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10-16 10:37

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
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2.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选项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环境行政协调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3.从稀土资源存量上看,中国的稀土拥有量正在
A.急剧萎缩
B.急剧增加
C.缓慢萎缩
D.缓慢增加
 
 
4.不属于普通民事诉讼与环境民事诉讼的区别的是
A.举证责任倒置
B.因果关系推定
C.延长诉讼时效
D.诉讼客体的扩张
 
 
5.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A.有限性、确定性、强制性
B.广泛性、确定性、强制性
C.广泛性、不确定性、强制性
D.广泛性、确定性、非强制性
 
 
6.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不包括
A.污染型
B.破坏型
C.职务型
D.效率型
 
 
7.《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15日
B.33日
C.45日
D.10日
 
 
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的要素是
A.内容和客体
B.主体和客体
C.主体和客体
D.主体、内容和客体
 
 
9.《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
 
 
10.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11.李某居住在某工厂下游,该工厂排污不达标导致河水污染严重。而李某从2006年9月13日感到身体不适,9月14日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2009年9月16日李某查出患有癌症,9月18日李某找到该工厂要求其赔偿。该工厂以超过诉讼时效拒不赔偿,请问,何时超过诉讼时效。
A.2009年9月13日
B.2009年9月14日
C.2012年9月16日
D.2012年9月18日
 
 
12.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
A.可以进行皆伐
B.只准进行择伐
C.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D.禁止任何性质的采伐
 
 
13.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
A.故意
B.直接故意
C.过失
D.疏忽大意
 
 
14.“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法的特点有:
A.环境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别性日趋不明显
B.同部门、同行业的环境法律走向系统化,环境法的子体系初步形成
C.环境立法初现专门化趋势
D.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从环境法体系中分离
 
 
15.1979年颁布的()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B.《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C.《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
D.《环境源监测管理办法》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 )等几种。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2.大气污染的类型可分为
A.煤炭型污染
B.石油型污染
C.企业废气、粉尘所造成的混合型污染
D.氮氧化物型污染(汽车尾气)
 
 
3.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
A.协商
B.调解
C.行政干预
D.诉讼
 
 
4.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两大类
A.行政处罚
B.行政罚款
C.行政调解
D.行政处分
 
 
5.()的制度是“三同时”制度中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必须依法执行的。
A.设计
B.施工
C.投产使用
D.规划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协调发展的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环境责任的原则
D.公众参与的原则
 
 
7.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包括
A.污染型
B.破坏型
C.职务型
D.效率型
 
 
8.土地征收和征用制度应遵循()原则
A.公共利益需要的原则
B.依照法定程序的原则
C.综合性补偿的原则
D.依法给予补偿的原则
 
 
9.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根据行为违法的性质和情节的不同,可以对违法单位处以()的行政处罚
A.警告
B.罚款
C.停业
D.关闭
 
 
10.环境污染防治法的类型可分为
A.预防性控制制度
B.治理性控制制度
C.综合性控制制度
D.技术性控制制度
 
 
1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物
B.行为
C.权益
D.精神
 
 
12.环境民事诉讼特征包括
A.举证责任倒置
B.实行因果关系推定
C.延长诉讼时效
D.缩短诉讼时效
 
 
13.生态保护法律的类型
A.规划制度
B.区域保护制度
C.全面保护制度
D.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14.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
A.目的的生态性
B.手段的公法性
C.内容的综合性
D.内容的协调性
 
 
15.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等几种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三同时”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
A.错误
B.正确
 
 
2.采矿权的设立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竞争方式审批;二是通过提出申请方式审批设立采矿权。
A.错误
B.正确
 
 
3.环境行政处分的对象仅限于环境行政相对人。
A.错误
B.正确
 
 
4.环境监测制度是环境监测的法律化,是围绕环境监测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A.错误
B.正确
 
 
5.矿产资源所有权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
A.错误
B.正确
 
 
6.《土地管理法》所称土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土地,主要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但不包括未利用地。
A.错误
B.正确
 
 
7.对环境影响较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A.错误
B.正确
 
 
8.环境民事责任一般使用过错责任原则。
A.错误
B.正确
 
 
9.大气污染的特点是污染速度快,范围大,持续时间也较长。
A.错误
B.正确
 
 
10.环境民事诉讼涉及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环境权利义务的争议,其诉讼请求通常是让法院确认原告享有某种权利,被告负有某种义务,并让被告履行某种义务,以满足原告的权利要求。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