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18春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以及被评者与被评者之间,相互接触、交流,能相
幼儿园教育评价18春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以及被评者与被评者之间,相互接触、交流,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体现了学前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
B.诊断功能
C.激励功能
D.交流功能
2.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
A.理想效应
B.先后效应
C.“趋中”趋势
D.成见效应
3.实施实际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是()。
A.组织过程心理
B.设计过程心理
C.实施过程心理
D.评价过程心理
4.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的是()。
A.类群效应
B.遵从心理
C.逆反心理
D.本位心理
5.评价过程中较长时间的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指()。
A.评价的心理过程
B.评价的心理状态
C.评价的心理特征
D.评价的心理调控
6.指标作为具体的目标,是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它所规定的内容是可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而获得明确结论的原则是()。
A.可测性原则
B.相互独立性原则
C.完备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7.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最终结构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绝对评价
8.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分两个阶段,教育测验运动阶段和()。
A.教育测量阶段
B.教育检测阶段
C.教育定量阶段
D.教育评价阶段
9.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的心理为()。
A.敏感心理
B.文饰心理
C.再评价心理
D.依赖心理
10.评价人员运用适宜的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形成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性判断意见,作出评价结论的是()。
A.教育评价目的
B.教育评价方案
C.总结评价结果
D.教育评价资料的处理
二、 多选题 (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1.: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外部评价
B.自我评价
C.正评价
D.负评价
2.受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
A.应付心理
B.迎合心理
C.自卫心理
D.抵触心理
三、 判断题 (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1.任何一个指标都不反映全部的目标,只反映目标的一个方面。
A.错误
B.正确
2.近因效应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既不愿对优者给太高的评价,也不愿给劣者以太低的评价,尽量缩小差距,向中间状态集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A.错误
B.正确
3.复评价即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进行的外部评价。
A.错误
B.正确
4.行为详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之连续记录。
A.错误
B.正确
5.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
A.错误
B.正确
6.教育评价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以评价主体的需要和目标为标准来评判某些属性或现象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7.第一个智力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
A.错误
B.正确
8.体系内指标相互独立原则指指标体系中的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是相互独立的,不互相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不用两项指标反映同一被评因素。
A.错误
B.正确
9.先后效应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评价对象的评价 先后不一致的一种心理现象。
A.错误
B.正确
10.“趋中”趋势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既不愿对优者给太高的评价,也不愿给劣者以太低的评价,尽量缩小差距,向中间状态集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A.错误
B.正确
11.教育评价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
A.错误
B.正确
12.教育价值中主客体关系表现是单一的。
A.错误
B.正确
13.教育评价标准是对一切教育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规定。
A.错误
B.正确
14.逻辑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A.错误
B.正确
15.亲疏文饰心理、回避心理等属于实施过程心理。
A.错误
B.正确
16.为避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正面矛盾冲突,于是采用概括化的定性描述,运用含含糊糊的词语给出判断是过低自我评价。
A.错误
B.正确
17.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由于他的某些品质或特征看来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和评价。
A.错误
B.正确
18.教育评价标准包括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
A.错误
B.正确
19.在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早期阶段,人们注重结果,教育评价主要用来鉴别学生,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A.错误
B.正确
20.反馈后的评价是追踪评价。
A.错误
B.正确
21.评价报告是在教育评价工作完成之后,为便于反馈评价信息和结论,而对评价过程,结论进行全面叙述和提出相关建议的报告。
A.错误
B.正确
22.可测性原则是指标作为具体的目标,是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它所规定的内容是可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而获得明确结论的。
A.错误
B.正确
23.《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规定了幼儿教育的任务与目标,是编制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之一。
A.错误
B.正确
24.宏观的教育评价是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A.错误
B.正确
25.目标指标是反映评价对象水平与质量本质特征的指标。
A.错误
B.正确
26.根据设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
A.错误
B.正确
27.美国教授泰勒于 1934 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 PEA )”。
A.错误
B.正确
28.晕轮效应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