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作业二(第4-6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220年1月1日,M企业以1 600 万元的价格购入面值为1500万元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
形考作业二(第4-6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2×20年1月1日,M企业以1 600 万元的价格购入面值为1500万元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150 万元和相关税费 20 万元。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 10%,期限为5年。M企业将其确认为债权投资,则2020年1月1日该债权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600
B.1430
C.1450
D.1620
2.某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良,发生资本化支出共计45万元,该设备原价为5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改良过程中替换一项部件,被替换旧部件的初始入账成本为50万元,累计计提折旧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设备改良后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45
B.235
C.200
D.190
3.某企业20×7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8年12月31日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20×8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 )万元。
A.120
B.160
C.180
D.182
4.2×18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万元外购一项专利技术用于W产品生产,另支付相关税费1万元,达到预定用途前的专业服务费2万元,宣传W产品广告费4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2×18年12月20日,该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01
B.203
C.207
D.200
5.20×7年8月1日,某企业开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当月共发生研发支出800万元,其中,费用化的金额6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150万元。8月末,研发活动尚未完成。该企业20×7年8月应计入当期利润总额的研发支出为( )万元。
A.0
B.150
C.650
D.800
6.2019 年 1 月 20 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累计研究支出为 80 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 250 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 200 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9 年 12 月 31 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 180 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
A.20
B.70
C.100
D.150
7.2019年9月1日,某工业企业转让一项非专利技术,该技术成本为250000 元,累计摊销50000元。取得转让价款为300000元,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是18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关于转让非专利技术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资产处置损益增加300000 元
B.营业外收入增加300000 元
C.资产处置损益增加100000 元
D.营业外收入增加100000 元
8.下列各项中,应借记“应收票据”科目的是( )。
A.提供服务收到商业承兑汇票
B.销售材料收到银行汇票
C.提供服务收到银行本票
D.销售商品收到转账支票
9.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23.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 000万元
D.1 111.5万元
10.下列各项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进行摊销
B.无法可靠确定无形资产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C.各种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D.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
11.下列关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B.取得时产生的交易费用应冲减投资收益
C.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记入“应收股利”科目
D.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记入“应收利息”科目
12.下列各项中,应确认为企业无形资产的有( )。
A.外购的用于建造自用厂房的土地使用权
B.内部产生但尚未申请商标权的品牌
C.外购的专利权
D.收到投资者投入的非专利技术
13.下列各项中,影响固定资产处置损益的有( )。
A.固定资产清理费用
B.固定资产处置价款
C.固定资产原价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下列有关固定资产处置的论断中,正确的有( )。
A.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应终止确认
B.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列支于“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中
C.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列支于“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中
D.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应归入投资活动中“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项
15.企业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多项固定资产,下列各项应在“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科目核算的有( )。
A.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报废净损失
B.为建造工程发生的可行性研究费
C.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D.发生的工程管理费
16.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发生变化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17.企业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
18.企业应向保险公司收取的财产损失赔款,应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
19.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当将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将被替换部件的变价收入冲减在建工程。( )
20.工业企业所持有的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等资产不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
21.企业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资产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22.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
2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暂估金额入账,待办理竣工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
24.无形资产报废净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
25.企业为取得债权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
26.2×19年至2×22年,甲公司发生的与A非专利技术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19年7月1日,甲公司开始自行研发A非专利技术以生产新产品。2×19年7月1日至8月31日为研究阶段, 耗用原材料150万元、应付研发人员薪酬400万元、计提研发专用设备折旧250万元。
资料二:2×19年9月1日,A非专利技术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至2×19年12月31日,耗用原材料700万元、应付研发人员薪酬800万元、计提研发专用设备折旧500万元,上述研发支出均满足资本化条件。2×20年1月1日,该非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无法合理估计该非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
资料三:2×21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该非专利技术发生减值50万元。
资料四:2×22年7月1日,甲公司以1 900万元将A非专利技术对外出售,款项已收存银行。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研发A非专利技术时发生相关支出及结转费用化研发支出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20年1月1日A非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时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对A非专利技术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公司2×22年7月1日对外出售A非专利技术应确认损益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
27.甲公司2×20年至2×22年与固定资产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
资料一:2×20年3月2日,外购一台需安装的机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为320万元、运费为10万元,设备当日已运抵企业,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2×20年5月15日,设备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领用本企业外购原材料一批,成本为15万元,市场售价为20万元,应付安装人员工资5万元。
资料二:2×20年6月25日,设备安装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销售部门 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资料三:2×21年6月30日,生产设备因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进行更新改造。当日支付改造支出150万元,替换设备的账面价值为55万元,替换设备的残料入库金额25万 元,更新改造满足资本化条件。
资料四:2×21年9月30日,更新改造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资料五:2×22年9月15日,设备因使用不当报废,发生清理支出4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购入及安装机器设备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20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编制2×21年6月30日至2×21年9月30日设备更新改造,以及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2×22年9月15日设备报废相关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