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的时限为 A.5个工作日 B.10天 C.12天 D.15天 2.在( )法律当中,第一次提出了环境
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的时限为
A.5个工作日
B.10天
C.12天
D.15天
2.在( )法律当中,第一次提出了环境行政许可制度的概念。
A.《国家赔偿法》
B.《行政许可法》
C.《行政处罚法》
D.《行政复议法》
3.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4.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
A.故意
B.直接故意
C.过失
D.疏忽大意
5.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的罚款。
A.一倍的
B.一倍以上两倍以下
C.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D.一倍以上四倍以下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包括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人与物的关系
D.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7.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
A.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
B.在两年以上十年以下
C.在一年以上二十年以下
D.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
8.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多长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9.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为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10.环境民事责任与环境领域的其他责任如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的重要区别是
A.环境民事责任主要是以补偿为目的的财产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且补偿性较强
B.环境民事责任以环境义务为基础和前提
C.环境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
D.主体不同
11.从稀土资源存量上看,中国的稀土拥有量正在
A.急剧萎缩
B.急剧增加
C.缓慢萎缩
D.缓慢增加
12.目前,我国有95%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及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于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海洋资源
13.《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
14.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15.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选项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环境行政协调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环境监测制按目的可以分为
A.监视性监测
B.研究性监测
C.特定目的监测
D.综合性监测
2.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根据行为违法的性质和情节的不同,可以对违法单位处以()的行政处罚
A.警告
B.罚款
C.停业
D.关闭
3.()是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形式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4.环境的性质包括
A.不可替代性、复杂性
B.公共性
C.有限性
D.相对性
5.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
A.油类
B.工业废渣
C.城市垃圾
D.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6.环境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
A.立案
B.公诉
C.审判管辖
D.执行
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包括
A.前瞻预测性
B.科学技术性
C.内容综合性
D.协调性
8.环境行政责任中行为人的过错分为
A.故意
B.过失
C.直接
D.间接
9.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涉及()等。
A.国家
B.国家机关
C.社会团体
D.企事业单位
10.环境污染防治法的类型可分为
A.预防性控制制度
B.治理性控制制度
C.综合性控制制度
D.技术性控制制度
11.环保部门拒发各种环保许可证和执照的行为或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其他法定应该履行的职责,这种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之诉
B.司法审查之诉
C.请求履行职责之诉
D.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
12.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 )等几种。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13.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
A.协商
B.调解
C.行政干预
D.诉讼
14.(?)和开除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撤职、降级
15.()的制度是“三同时”制度中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必须依法执行的。
A.设计
B.施工
C.投产使用
D.规划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变更之诉中,人民法院无权直接对其环境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变更行政处罚而直接决定环境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A.错误
B.正确
2.记过是最轻的行政处罚形式,只能单独适用。
A.错误
B.正确
3.环境法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用以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错误
B.正确
4.危害后果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A.错误
B.正确
5.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两类行政制裁。
A.错误
B.正确
6.环境监测制度是环境监测的法律化,是围绕环境监测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A.错误
B.正确
7.《土地管理法》所称土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土地,主要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但不包括未利用地。
A.错误
B.正确
8.矿产资源所有权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
A.错误
B.正确
9.行为违法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A.错误
B.正确
10.大气污染的特点是污染速度快,范围大,持续时间也较长。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