.决策树法属于系统分析方法( )
A.错误
B.正确
4.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政策制定过程( )
A.错误
B.正确
5.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政策评估( )
A.错误
B.正确
6.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的监控组织是政党系统( )
A.错误
B.正确
7.政策客体的核心层面是社会公共问题( )
A.错误
B.正确
8.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公共政策废止( )
A.错误
B.正确
9.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政策执行效果( )
A.错误
B.正确
10.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功能的终结( )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