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二-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儿童人类学家()认为: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
A.米德
B.朗格威尔
C.阿什利
D.鲁纳斯。
2.比勒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的角度是____。
A.儿童智力发展
B.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C.儿童的情绪体验
D.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3.幼儿游戏时“玩”即“目的”,这说明幼儿游戏的动机是( )。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4.教师加入幼儿正在开展的游戏,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如妈妈与孩子、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等),教师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以角色身份加以指点,使幼儿得到暗示和启发。这是____。
A.合作介入
B.指导性介入
C.平行介入
D.外部干预。
5.“生活预备说” 的代表人物是____。
A.席勒
B.盖利客
C.霍尔
D.格罗斯。
6.同一个幼儿在游戏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同一个游戏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 )。
A.重复性
B.随意性
C.灵活性
D.非常规性。
7.供儿童玩各类角色游戏的玩具是____。
A.主题玩具
B.表演游戏玩具
C.体育游戏玩具
D.结构游戏玩具。
8.____认为游戏是解决能力与愿望之间的矛盾,满足“像成人那样行动”的需要。
A.生活预备说
B.社会文化说
C.精神分析说
D.认知发展说。
9.()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最引入注目的部分。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言语。
10.____认为游戏是宣泄与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与要求,掌握环境。
A.生活预备说
B.复演说
C.精神分析说
D.认知发展说。
11.____属于有规则游戏。
A.表演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12.____认为儿童最复杂的语法和言语符号往往最先在游戏情景中使用,游戏活动中语言掌握得最快。
A.加维
B.朱可维克
C.布鲁纳
D.斯米兰斯基。
13.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____。
A.重复性
B.随意性
C.灵活性
D.非常规性。
14.皮亚杰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的角度是____。
A.儿童智力发展
B.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C.儿童的情绪体验
D.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15.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在游戏中有一个固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语言对幼儿进行隐而不露的点拨。这是____。
A.合作介入
B.指导性介入
C.平行介入
D.外部干预。
16.____认为游戏是摆脱原始的不必需的本能动作。
A.生活预备说
B.复演说
C.唤醒说
D.认知发展说。
17.____包括电控类玩具、电声类玩具、电脑玩具、通讯玩具等。
A.静态玩具
B.机动玩具
C.电子玩具
D.金属玩具。
18.____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A.角色扮演
B.想象活动
C.玩具
D.情节。
19.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积木、沙、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____。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有规则游戏。
20.学者()将游戏分为两类:理性与非理性。
A.米德
B.萨顿•史密斯
C.朱可维克
D.鲁纳斯。
二、 多选题 (共 11 道试题,共 22 分)
1.儿童游戏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____。
A.游戏目标的确定
B.材料的投放
C.指导要点
D.观察与反思。
2.儿童玩具管理的内容包括____。
A.合理利用经费,定期添设玩具
B.所有玩具向儿童开放,并便于儿童取放
C.建立玩具的使用常规
D.建立定期检修和清洗玩具的制度。
3.在为儿童选择玩具时,应注意几个方面,分别是____。
A.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相适宜的玩具材料
B.玩具应当经济实惠
C.为幼儿提供成套的、比例恰当的玩具
D.把大自然、大社会的材料引进游戏领域。
4.干预幼儿游戏的方法包括____。
A.平行介入
B.合作介入
C.外部干预
D.指导性介入。
5.游戏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____。
A.对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
B.对教师指导效果的评价
C.对教师指导行为的评价
D.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
6.儿童的游戏有多种分类,比勒将游戏分为____。
A.机能性游戏
B.想象性游戏
C.接受性游戏
D.制作性游戏。
7.幼儿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D.真实角色。
8.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包括____。
A.游戏的情感体验
B.游戏的认知表现
C.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D.游戏的动作技能。
9.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可将游戏分为____。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10.幼儿游戏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内部控制
D.外部动机。
11.下面属于对幼儿结构游戏水平的观察内容的是____。
A.建构技能
B.动作技能
C.建构能力
D.社会性水平。
三、 判断题 (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时段定人法,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地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错误
B.正确
2.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A.错误
B.正确
3.扫描法,是对班级的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观察。
A.错误
B.正确
4.不论是何种文化、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有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在形态上可能呈现不同,但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A.错误
B.正确
5.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一样的。
A.错误
B.正确
6.追踪法,是指观察者事先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
A.错误
B.正确
7.定人不定点法,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地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错误
B.正确
8.科教玩具、智能玩具等是从玩具的使用性或目的性进行的分类。
A.错误
B.正确
9.以玩具的使用性或其目的性分类,可把玩具分为智能玩具、声响玩具、形象玩具、装饰玩具、健身玩具、金属玩具等。
A.错误
B.正确
10.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语,按照功能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A.错误
B.正确
11.社会学家认为: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他们主要从“游戏”与“工作”的根本差别来认识游戏的本质。
A.错误
B.正确
12.游戏评价的原则包括描述性,经常性,广泛性等等。
A.错误
B.正确
13.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进行了社会性表演游戏训练,目的在于揭示游戏在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从别人角度看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14.游戏是儿童的需要,是儿童游戏的特质。
A.错误
B.正确
15.研究表明,游戏,尤其是以儿童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进行的创造性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
A.错误
B.正确
16.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儿童游戏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17.定点法,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地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错误
B.正确
18.幽默感是游戏性体验的一个方面。
A.错误
B.正确
19.根据斯米兰斯基的观点,想象性游戏中运用语言代替现实一般有四种方式:改变人的身份、改变物体的性质、替代动作、描述情景。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