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犯罪学18秋在线作业1【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10-16 09:44

犯罪学18秋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 A.卖淫嫖娼 B.聚众淫乱 C.通奸 D.强奸罪 2.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
犯罪学18秋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
A.卖淫嫖娼
B.聚众淫乱
C.通奸
D.强奸罪
 
 
2.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
A.1980-6-1
B.1981年6月
C.1982年6月
D.1983年6月
 
 
3.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
A.刑法学
B.社会学
C.统计学
D.生物学
 
 
4.提出“自然犯罪”概念的是()。
A.贝卡利亚
B.边沁
C.菲利
D.加罗法洛
 
 
5.根据犯罪人分布特点,在年龄方面,大部分暴力犯罪由()实施。
A.青壮年
B.未成年
C.老年人
D.中年人
 
 
6.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
A.无责任能力人
B.限制责任能力人
C.有责任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7.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A.广义犯罪学
B.刑法学
C.刑事侦查学
D.狭义犯罪学
 
 
8.广义的有组织犯罪是指()
A.组织严密的犯罪
B.内部分工明确的犯罪
C.有计划的犯罪
D.地区性或跨国性的有组织犯罪
 
 
9.1981年—()年,我国财产犯罪在数量上增加了三倍多。
A.1989
B.1997
C.2006
D.2000
 
 
10.被尊称为“犯罪学”之父的是()。
A.保罗.托皮纳尔
B.切萨雷·贝卡利亚
C.费尔巴哈
D.菲利
 
 
11.中国内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大多是由()犯罪演化而来的
A.下岗工人年
B.团伙年
C.农民年
D.流动人口
 
 
12.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B.打击青少年犯罪
C.法制宣传
D.主题班会
 
 
13.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犯罪起伏律的表现
B.犯罪辐射律的表现
C.犯罪消长律的表现
D.犯罪恒比律的表现
 
 
14.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A.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
B.犯罪事实构成现象
C.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
D.法定犯罪现象
 
 
15.()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A.向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
B.装备更趋现代化
C.反社会心理更加严重
D.数量上呈增长之势
 
 
16.下列不属于根据犯罪主体犯罪目的不同而划分的财产犯罪的犯罪类型是:
A.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B.以挪用或移作他用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C.暴力型财产犯罪
D.以毁坏财物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17.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
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
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
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
 
 
18.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定罪处罚
A.拐卖妇女、儿童罪
B.绑架勒索罪
C.偷盗婴儿罪
D.绑架妇女、儿童罪
 
 
19.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计算机犯罪突出,主要是因为()
A.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及时发现
B.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
C.我国计算机总体普及较低
D.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20.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
A.阿道夫.凯特勒
B.荷莱
C.沃纳
D.布鲁斯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有()
A.侵财目的性
B.地缘勾连性
C.残酷冷漠性
D.结伙性与黑恶化
E.周期波动性
 
 
2.代化与犯罪应该依循如下路径展开:()。
A.现代化与犯罪研究考究
B.生物现代化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C.犯罪原因的现代化要素
D.现代化与犯罪率研究
 
 
3.预防暴力犯罪,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应该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
A.加强社会的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B.要认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
C.加强理想、道德教育
D.加强法制教育
 
 
4.我国有组织犯罪三次“严打”包括()
A.1983年—1986三年为期的“严打”
B.1990年—1994年为期四年的“严打”
C.1996年4月开始的“严打”
D.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在全国开展的“打黑除恶”
 
 
5.对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定性分析,包括以下()
A.城乡经济结构失衡与人员心理失范
B.社会管理手段不足与行为控制弱化
C.相对利益被侵犯及地域歧视感加深
D.文化综合素质低与个人法制观会淡薄
 
 
6.犯罪原因包含如下哪些因素()。
A.社会因素
B.生物因素
C.心理因素
D.犯罪被害原因
 
 
7.社会对流动人口的行为监督与管理发生松弛并存在疏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流动人口个人行为基础管理信息缺失
B.户籍档案管理手段单一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C.城市管理制度对于流动人口管控力度不足
D.人口流动现象日趋复杂化
 
 
8..甲欲去乙的别墅盗窃,担心乙别墅结构复杂难以找到贵重财物,就请熟悉乙家的丙为其标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价值100万元的珠宝,即携珠宝逃离现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构成盗窃罪,入户盗窃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B.丙不构成犯罪,因为客观上没能为甲提供实质的帮助
C.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丙也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D.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帮助犯
 
 
9.流动人口正当利益被侵犯以及相对歧视性境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城市用工环境恶劣,流动人口人身财产安全没有切实保障
B.社会保障机制缺失,流动人口无法享受持续性的劳动保障体系
C.易受地域文化歧视
D.个人法制观念淡薄
 
 
10.计算机犯罪的原因()
A.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
B.网络道德的缺失和价值评定的混乱
C.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
D.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在研究青少年犯罪历史、现状等有关青少年犯罪数字方面问题时,主要是以广义的青少年犯罪定义为基础进行的
A.错误
B.正确
 
 
2.意大利犯罪学家拉斐尔·加罗法洛,于1885年出版了题为《犯罪人论》的著作,成为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著作。
A.错误
B.正确
 
 
3.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五种需要之一。
A.错误
B.正确
 
 
4.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暴力犯罪行为人以前曾经看过、听过的暴力行为的情况,以及报刊、影视等对暴力行为的宣传报道,都会在无形之中给该行为人以一种心理上的暗示。
A.错误
B.正确
 
 
5.户籍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人口管理统计手段,对于人口的户籍管理类别主要划分为农业与城镇两大类
A.错误
B.正确
 
 
6.刑事科学,是指研究犯罪事实与规范处置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包括刑事事实学与刑事规范学。
A.错误
B.正确
 
 
7.我国境内的典型的有组 织犯罪在我国存在的大量犯罪团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犯罪团伙是现代社会中犯罪的主要组织形式。
A.错误
B.正确
 
 
8.黑恶势力严重动摇民心,群众心灰意冷,认为世道变了,恶人吃香,好人受气,党的形象和政府威信在群众中严重受损
A.错误
B.正确
 
 
9.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错误
B.正确
 
 
1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直以来中国内地犯罪学者及司法部门经常使用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11.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从犯罪性质、犯罪动机、犯罪方法、犯罪形式、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低龄化、反复性、传导性、犯罪突发性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 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12.微观心理预测常见的方法有趋势外推法、因素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评估法等。
A.错误
B.正确
 
 
13.尽管犯罪学对犯罪关注的视野更开阔,包括法定犯罪与违法行为、越轨行为、社会危险行为等,但是其核心依然是法定的犯罪。
A.错误
B.正确
 
 
14.在流动人口犯罪的涉案人员中,大多数具有典型的团伙勾结或亲属裙带关系。
A.错误
B.正确
 
 
15.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把犯罪人区分为自然犯罪人和法定犯罪人。
A.错误
B.正确
 
 
16.青少年最主要的特点,是处于成长阶段,知识不多,是非模糊,可塑性大。
A.错误
B.正确
 
 
17.由于极“左”盛行,“文革”一开始就把青少年作为“革命小将”推到了第一线。,从此开始,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我国令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A.错误
B.正确
 
 
18.如果说计算机安全性能不高只是拓宽了犯罪分子的入侵路径,那么管理的疏忽就为犯罪分子营造了更大的行动空间
A.错误
B.正确
 
 
19.犯罪是“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
A.错误
B.正确
 
 
20.坚持保护原则的依据,同教育原则和预防原则不一样。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