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放大学24春创新教学作业练习3【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06-03 22:29

作业练习3 试卷总分:100 得分:94 1.表现现评价会造成学生虚假表现的趋势,无法真实的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2.在学校课程设计中,最为流行的是()。 A.主题设计
作业练习3
试卷总分:100  得分:94
1.表现现评价会造成学生虚假表现的趋势,无法真实的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2.在学校课程设计中,最为流行的是()。
A.主题设计
B.分层设计
C.单元设计
D.线形设计
 
3.CAI的诞生引发了( )教育革命。
A.第三次
B.第四次
C.第五次
D.第六次
 
4.“学校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指的是专家的带领、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专家型的领导引领。
 
5.在行为主义看来,学习就是建立无数个正确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 。
 
6.学习者通过传授者提供的讲授内容、呈现材料而掌握现成知识,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这就是接受式学习。
 
7.制订课程目标实施的措施应重点关注()、()和调控系统三个方面的问题
A.支持系统
B.反馈系统
C.差异性
D.教育实践基础
 
8.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 )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集中思维
D.逆向思维
 
9.创新性学习指导在内容上包含两个层次()。
A.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的指导
B.创新性学习方法与技能的指导
C.记忆知识
D.自我意识
 
10.同行合作的形式有()。
A.对话
B.合作
C.指导
D.对比联想
 
11.指导——自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学到的 () 。
A.自学能力
B.技能技巧
C.独立学习水平
D.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9.什么工具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
A.Camtasia Studio
B.Flash
C.Photoshop
D.Visual Studio
 
13.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的来源,包括所有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A.教学资源
B.教学信息
C.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
 
14.校长在学校实施教学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宣传动员者
B.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组织领导者
C.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检查督促者
D.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执行者
 
15.优秀的微课应该满足()。
A.在视频中嵌套大量的习题
B.内容尽可能发散
C.有趣,能够引起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D.表现单一
 
16.授人以渔”在教育学上的最贴近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7.教学创新评估的焦点应放在( )上,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
A.教师主体
B.教师、学生双主体
C.教材
D.学生主体
 
18.根据两个事物间有一定的相似点,进行联想思考叫()。
A.联想
B.相似联想
C.想象
D.对比联想
 
21.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作用等某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特点,进行联想,引发出某种新思考、新设想叫()。
A.相似联想
B.再造想象
C.原创想象
D.对比联想
 
20.以下哪个功能是音频软件不具备的?()
A.增大音量
B.打印乐谱
C.改变音调
D.降噪
 
21.把被评价集合中的各元素的过去和现在相比或者一个元素的若干个侧面相互比较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
A.相对评价方法
B.绝对评价方法
C.综合评分
D.个体内差异评价方法
 
22.宏观课程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生成性课程
B.共同经验、个人经验
C.预设性课程
D.系统性课程
 
23.( )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征。
A.思维
B.多项思维
C.纵向思维
D.横向思维
 
24.一般认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科学方法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下面的哪一种理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A.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系统加工论
 
25.教学创新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社会评价上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体现在()。
A.“分数”与“能力”之争
B.人才的“去”、“留”之争
C.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之争
D.分数与素质之争
 
26.“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为编写教科书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名 1 称为
A.科学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基础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27.对学生进行口头测试的缺点有一般是一种不太正式性的测试、组织性不太强。
 
28.以下关于教学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有()。
A.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B.教学创新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C.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和细化
D.教学创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点
 
29.课程实施的最关键的角色是()。
A.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
B.教师
C.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
D.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
 
30.针对微课程的正确描述是( )。
A.微课程是一种在线网络课程
B.微课程比课程短一些,没有本质的区别
C.微课程和教辅资料类似
D.微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31.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 )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集中思维
D.逆向思维
 
32.“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为编写教科书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名 1 称为
A.科学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基础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33.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 )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集中思维
D.逆向思维
 
34.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的关系是预设性课程是生成性课程生成的基础、生成性课程是预设性课程的深化和升华、生成性课程是对预设性课程在特定环境下的补充、修正、完善、提高与升华。
 
35.校本研究强调研究基地是()。
A.整校制
B.学校、课堂
C.单校制
D.一校制
 
38.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贯彻教育方针
B.提高国民素质
C.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D.培养四有新人
 
37.优秀的微课应该满足()。
A.在视频中嵌套大量的习题
B.内容尽可能发散
C.有趣,能够引起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D.表现单一
 
38.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的前结构是()。
A.成见
B.题性课程
C.创造地学习
D.创新意识
 
39.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
A.联想
B.想象
C.相似联想
D.再造想象
 
40.教学系统的要素有“教师、学生、课程和条件”4个,其中( )称为信息要素。
A.教师
B.学生
C.课程
D.条件
 
41.创新型学生的求知欲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 () ,对尚不理解问题的 () 。
A.怀疑
B.探索
C.单元设计
D.对象性原则
 
42.授人以渔”在教育学上的最贴近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3.把被评价集合中的各元素的过去和现在相比或者一个元素的若干个侧面相互比较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
A.相对评价方法
B.绝对评价方法
C.综合评分
D.个体内差异评价方法
 
44.创新型学生具有与一般学生不一样的个性,主要体现在()。
A.善于发现别人忽视的车
B.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
C.坚韧性
D.创新意识
 
45..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同时也要备()和教学方法。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学重点
D.教学难点
 
46.学习者通过传授者提供的讲授内容、呈现材料而掌握现成知识,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这就是接受式学习。
 
47.表现现评价会造成学生虚假表现的趋势,无法真实的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48.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核心地位的是()。
A.教学关键点
B.教学目标
C.教学重点
D.教学难点
 
49.就学生的整个学习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决定( )的问题。
A.能不能学
B.肯不肯学
C.思维能力
D.观察能力
 
50.学生的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A.能够独立完成智力任务的水平
B.“最近发展”水平
C.独立学习水平
D.一般知识水平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