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8秋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01-04 10:09

吉大18春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关系是()。 A.幅相频率特
吉大18春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关系是()。
A.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B.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C.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零分贝线
D.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1分贝线
 
 
2.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
 
 
3.若F(s)=10/s(s+2),则t趋向于无穷时,f(t)=()。
A.∞
B.0
C.5
D.10
 
 
4.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K值的范围是()。
A.0<K<2
B.K>6
C.1<K<2
D.0<K<6
 
 
5.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3/(4s2+s+100),其无阻尼固有频率ωn是()。
A.10
B.5
C.2.5
D.25
 
 
6.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
B.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
C.时间响应和频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D.频率特性没有量纲
 
 
8.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9.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10.最小相位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有关。
A.增益
B.型次
C.输入信号
D.输出信号
 
 
2.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s+2)/s(2s+3)(s+5),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为()。
A.开环增益为0.4
B.型次为Ⅰ
C.开环增益为3
D.型次为Ⅱ
 
 
3.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基本控制方式为()。
A.开环控制
B.闭环控制
C.比例控制
D.积分控制
 
 
4.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0.3s,其()。
A.幅相特性曲线是一条与虚轴平行的直线
B.幅相特性曲线是一条与实轴平行的直线
C.闭环是稳定的
D.闭环是不稳定的
 
 
5.机电控制系统一般由()组成。
A.控制电机
B.电液控制机构
C.电-启动机构
D.执行元件
 
 
6.机电一体化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是()。
A.接口耦合
B.物质流动
C.信息控制
D.能量转换
 
 
7.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要求()
A.高精度
B.快速响应
C.稳定性
D.结构轻巧
 
 
8.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
A.性能指标
B.系统功能
C.使用条件
D.经济效益
 
 
9.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7s+1),则该系统有()。
A.Ⅰ型系统
B.Ⅱ型系统
C.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稳态值为1
D.以上均正确
 
 
10.二阶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调整时间ts与()有关。
A.阻尼比
B.误差带
C.分贝线
D.无阻尼固有频率
 
 
三、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而不是计算机本身。
A.错误
B.正确
 
 
2.伺服系统不是自动控制系统。
A.错误
B.正确
 
 
3.同一产品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属于变参数设计。
A.错误
B.正确
 
 
4.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设计往往采用“负载角加速度最大原则”。
A.错误
B.正确
 
 
5.传递函数表示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与外界输入无关。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