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管理18秋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多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12 分) 1.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主要有(),这些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课堂环境 B.教学内容
小学课堂管理18秋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多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12 分)
1.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主要有(),这些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课堂环境
B.教学内容
C.师生
D.家长
2.教师良好的调控者形象,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教师的威信
B.教师的人格
C.教师的情感
D.教师的专业素质
3.行为目标评价的优势表现在
A.扩大了评价的范围
B.提高了评价的功效
C.评价结构比较严谨
D.重视形成性评价
4.课堂的主体同时包含:
A.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
5.有( )人格特质的教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
A.权威主义
B.教条主义
C.控制性
D.攻击性
6.教师经常采用的聆听方式有( )。
A.静状倾听
B.酬答的反应
C.助长提示
D.积极倾听
二、 判断题 (共 26 道试题,共 78 分)
1.课堂常规 ,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功能。
A.错误
B.正确
2.温和反应主要可以分为非言语反应和言语反应两种反应方式。
A.错误
B.正确
3.目标导向理论,是一种主张通过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如何做事情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理论 。
A.错误
B.正确
4.教师调控课堂就是纪律管理。
A.错误
B.正确
5.课堂管理的方法应该同时包括竟争行为和积极行为。
A.错误
B.正确
6.在课堂物理环境建设中,共建性、教育性、安全性等几大原则并是单独存在的 。
A.错误
B.正确
7.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主要有三大原则,它们是先入为主,事先预防;行为控制,及时终止;行为矫正,有效转变。
A.错误
B.正确
8.课堂心理一般包括课堂规约和活动程序两个方面。
A.错误
B.正确
9.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知识引导人的生活,教育应建立在知识本质与重要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社会需要等的基础上。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考文凭 。
A.错误
B.正确
11.课堂中教师可以主要观察学生的坐姿;情绪;眼神;精神状态。
A.错误
B.正确
12.课堂的主体同时包含了教师和学生,因此具有课堂双主体的特征。
A.错误
B.正确
13.就建立的时机而言有分拨分批式、重叠增强式、分层渐进式、交互统合式等。
A.错误
B.正确
14.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家长帮助等三种活动组成 。
A.错误
B.正确
15.学习成绩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成绩判断的活动,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A.错误
B.正确
16.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使得师生双方通过适当手段发泄心中的不满,能促进相互沟通,避免因长时间压抑导致极端状态。
A.错误
B.正确
17.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课堂内部因素引发的。
A.错误
B.正确
18.就建立方式而言,有自然形成法、引导形成法、强制形成法、参照形成法、替换形成法;
A.错误
B.正确
19.师生交往是师生情感的具体表现,师生关系的建立、维持、发展、改变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实现的。
A.错误
B.正确
20.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主要有课堂环境、教学内容、师生,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错误
B.正确
21.研究表明,道德感的缺失是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A.错误
B.正确
22.课堂教学心理是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教育性,是人为创造的课堂教学的综合文化环境 。
A.错误
B.正确
23.针对传统课堂物理环境建设中学校或教师 “包办”的现象,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倡导量力性原则。
A.错误
B.正确
24.教师经常采用的聆听方式有静状倾听;酬答的反应;助长提示;积极倾听。
A.错误
B.正确
25.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方法是利用教室环境法、巧用导入法 、巧设问题法、创设争议法、情感体验法。
A.错误
B.正确
26.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国家的文教政策影响教育的制度与内容;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呈现形态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影响教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A.错误
B.正确
三、 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目标游离模式是针对目标行为模式批判的过程中产生的,作为一种评价模式它最大的贡献是
A.将目标纳入了评价活动之中
B.提出了非预期效应概念
C.具有元评价的作用
D.提出了在评价中应注重民主的重要理念
2.()对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可以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A.多奖法
B.多奖少惩
C.多惩少奖
D.少惩法
3.()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最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体验到全面的成长。
A.课堂气氛
B.课堂心理
C.课堂调控
D.课堂常规
4.()是指让学生对其问题行为负责,通过实践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学会恰当的行为。
A.强行纠正
B.强制纠正
C.过度行为
D.过度纠正
5.课堂学习的主体是()
A.教师
B.优秀的学生
C.校长
D.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