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18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直接送达的首要原则是 A.将诉讼文件交给收件人本人 B.通知收件人单位的负责人员 C.通知收件人
刑事诉讼法学18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直接送达的首要原则是
A.将诉讼文件交给收件人本人
B.通知收件人单位的负责人员
C.通知收件人的成年亲属
D.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入应在送达证上签名或者盖章
2.某县人民法院在审判徐某强奸案过程中,县人民检察院以徐某的行为不构成强奸罪为理由,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法院接到该撤诉要求时,合议庭已经对本案进行了评议并作出了判决,但尚未宣告判决 。 法院对该撤诉要求的处理方式应当是
A.法院应当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B.法院应当作出不准撤诉的裁定
C.可以先审查撤诉理由,再作出是否准予撒诉裁定
D.应当先审查撤诉理由,再作出是否准予撤诉的裁定
3.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除可以进行勘验、检查、鉴定和查询、冻结外,还可以进行
A.搜查
B.通缉
C.扣押
D.拘留
4.下列内容中属于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不同点的是
A.裁判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B.保证法院裁判正确
C.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D.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5.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除法律规定可以延长的以外 ,应当作出决定的期限是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6个月内
D.1年内
6.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判决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以及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的管辖权由
A.基层人民法院行使
B.中级人民法院行使
C.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D.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7.下列机关中无权适用拘留的是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8.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送交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可以代为执行的机关是
A.监狱
B.公安机关
C.看守所
D.人民法院
9.下列人员中,有权提出上诉的应当是
A.诉讼参与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害人
D.自诉人
10.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抗诉不当的 ,可以
A.责令下级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
B.说服下级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
C.向下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
D.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 , 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以下决定
A.提起公诉
B.不起诉
C.补充侦查
D.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2.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案件中属于具有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的有
A.我国领域内,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B.我国领域内,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C.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法定最低刑为两年有期徒刑的
D.符合刑法第9条规定的情形,我国在所承担国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案件
3.下列情形不属于送达范畴的有
A.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递交申诉书
B.被不起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向检察院递交申诉书
C.被判刑人向司法机关递交申诉书
D.二审法院向被告人送交判决书
4.发生法律效力的 判 决 和 裁 定 是
A.已过法定的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B.最高人民法院一审的判决、裁定
C.二审的判决、裁定
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
5.审判管辖可分为
A.级别管辖
B.地区管辖
C.专门管辖
D.法定管辖
6.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可以分别不同的情况作出的处理决定有
A.维持原判
B.撤销案件
C.变更原判决
D.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7.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听取
A.被害人意见
B.听取犯罪嫌疑人的意见
C.辩护人的意见
D.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8.下列叙述中对于证据关联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A.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
B.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存在是证据具有证明力的关键
C.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
D.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关联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9.下列各种人员中,属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
A.被害人
B.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C.犯罪嫌疑人
D.被告人
10.在下列情形 中 ,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限制的有
A.被告人一方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提起抗诉的
B.被告人一方上诉,自诉人一方也提上诉的
C.被告人一方没有上诉,自诉人一方上诉的
D.被告人没有上诉,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上诉的
11.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是:
A.被害人
B.法定代理人
C.自诉人
D.人民检察院
12.对全案证据的审查判断应注意
A.审查全案证据,必须客观、全面
B.将案件事实和相对应的证据加以分析和综合审查
C.分析全案事实与结论之间是否符合情理
D.全案证据应当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证据体系
13.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处理应当遵循的方针和原则有
A.教育为主
B.惩罚为主
C.感化挽救
D.分别看管
14.对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涉外因素”的理解,正确的有
A.诉讼当事人全部或部分是外国人
B.诉讼当事人全部或部分是外国法人和组织
C.诉讼当事人全部或部分是无国籍人
D.刑事案件发生在国外
15.依法核准的死刑判决,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A.事实认定清楚
B.量刑适当
C.适用法律正确
D.虽然违反诉讼程序但不影响该案的定罪、量刑
16.在刑事诉讼中 ,人民检察院负责
A.对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侦查
B.提起公诉
C.批准逮捕
D.执行拘留
17.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下列人员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 犯罪事实进行陈述
A.辩护人
B.被告人
C.鉴定人
D.被害人
18.在刑事诉讼中,审查被害人陈述应注意
A.审查被害人的思想品德与平时表现
B.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
C.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D.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与其他证据是否一致
19.下列证据中既属于言词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
A.被害人陈述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C.目击证人证盲
D.物证原件
20.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有
A.当事人的申诉
B.人大代表所提议案
C.有关单位或个人认为法院生效裁判有错误而提出要求对案件复查纠正的意见
D.公、检、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或定期不定期的复查案件中,发现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有错误需予纠正的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2.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A.错误
B.正确
3.酌量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的不起诉决定。
A.错误
B.正确
4.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证是以其外部形状、物质特征、存在的情形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A.错误
B.正确
5.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做出的书面结论。
A.错误
B.正确
6.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是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包含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一种特别诉讼程序。
A.错误
B.正确
7.立案材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的或者有关单位、组织或个人向司法机关提交的有关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材料。
A.错误
B.正确
8.凡是不能单独直接证明,需要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是间接证据。
A.错误
B.正确
9.刑讯逼供,是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并普遍采用的审讯方法。
A.错误
B.正确
10.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审判制度。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