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放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证据学》终结性考试【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18 19:01

2025年秋季学期《证据学》终结性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当事人 2.无罪推定来源于()。 A.假定 B.拟定 C.推定 D.司
2025年秋季学期《证据学》终结性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当事人
 
2.无罪推定来源于()。
A.假定
B.拟定
C.推定
D.司法认知
 
3.以下关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行政诉讼实行被告举证的原则
B.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C.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D.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4.被称为证据的“质”的是()。
A.证明力
B.证据能力(资格)
C.证据的客观性
D.证据的合法性
 
5.证据保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对物证,可以录像、制作勘验笔录
B.对证人证言,可以预先询问、制作笔录、录音、录像
C.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均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证据情况
D.人民法院在进行证据保全时,必须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6.在诉讼活动中,最后也是最有权威性的证明为()。
A.当事人证明
B.侦查机关证明
C.起诉机关证明
D.法院证明
 
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定证据种类的有
A.实物证据
B.电子数据
C.本证
D.传闻证据
 
8.民事案件中的非法证据是指()
A.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
B.电视暗访的证据
C.私自录音的证据
D.偷拍的证据
 
9.行政诉讼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自行向()收集证据。
A.原告
B.第三人
C.证人
D.被告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10.本证和反证的划分同()基本一致,但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A.证据的种类
B.举证责任的分担
C.证据的分类
D.物证的特征
 
11.当事人的陈述包括(? )。
A.案件事实的陈述
B.诉讼请求的说明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
C.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
D.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和适用法律的意见
 
12.下列证据中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A.被害人陈述
B.血迹
C.杀人凶器
D.指纹
 
13.具有特定情形的下列哪一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A.视听资料的制作时间、地点存有异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供必要证明的
B.在做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时送检材料与比对样本属于同一个来源的
C.证人在犯罪现场听到被告人喊“给他点厉害瞧瞧”的陈述
D.犯罪嫌疑人拒绝签名、盖章而由侦查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的讯问笔录
 
14.张某驾车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后李某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并向法院提交了一张光盘,内附交警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属于下列哪一种证据?
A.书证
B.鉴定意见
C.勘验笔录
D.电子数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5条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该规定属于()
A.假定
B.拟制
C.推定
D.司法认知
 
16.下列哪一选项所列举的证据属于补强证据?(? )
A.证明讯问过程合法的同步录像材料
B.证明获取被告人口供过程合法,经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材料
C.根据被告人供述提取到的隐蔽性极强、并能与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印证的物证
D.对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的真实性进行佐证的书证
 
17.2021年10月5日,吴某下公共汽车时,由于人太多车太挤,踩到了张某的脚,两人发生口角,后发生殴斗。在殴斗中,吴某击打了张某脸部数拳,造成张某脸部数处软组织损伤。在接到张某报案后,区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殴打他人”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吴某出来后不服,认为是由于张某先动了手,自己的行为属于防卫,遂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区公安局的行政处罚。 本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
A.吴某
B.张某
C.区公安局
D.人民法院?
 
18.《行政处罚法》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而某县工商局文件自行设定罚款的行政处罚,属于(?)。
A.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B.有关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
C.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D.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构符合法定程序的事实
 
19.民事诉讼质证的主体是()
A.当事人
B.法官
C.证人
D.鉴定人
 
20.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能力
B.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能力
C.证据能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内容和实质要件
D.证据能力就是可靠性
 
21.民事诉讼中,逾期举证必将导致证据失权。
 
22.2015年9月27日清晨,原告蒋某路临江门16号文华大厦B座,被从楼上坠落的塑料花盆砸中,顿时血流满面,住院近4个月,花费7万余元。后经诊断,蒋某属7级伤残。事后经公安机关勘察取证,无法确定肇事花盆是谁家的。蒋遂将文华大厦B座的57家住户列为被告,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经审理,57家住户中,除了7家外,另外50家住户不能排除花盆从自家坠落的可能性。一审法院根据过错推定原则,要求他们分担赔偿责任,每户承担2 700多元。本案的证明对象包括:原告蒋某路临江门16号文华大厦B座,被从楼上坠落的塑料花盆砸中;原告蒋某被从楼上坠落的塑料花盆砸中后,住院近4个月,花费7万余元;原告蒋某经诊断属7级伤残;文华大厦B座中共有57家住户,其中7家住户排除花盆从自家坠落的事实。
 
23.笔录填写的讯问时间、讯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等有误或者存在矛盾的,即便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解释的,也不可以采用。
 
24.赃款、现场发现的烟头、被撬坏的门锁、沾有被害人血迹的衣服等证据,既属于原始证据也属于间接证据。
 
25.下述证据均为书证:
 
某强奸案,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收集的笔记本,其中记载着其作案经过及对被害人的描述;
 
某贪污案,为查明账册涂改人而进行鉴定的笔迹;
 
某故意伤害案,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
 
某走私淫秽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的淫秽书刊。
 
26.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主要是审查判断被害人的陈述是否符合常理,前后是否一致。
 
27.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等均是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
 
28.杀人案中现场勘验笔录、贪污案中证明贪污数额的账册、强奸案中证明被害人精神状态的鉴定意见、伤害案中证明伤害发生过程情况的监控录像等均属于实物证据。
 
29.排除违法性的事实、量刑情节、证据事实和程序事实均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
 
30.张某起诉县公安局,要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对自己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违法,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则县公安局应当对行政拘留造成的损害承担证明责任。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