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第1-3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 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B.创新的原则 C.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D.可持续发展的原
形考任务一(第1-3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
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B.创新的原则
C.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最突出的转型之一是从传统的制造业转换成( )。
A.移动制造业
B.加工服务业
C.服务制造业
D.智能服务业
3.企业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活动属于( )。
A.基本生产过程
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4.企业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放在首位。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
5.生产与运作过程表示检验的符号为( )。
A.{图}
B.{图}
C.{图}
D.{图}
6.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的流程图为( )。
A.基本流程图
B.平面流程图
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
D.由上而下流程图
7.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运作类型是( )。
A.大批大量生产与运作
B.成批生产与运作
C.小批生产与运作
D.单件生产与运作
8.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9.平行移动方式下,产品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
A.{图}
B.{图}
C.{图}
D.{图}
10.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
A.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流水线生产
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1.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这属于( )。
A.综合的原则
B.安全的原则
C.弹性的原则
D.立体的原则
12.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
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
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
C.流水线布置形式
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13.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 )。
A.价值=成本/功能
B.价值=成本×功能
C.价值=功能/成本
D.价值×功能=成本
14.劳动定额制定的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 )。
A.快
B.准
C.全
D.多
15.利用过去生产过的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方法称为( )。
A.经验估计法
B.类推比较法
C.统计分析法
D.技术测定法
16.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结构化要素主要包括( )。
A.人员组织要素
B.生产与运作能力
C.生产技术与知识
D.生产设施
17.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有( )。
A.产品可以库存
B.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C.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
D.消费者反作用(干预)程度相对大
18.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有( )。
A.愿景
B.经营(业务)战略
C.生产与运作战略
D.财务管理战略
19.生产与运作计划与控制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库存策略
B.管理人员的选择
C.设备的选择
D.质量控制
20.连续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相比,连续式生产的突出特征有( ) 。
A.用户数量较多
B.产品品种数较少
C.生产能力可明确规定
D.能源消耗较高
21.大批大量生产与运作类型的突出特点有( )。
A.设备按工艺原则布置
B.产品品种单一
C.设备利用率高
D.劳动定额制定详细
22.企业生产能力中管理能力主要包括( )。
A.人员数量
B.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
C.应用管理理论的水平
D.应用管理方法的水平
23.适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的产品有( )。
A.体积大的
B.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
C.比较重的
D.大批大量生产类型的
24.与对象专业化相比较,工艺专业化的优点有( )。
A.生产周期短
B.生产能力利用好
C.品种变换适应性强
D.适合大批大量生产
25.流水线按对象移动方式可分为( )。
A.不变流水线
B.连续流水线
C.可变流水线
D.成组流水线
26.【简答题】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27.【简答题】简述流水线生产的优缺点。
28.【论述题】试述产品开发的方法。
29.【计算题】某企业需在甲、乙、丙、丁四个分部之间建一材料配送中心,各分部的分布及物流配送量如下表所示,请用重心法确定配送中心位置。
{图}
形考任务一(第1-3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
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B.创新的原则
C.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最突出的转型之一是从传统的制造业转换成( )。
A.移动制造业
B.加工服务业
C.服务制造业
D.智能服务业
3.企业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活动属于( )。
A.基本生产过程
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4.企业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放在首位。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
5.生产与运作过程表示检验的符号为( )。
A.{图}
B.{图}
C.{图}
D.{图}
6.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的流程图为( )。
A.基本流程图
B.平面流程图
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
D.由上而下流程图
7.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运作类型是( )。
A.大批大量生产与运作
B.成批生产与运作
C.小批生产与运作
D.单件生产与运作
8.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9.平行移动方式下,产品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
A.{图}
B.{图}
C.{图}
D.{图}
10.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
A.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流水线生产
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1.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这属于( )。
A.综合的原则
B.安全的原则
C.弹性的原则
D.立体的原则
12.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
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
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
C.流水线布置形式
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13.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 )。
A.价值=成本/功能
B.价值=成本×功能
C.价值=功能/成本
D.价值×功能=成本
14.劳动定额制定的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 )。
A.快
B.准
C.全
D.多
15.利用过去生产过的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方法称为( )。
A.经验估计法
B.类推比较法
C.统计分析法
D.技术测定法
16.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结构化要素主要包括( )。
A.人员组织要素
B.生产与运作能力
C.生产技术与知识
D.生产设施
17.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有( )。
A.产品可以库存
B.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C.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
D.消费者反作用(干预)程度相对大
18.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有( )。
A.愿景
B.经营(业务)战略
C.生产与运作战略
D.财务管理战略
19.生产与运作计划与控制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库存策略
B.管理人员的选择
C.设备的选择
D.质量控制
20.连续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相比,连续式生产的突出特征有( ) 。
A.用户数量较多
B.产品品种数较少
C.生产能力可明确规定
D.能源消耗较高
21.大批大量生产与运作类型的突出特点有( )。
A.设备按工艺原则布置
B.产品品种单一
C.设备利用率高
D.劳动定额制定详细
22.企业生产能力中管理能力主要包括( )。
A.人员数量
B.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
C.应用管理理论的水平
D.应用管理方法的水平
23.适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的产品有( )。
A.体积大的
B.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
C.比较重的
D.大批大量生产类型的
24.与对象专业化相比较,工艺专业化的优点有( )。
A.生产周期短
B.生产能力利用好
C.品种变换适应性强
D.适合大批大量生产
25.流水线按对象移动方式可分为( )。
A.不变流水线
B.连续流水线
C.可变流水线
D.成组流水线
26.【简答题】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27.【简答题】简述流水线生产的优缺点。
28.【论述题】试述产品开发的方法。
29.【计算题】某企业需在甲、乙、丙、丁四个分部之间建一材料配送中心,各分部的分布及物流配送量如下表所示,请用重心法确定配送中心位置。
{图}
形考任务三(第6-8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质量管理所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是为了实现( )。
A.质量升级
B.质量目标
C.质量水平
D.质量成本
2.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 )。
A.失控
B.缺陷
C.波动
D.改变
3.排列图法是用于统计和显示一定时间内各种类型缺陷或问题的( )。
A.数目
B.百分比
C.原因
D.类别
4.直方图的作用是用来显示质量波动的( )。
A.原因
B.性质
C.状态
D.倾向
5.散布图法是用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方法,它主要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何种关系?( )
A.正向关系
B.互动关系
C.主从关系
D.数据关系
6.六西格玛管理的设计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 )。
A.缺陷次数
B.波动性
C.缺陷概率
D.波动概率
7.在降低周转库存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是日本企业的( )。
A.成组技术法
B.零库存法
C.看板管理法
D.快速换模法
8.缩短生产——配送周期的策略主要用来降低哪种库存?( )
A.周转库存
B.调节库存
C.在途库存
D.安全库存
9.利用ABC管理法对库存进行管理时,对于A类物资,应当实行的控制方式是( )。
A.定量订购
B.定期订购
C.随机订购
D.经济订购
10.经济批量模型假定库存费用的构成为:换产费用和( )。
A.保管费用
B.材料费用
C.劳动力费用
D.财务费用
11.( )是指用于改变生产对象物理形态、化学性能,而直接发生生产与运作行为的设备。
A.生产与运作工艺设备
B.辅助生产与运作设备
C.试验研究设备
D.管理设备
12.设备综合工程学追求的目标是最经济的( )。
A.技术周期费用
B.设备采购费用
C.设备使用费用
D.寿命周期费用
13.全员生产维修是以设备寿命周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 )。
A.全面维修
B.定期维修
C.保养维修
D.预防维修
14.设备维修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 )。
A.信息平台
B.技术平台
C.体系
D.供应链
15.采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 )。
A.定期维修
B.预知维修
C.更新维修
D.随时维修
16.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包括( )。
A.质量检验阶段
B.质量分析阶段
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7.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 )。
A.质量改进
B.质量方针和目标
C.质量保证
D.质量控制
18.ISO 9000族标准从( )等方面规范质量管理。
A.机构
B.程序
C.过程
D.总结
19.按照库存在生产与运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以将库存分为( )。
A.原材料库存
B.在制品库存
C.维修库存
D.产成品库存
20.按照库存的作用,可以将库存分为( )。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
C.调节库存
D.在途库存
21.衡量库存管理的重要指标包括( )。
A.平均库存值
B.可供应时间
C.库存周转率
D.库存饱和率
22.全员生产维修的特点可概括为“三全”,“三全”是指( )。
A.全员参与
B.全系统
C.全时段
D.全效率
23.现代设备的主要特点包括( )。
A.自动化
B.电子化
C.连续化
D.高精度化
24.设备选择的方法主要包括( )。
A.净现值法
B.投资利润率法
C.投资回收期法
D.成本比较法
25.设备磨损的主要形式包括( )。
A.技术磨损
B.无形磨损
C.管理磨损
D.有形磨损
26.【简答题】简述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特征。
27.【简答题】简述库存的功能。
28.【论述题】试述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29.【计算题】某产品全年产量为3600件,该产品的单件库存费用为40元/年,每一次的换产费用为500元,试计算该产品的经济批量,并计算其生产间隔期。(假设全年为3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