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复习题 单选题 1.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就是标准化的( )。 A. 系列化 B. 通用化 C. 互换性 D.
《物流管理基础》复习题
单选题
1.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就是标准化的( )。
A. 系列化 B. 通用化 C. 互换性 D. 简单化
2. 增值物流服务建立在物流服务商所具有的专业化知识、竞争能力以及专业化的( )基础之上。
A. 物流整合能力 B. 物流协同能力 C. 物流信息能力 D. 物流资源
3. 物流服务管理是站在物流提供商的角度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是其本身具有的( )。
A. 物流资源 B. 物流客户 C. 物流能力 D. 物流线路
4.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就是( )。
A. 标准 B. 标准实施 C. 标准化 D. 标准制定
5. 物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A. 人和物 B. 生生产与消费
C. 资金和商品 D. 价值与使用价值
6.制造定位策略的仓库基本功能是支持制造商、经销商采用集运形式获取较低( )。
A. 储存费 B. 分拣费 C. 装卸搬运费 D. 运费
7. 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解决各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与之相关的各节点的库存与节点之间的运输问题都是从( )考虑的。
A. 距离上 B. 费用上 C. 速度上 D. 总量上
8.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 )跨度大。
A. 数量 B. 组织 C. 时间 D. 流程
9. 即使是那些功能并不优越的要素,经系统组合起来,形成的系统总体也可以具有优越的功能,这是系统的( )。
A. 集合性 B. 相关性 C. 目的性 D. 动态性
10. ( )在过程一体化阶段,物流管理由重视功能转变为重视。
A. 效果 B. 过程 C. 职责 D. 整合
11. 流通加工最主要是为了促进与便利( )而进行的加工。
A. 流通 B. 增值
C. 流通与销售 D. 提高物流效率
12. 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解决各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与之相关的各节点的库存与节点之间的运输问题都是从( )考虑的。
A. 距离上 B. 费用上 C. 速度上 D. 总量上
13. 物流管理决策一般是先进行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再进行运输决策, 然后进行( )。
A. 装卸搬运决策 B. 配送决策 C. 供应链决策 D. 库存决策
14. 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对进入流通过程的物品进行的( )。
A. 简单加工 B. 委托加工 C. 深加工 D. 生产加工
15. 早在1992年,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就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 )之间的竞争。
A.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 B. 供应链和供应链
C.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 D. 企业与金融机构
16. 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运输形式称为( )。
A. 沿海运输 B. 近海运输 C. 远洋运输 D. 内河运输
17.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的( )。
A. 销售信息 B. 价格信息 C. 配送信息 D. 生产信息
18. 物流服务管理是站在物流提供商的角度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是其本身具有的( )。
A. 物流资源 B. 物流客户 C. 物流能力 D. 物流线路
19. 物流管理是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其中的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 )。
A. 运输过程 B. 交易过程 C. 实体流动过程 D. 所有权转移过程
20. ( )成为物流客户管理的中心和出发点。
A. 物流客户识别与管理 B. 物流客户满意度管理
C. 物流服务客户的开发 D. 巩固物流客户
1. D 2. A 3. A 4. C 5. B 6. D 7. D 8. C 9. A 10. B
11. C 12. D 13. D 14. A 15. B 16. B 17. A 18. A 19. C 20. B
多项选择题
1. 虽然各种质量管理控制工具各有所长,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这些工具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
A. 统计类 B. 描述类 C. 判定类
D. 求解类 E. 归因类
2. 按物流活动过程,可把物流成本分为( )。
A. 物流筹备费 B. 供应物流费 C. 生产物流费
D. 售物流费 E. 退货物流费和废品物流费等
3. 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包括( )。
A. 信用条件 B. 支付方式 C. 汇票
D. 仓单 E. 委托与所有权契约
4.(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关注使组织达到目标的过程更加简便化。在企业物流组织建设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A. 压缩机构 B. 设立总部 C. 成立分公司
D. 物流金融 E. 任务小组
5. 当前,物流金融已从最初的单点式解决方案发展到注重解决跨供应链的( )的整合方案。
A. 实物流 B. 商流 C. 信息流
D. 资金流 E. 工作流
6. 物流信息主要有以下特点( )。
A. 信息专一 B. 信息采集不方便 C. 信息量大
D. 信息更新快,动态性强 E. 信息来源多样,分布广泛
7. 物流服务的特性与一般服务类似,具有( )。
A. 从属性 B. 即时消费性 C. 移动分散性
D. 需求波动性 E. 可替代性
8. 物流网络中的线路具有如下特点( )。
A. 方向性 B. 多样性 C. 可替代性
D. 选择性 E. 层次性
9. 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 )等许多种类。
A. 机电 B. 建筑 C. 工具
D. 金融 E. 工作方法
10. 在国际标准体系中,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是( )。
A. 国际标准化组织 B. 国际电工委员会 C. 国际电信联盟
D.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 E. 标准化物流标识体系
11.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包括( )。
A. 物流基础标准 B. 物流设施标准 C. 物流信息标准
D. 物流技术标准 E. 物流基础模数
12. 在国际标准体系中,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是( )。
A. 国际标准化组织 B. 国际电工委员会 C. 国际电信联盟
D.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 E. 标准化物流标识体系
13. 物流标准化工作管理是对( )等环节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和控制。
A. 物流基础 B. 物流流程 C. 物流工作
D. 物流作业 E. 物流信息
14. 在物流系统化实施之后,有必要对物流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分为( )。
A. 目标 B. 功能 C. 结构
D. 运行过程 E. 经济性
15. 在物流系统流程设计时,要考虑的基本的物流流程类型有:( )。
A. 物流作业流程 B. 物流信息流程 C. 物流服务流程
D. 物流管理流程 E. 物流决策流程
16. 运输功能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A. 费用最小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合理化原则
D. 适用性原则 E. 动态性原则
17. 按照物流在生产企业的环节,可将物流分为( )。
A. 供应物流 B. 销售物流 C. 生产物流
D. 回收和废弃物物流 E. 逆向物流
18. 物流服务的特性与一般服务类似,具有( )。
A. 从属性 B. 即时消费性 C. 移动分散性
D. 需求波动性 E. 可替代性
19. 按照物流研究范围,可将物流分为( )。
A. 宏观物流 B. 中观物流 C. 简单物流
D. 微观物流 E. 综合物流
20. 作业完成能力包括( )。
A. 速度 B. 一致性 C. 灵活性
D. 故障预防与恢复能力 E. 可靠性
1. B,C,E 2. A,B,C,D,E 3. A,B,E 4. A,B,C,E 5. A,B,C,D
6. C,D,E 7. A,B,C,D,E 8. A,B,D,E 9. A,B,C,E 10. A,E
11. B,C,E 12. A,E 13. C,D,E 14. A,B,C,D,E 15. A,B,C,D
16. A,D,E 17. A,B,C,D 18. A,B,C,D,E 19. A,B,D 20. A,B,C,D
判断题
1. 增值物流服务是指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物流服务商的资源情况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
2. 即时配送的成本很高,只能是对长期固定关系的配送服务的补充,一般不宜经常使用。( )
3. 物流服务质量的改进就是以现有的物流服务质量为起点。( )
4.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 )
5. 实现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提高货运效率和货物的运输质量,它也是实现仓储工作现代化的基础,还能促进包装工业的发展和改进包装设计。( )
16. 物流成本按费用支出形式分类,可分为直接物流成本和间接物流成本。( )
17. 增值物流服务是指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物流服务商的资源情况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
18. 供应链管理是指一种个性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管理过程。 ( )
19. 机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保持稳定或基本稳定,与物流业务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
20. 服务是企业为他人的需要提供的一切活动。( )
1. F 2. T 3. T 4. F 5. T 6. T 7. F 8. F 9. F 10. T
1.简述降低物流成本的思路。
答案:(1)以总成本为依据综合考虑物流成本水平;
(2)从供应链角度综合考虑降低物流成本;
(3)在市场竞争中降低物流成本;
(4)应用物流技术降低物流成本。
2.简述国际物流的主要特点。
答案: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前提。国际贸易中同样有四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国际贸易中的客体是国与国间的商品流通,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和国内物流的商品有所不同,国际物流的特点如下:
(1)国际物流环境存在差异性。
(2)国际物流系统范围广。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的主要支持手段。
(4)国际物流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
(5)国际物流的流量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和转移。
(6)国际物流具有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3. 简述物流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答案:(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3)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4)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5)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4.说明GPS技术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答案: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动定位、跟踪调度以及铁路运输等方面的管理,也可用于军事物流。
5. 请结合新冠疫苗的特点谈谈你对新冠疫苗运输与储存所需的各种功能要素。
答案: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与国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策略需要结合国内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目标来考虑。当前,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人员。
新冠疫苗需要冷链,需要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必须冷藏运输,温度必须在零到五度之间;
2、冷藏车厢内还必须加装五面通风槽,厢内要加装达到GSP认证要求的温湿度记录仪;
3、要实时监控、打印、报警的功能,另外还有双温,在外界温度过低的时候能有加热功能,以保证药品疫苗所需温度。
一般作为防疫部门送药品下乡的话,都会带上几个医护人员,这样就可以选择双排座疫苗冷藏车,目前双排座的疫苗冷藏车有江铃双排座疫苗冷藏车。
26.简述包装标准化的意义。
答案:(1)提高经济效益。包装标准化,使包装型号规格统一,可以节约原材料,降低包装成本,如实行统一箱型后,可节约包装用纸5%~20%;
(2)保证包装质量;
(3)有效地提高包装管理水平;
(4)有利于机械化连续生产;
(5)缩短生产周期;
(6)有利于提高出口能力
(7)保证产品的流通安全。
27.简述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演进中主要阶段。
答案:好多企业在前期能力的基础上玩转了自己的供应链,可以利用这种能力打造生态圈。在打造生态圈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各行各业有各种不同的企业在供应链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都有他的难处,所以在设计这个商业模式的时候,要了解在这个行业之中,哪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又有哪些问题,能不能基于它的商业模式来设计一些新的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服务,最后来解决它的痛点。
在做这个过程中,第一,你要了解到在供应链不同的环节,谁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需要组织之间不同的协同,通过协同多家企业甚至多个行业不同组织之间的供应链整合,最后给它创造价值,这种商业模式往往是使得风险扩大,因为你的责任大了,能不能基于数据去分析风险源头在哪里,能不能量化风险,能不能通过合同把谁承担什么风险写清楚,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商业模式变成了去打造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系统,有一定的合作机制,有需求的、有供应、有能力的,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匹配,自动地形成供应链,把这种商业模式叫做供应链+生态圈的商业模式。
28.简述物流系统化标准的主要内容。
答案:(1)物流目标系统化;
(2)物流要素集成化;
(3)物流组织网络化;
(4)物流接口无缝;
(5)物流反应快速化;
(6)物流信息电子化;
(7)物流运作规范化;
(8)物流经营市场化;
(9)物流服务系列化。
29. 在物流中应用条码技术有哪些优越性?
答案:在商品上贴上条码就能快速、准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销售和配送管理。在库存物资上应用条码技术,可以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在配送方式和仓库出货时,采用分货、拣选方式,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货物,利用条码技术便可自动进行分货拣选,并实现有关的管理。
30. 结合口罩的生产过程及所需要的材料谈谈你对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的认识。
答案:供应链可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供应链金融围绕银行和核心企业,管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相比传统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虽然国家各部委都在鼓励供应链金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上,供应链上存在信息孤岛,核心企业信用不可传递,缺乏可信的贸易场景,履约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且融资难融资贵。
然而,供应链金融传统场景下的业务痛点,正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施展之处。区块链是点对点通信、数字加密、分布式账本、多方协同共识算法等多个领域的融合技术,具有不可篡改、链上数据可溯源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于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作为当下信息技术“风口”的区块链是一个信用机器,能消除供应链金融的那些痛点。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耦合”,成为突破现有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区块链技术针对供应链金融痛点的解决方案如下∶区块链技术能释放到核心企业信用到整个供应链条的多级供应商,提升全链条的融资效率,从信息流转、信用传递、业务场景、回款控制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上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运转效率。
单选题
1.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就是标准化的( )。
A. 系列化 B. 通用化 C. 互换性 D. 简单化
2. 增值物流服务建立在物流服务商所具有的专业化知识、竞争能力以及专业化的( )基础之上。
A. 物流整合能力 B. 物流协同能力 C. 物流信息能力 D. 物流资源
3. 物流服务管理是站在物流提供商的角度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是其本身具有的( )。
A. 物流资源 B. 物流客户 C. 物流能力 D. 物流线路
4.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就是( )。
A. 标准 B. 标准实施 C. 标准化 D. 标准制定
5. 物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A. 人和物 B. 生生产与消费
C. 资金和商品 D. 价值与使用价值
6.制造定位策略的仓库基本功能是支持制造商、经销商采用集运形式获取较低( )。
A. 储存费 B. 分拣费 C. 装卸搬运费 D. 运费
7. 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解决各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与之相关的各节点的库存与节点之间的运输问题都是从( )考虑的。
A. 距离上 B. 费用上 C. 速度上 D. 总量上
8.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 )跨度大。
A. 数量 B. 组织 C. 时间 D. 流程
9. 即使是那些功能并不优越的要素,经系统组合起来,形成的系统总体也可以具有优越的功能,这是系统的( )。
A. 集合性 B. 相关性 C. 目的性 D. 动态性
10. ( )在过程一体化阶段,物流管理由重视功能转变为重视。
A. 效果 B. 过程 C. 职责 D. 整合
11. 流通加工最主要是为了促进与便利( )而进行的加工。
A. 流通 B. 增值
C. 流通与销售 D. 提高物流效率
12. 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解决各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与之相关的各节点的库存与节点之间的运输问题都是从( )考虑的。
A. 距离上 B. 费用上 C. 速度上 D. 总量上
13. 物流管理决策一般是先进行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再进行运输决策, 然后进行( )。
A. 装卸搬运决策 B. 配送决策 C. 供应链决策 D. 库存决策
14. 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对进入流通过程的物品进行的( )。
A. 简单加工 B. 委托加工 C. 深加工 D. 生产加工
15. 早在1992年,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就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 )之间的竞争。
A.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 B. 供应链和供应链
C.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 D. 企业与金融机构
16. 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运输形式称为( )。
A. 沿海运输 B. 近海运输 C. 远洋运输 D. 内河运输
17.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的( )。
A. 销售信息 B. 价格信息 C. 配送信息 D. 生产信息
18. 物流服务管理是站在物流提供商的角度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是其本身具有的( )。
A. 物流资源 B. 物流客户 C. 物流能力 D. 物流线路
19. 物流管理是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其中的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 )。
A. 运输过程 B. 交易过程 C. 实体流动过程 D. 所有权转移过程
20. ( )成为物流客户管理的中心和出发点。
A. 物流客户识别与管理 B. 物流客户满意度管理
C. 物流服务客户的开发 D. 巩固物流客户
1. D 2. A 3. A 4. C 5. B 6. D 7. D 8. C 9. A 10. B
11. C 12. D 13. D 14. A 15. B 16. B 17. A 18. A 19. C 20. B
多项选择题
1. 虽然各种质量管理控制工具各有所长,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这些工具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
A. 统计类 B. 描述类 C. 判定类
D. 求解类 E. 归因类
2. 按物流活动过程,可把物流成本分为( )。
A. 物流筹备费 B. 供应物流费 C. 生产物流费
D. 售物流费 E. 退货物流费和废品物流费等
3. 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包括( )。
A. 信用条件 B. 支付方式 C. 汇票
D. 仓单 E. 委托与所有权契约
4.(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关注使组织达到目标的过程更加简便化。在企业物流组织建设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A. 压缩机构 B. 设立总部 C. 成立分公司
D. 物流金融 E. 任务小组
5. 当前,物流金融已从最初的单点式解决方案发展到注重解决跨供应链的( )的整合方案。
A. 实物流 B. 商流 C. 信息流
D. 资金流 E. 工作流
6. 物流信息主要有以下特点( )。
A. 信息专一 B. 信息采集不方便 C. 信息量大
D. 信息更新快,动态性强 E. 信息来源多样,分布广泛
7. 物流服务的特性与一般服务类似,具有( )。
A. 从属性 B. 即时消费性 C. 移动分散性
D. 需求波动性 E. 可替代性
8. 物流网络中的线路具有如下特点( )。
A. 方向性 B. 多样性 C. 可替代性
D. 选择性 E. 层次性
9. 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 )等许多种类。
A. 机电 B. 建筑 C. 工具
D. 金融 E. 工作方法
10. 在国际标准体系中,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是( )。
A. 国际标准化组织 B. 国际电工委员会 C. 国际电信联盟
D.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 E. 标准化物流标识体系
11.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包括( )。
A. 物流基础标准 B. 物流设施标准 C. 物流信息标准
D. 物流技术标准 E. 物流基础模数
12. 在国际标准体系中,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是( )。
A. 国际标准化组织 B. 国际电工委员会 C. 国际电信联盟
D.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 E. 标准化物流标识体系
13. 物流标准化工作管理是对( )等环节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和控制。
A. 物流基础 B. 物流流程 C. 物流工作
D. 物流作业 E. 物流信息
14. 在物流系统化实施之后,有必要对物流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分为( )。
A. 目标 B. 功能 C. 结构
D. 运行过程 E. 经济性
15. 在物流系统流程设计时,要考虑的基本的物流流程类型有:( )。
A. 物流作业流程 B. 物流信息流程 C. 物流服务流程
D. 物流管理流程 E. 物流决策流程
16. 运输功能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A. 费用最小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合理化原则
D. 适用性原则 E. 动态性原则
17. 按照物流在生产企业的环节,可将物流分为( )。
A. 供应物流 B. 销售物流 C. 生产物流
D. 回收和废弃物物流 E. 逆向物流
18. 物流服务的特性与一般服务类似,具有( )。
A. 从属性 B. 即时消费性 C. 移动分散性
D. 需求波动性 E. 可替代性
19. 按照物流研究范围,可将物流分为( )。
A. 宏观物流 B. 中观物流 C. 简单物流
D. 微观物流 E. 综合物流
20. 作业完成能力包括( )。
A. 速度 B. 一致性 C. 灵活性
D. 故障预防与恢复能力 E. 可靠性
1. B,C,E 2. A,B,C,D,E 3. A,B,E 4. A,B,C,E 5. A,B,C,D
6. C,D,E 7. A,B,C,D,E 8. A,B,D,E 9. A,B,C,E 10. A,E
11. B,C,E 12. A,E 13. C,D,E 14. A,B,C,D,E 15. A,B,C,D
16. A,D,E 17. A,B,C,D 18. A,B,C,D,E 19. A,B,D 20. A,B,C,D
判断题
1. 增值物流服务是指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物流服务商的资源情况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
2. 即时配送的成本很高,只能是对长期固定关系的配送服务的补充,一般不宜经常使用。( )
3. 物流服务质量的改进就是以现有的物流服务质量为起点。( )
4.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 )
5. 实现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提高货运效率和货物的运输质量,它也是实现仓储工作现代化的基础,还能促进包装工业的发展和改进包装设计。( )
16. 物流成本按费用支出形式分类,可分为直接物流成本和间接物流成本。( )
17. 增值物流服务是指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物流服务商的资源情况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
18. 供应链管理是指一种个性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管理过程。 ( )
19. 机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保持稳定或基本稳定,与物流业务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
20. 服务是企业为他人的需要提供的一切活动。( )
1. F 2. T 3. T 4. F 5. T 6. T 7. F 8. F 9. F 10. T
1.简述降低物流成本的思路。
答案:(1)以总成本为依据综合考虑物流成本水平;
(2)从供应链角度综合考虑降低物流成本;
(3)在市场竞争中降低物流成本;
(4)应用物流技术降低物流成本。
2.简述国际物流的主要特点。
答案: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前提。国际贸易中同样有四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国际贸易中的客体是国与国间的商品流通,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和国内物流的商品有所不同,国际物流的特点如下:
(1)国际物流环境存在差异性。
(2)国际物流系统范围广。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的主要支持手段。
(4)国际物流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
(5)国际物流的流量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和转移。
(6)国际物流具有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3. 简述物流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答案:(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3)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4)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5)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4.说明GPS技术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答案: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动定位、跟踪调度以及铁路运输等方面的管理,也可用于军事物流。
5. 请结合新冠疫苗的特点谈谈你对新冠疫苗运输与储存所需的各种功能要素。
答案: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与国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策略需要结合国内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目标来考虑。当前,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人员。
新冠疫苗需要冷链,需要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必须冷藏运输,温度必须在零到五度之间;
2、冷藏车厢内还必须加装五面通风槽,厢内要加装达到GSP认证要求的温湿度记录仪;
3、要实时监控、打印、报警的功能,另外还有双温,在外界温度过低的时候能有加热功能,以保证药品疫苗所需温度。
一般作为防疫部门送药品下乡的话,都会带上几个医护人员,这样就可以选择双排座疫苗冷藏车,目前双排座的疫苗冷藏车有江铃双排座疫苗冷藏车。
26.简述包装标准化的意义。
答案:(1)提高经济效益。包装标准化,使包装型号规格统一,可以节约原材料,降低包装成本,如实行统一箱型后,可节约包装用纸5%~20%;
(2)保证包装质量;
(3)有效地提高包装管理水平;
(4)有利于机械化连续生产;
(5)缩短生产周期;
(6)有利于提高出口能力
(7)保证产品的流通安全。
27.简述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演进中主要阶段。
答案:好多企业在前期能力的基础上玩转了自己的供应链,可以利用这种能力打造生态圈。在打造生态圈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各行各业有各种不同的企业在供应链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都有他的难处,所以在设计这个商业模式的时候,要了解在这个行业之中,哪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又有哪些问题,能不能基于它的商业模式来设计一些新的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服务,最后来解决它的痛点。
在做这个过程中,第一,你要了解到在供应链不同的环节,谁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需要组织之间不同的协同,通过协同多家企业甚至多个行业不同组织之间的供应链整合,最后给它创造价值,这种商业模式往往是使得风险扩大,因为你的责任大了,能不能基于数据去分析风险源头在哪里,能不能量化风险,能不能通过合同把谁承担什么风险写清楚,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商业模式变成了去打造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系统,有一定的合作机制,有需求的、有供应、有能力的,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匹配,自动地形成供应链,把这种商业模式叫做供应链+生态圈的商业模式。
28.简述物流系统化标准的主要内容。
答案:(1)物流目标系统化;
(2)物流要素集成化;
(3)物流组织网络化;
(4)物流接口无缝;
(5)物流反应快速化;
(6)物流信息电子化;
(7)物流运作规范化;
(8)物流经营市场化;
(9)物流服务系列化。
29. 在物流中应用条码技术有哪些优越性?
答案:在商品上贴上条码就能快速、准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销售和配送管理。在库存物资上应用条码技术,可以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在配送方式和仓库出货时,采用分货、拣选方式,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货物,利用条码技术便可自动进行分货拣选,并实现有关的管理。
30. 结合口罩的生产过程及所需要的材料谈谈你对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的认识。
答案:供应链可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供应链金融围绕银行和核心企业,管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相比传统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虽然国家各部委都在鼓励供应链金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上,供应链上存在信息孤岛,核心企业信用不可传递,缺乏可信的贸易场景,履约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且融资难融资贵。
然而,供应链金融传统场景下的业务痛点,正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施展之处。区块链是点对点通信、数字加密、分布式账本、多方协同共识算法等多个领域的融合技术,具有不可篡改、链上数据可溯源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于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作为当下信息技术“风口”的区块链是一个信用机器,能消除供应链金融的那些痛点。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耦合”,成为突破现有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区块链技术针对供应链金融痛点的解决方案如下∶区块链技术能释放到核心企业信用到整个供应链条的多级供应商,提升全链条的融资效率,从信息流转、信用传递、业务场景、回款控制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上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