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教育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联结主义的学习观是由( )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巴浦洛夫
3.()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整体性原则
4.(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5.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6.布卢姆提出了( ) 的思想。
A.发现学习
B.指导学习
C.模仿学习
D.掌握学习
7.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8.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忙于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因而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出现很多多余的动作,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9.( ) 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A.动机
B.内驱力
C.诱因
D.强化
10.提出“ 试误说 ”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11.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是指 .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C.策略性知识
D.知识的表征
12.布鲁纳提倡 ( ) 的形式。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指导学习
13.()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4.( )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准备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教学评价
15.一般而言 ,把学习成败归因于( )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B.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发现说
2.维纳(1974)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 ,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按照塞利格曼等人的观点 ,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主要经历以下过程 :
A.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
B.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即无论自己如何反映,都和结果没有关系,结果都是失败;
C.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即在以后的行为中,无论自己努力与否也都将面临失败的结果;
D.产生无力感。
4.常用的启发法有以下几种
A.爬山法
B.试误法
C.逆推法
D.类推法
5.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有 :
A.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B.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C.培养学习兴趣
D.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6.托尔曼学习理论中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是 .
A.刺激
B.目的
C.认知
D.反应
7.根据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关系 ,可将间歇强化分为
A.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B.变化时间间隔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
8.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注意过程、
A.模仿过程
B.保持过程
C.运动再现过程
D.动机作用过程
9.常用的启发法有以下几种 .
A.爬山法
B.试误法
C.逆推法
D.类推法
10.智力技能形成后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A.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
B.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
C.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
D.智力技能应用的低效率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应运提问技巧时老师要给与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A.错误
B.正确
2.学生在竞争的情境中,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激活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境下一般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3.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
A.错误
B.正确
4.心理健康是指无心理疾病。
A.错误
B.正确
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A.错误
B.正确
6.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
A.错误
B.正确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A.错误
B.正确
8.加涅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A.错误
B.正确
9.维纳认为,归因不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会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A.错误
B.正确
10.记忆术就是一种通过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略 。
A.错误
B.正确
11.桑代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A.错误
B.正确
12.掌握了知识就等于形成了技能 。
A.错误
B.正确
13.评价是指 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4.群体有助于成员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有助于各种目标的实现 。
A.错误
B.正确
15.组织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