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学校德育工作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育的方法有文化传递法,价值澄清法和(
青少年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学校德育工作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育的方法有文化传递法,价值澄清法和( )等。
A.道德认知法
B.道德意志法
C.道德情感法
D.道德信念法
2.( ) 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社会权力不同和对有更大社会权力的人服从的要求所导致的一种社会关系。
A.友谊
B.观点采择
C.亲子关系
D.权威
3.( )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稳定性。
A.个体特征
B.个性
C.气质
D.性格
4.( )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卑、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等。
A.自卑
B.压抑
C.焦虑
D.抑郁
5.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具有( )。
A.过渡性
B.闭锁性
C.社会性
D.矛盾动荡性
6.( )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个性心理特征
7.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
A.否认
B.内向
C.合理化
D.退化
8.青少年的( )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A.主观自我中心
B.客观自我中心
C.自我联想
D.自我中心主义
9.( )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A.自我概念
B.自我感知
C.自我中心主义
D.自我意识
10.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是( )水平。
A.前习俗
B.习俗
C.后习俗
D.自律
11.个体对挫折、苦难、威胁等非自我表现性环境信息的处理理性程度被称为( )。
A.共情
B.逆反心理
C.心理承受力
D.压力感
12.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吉尔福特
B.卡特尔
C.塞斯顿
D.斯皮尔曼
13.按照( )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A.瓦龙
B.普莱尔
C.高尔顿
D.迪卡尔
14.( )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15.挫折时,朋友的一句肯定话语,可以像“定心丸”一样,抚平他们脆弱的心,让青少年重新认识自我。这时,体现的是友谊的( )功能
A.陪伴
B.放松
C.自我意象支持
D.社会比较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青少年的兴趣的特点是( )。
A.兴趣范围逐步扩大
B.直接兴趣占优势
C.中心兴趣逐渐形成
D.兴趣更具选择性
2.适应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又分为( )形式。
A.同化
B.顺应
C.外化
D.内化
3.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 )。
A.家庭生活环境
B.父母职业
C.亲子关系
D.家长的自身的个性与行为
4.道德信念的具体内容包括:( )。
A.相信道德知识的正确性,形成坚定的道德观点, 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新的道德知识
B.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身体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C.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与之相关的道德行为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
D.用坚强的意志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道德信念,维护自己道德观点的正确性。
5.人的一生脑电波出现两次“飞跃”现象。第一次在(),第二次在( ),此后,脑电波形趋于稳定。
A.6岁左右
B.8岁左右
C.13、14岁
D.18岁
6.培养他们良好的想象习惯,通常可从( )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想象力。
A.指导观察
B.阅读教学
C.作文教学
D.实践操作
7.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方法有( )。
A.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
B.适当运用变式
C.要适时做出语言概括
D.让学生自觉应用概念和原理
8.从目前的研究看,( )在情绪发生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并构成情绪现象发生的主要心理机制。
A.需要
B.期望
C.认知评定
D.动机
9.青少年权威认知的特点是对权威的认识( )。
A.从绝对化向相对化过渡
B.从绝对化向具体化过渡
C.从相对化向绝对化过渡
D.从具体化向绝对化过渡
10.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
A.错误
B.正确
2.多血质的人其主要特征是: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暴躁;思维敏捷,但缺乏准确性。
A.错误
B.正确
3.注意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认知方式。
A.错误
B.正确
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表现出各种矛盾的心理现象是社会性。
A.错误
B.正确
5.聚合交叉研究 ,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但规模较大,不宜开展。
A.错误
B.正确
6.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A.错误
B.正确
7.访谈法只有非结构、半结构和结构的分类方法。
A.错误
B.正确
8.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但品德是不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A.错误
B.正确
9.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10.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A.错误
B.正确
11.高级情感 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A.错误
B.正确
12.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系统、器官、组织、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
A.错误
B.正确
13.在青少年的个性倾向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动机。
A.错误
B.正确
14.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 ,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A.错误
B.正确
15.我们关于自然景观,音乐旋律的记忆就属于抽象记忆。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