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8-09 08:36

小学语文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
小学语文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
A.调查法
B.实地观察法
C.质化研究
D.量化研究
 
 
2.说话的前言后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参与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统统简称为( )。
A.交往主体
B.语境
C.交往客体
D.交际载体
 
 
3.( )就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场所(课堂),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小组教学法
D.综合教学法
 
 
4.按(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体验类等。
A.活动形式
B.课题性质
C.活动成果
D.资源利用情况
 
 
5.就狭义的语文来说,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6.狭义的语文,它 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7.( )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
A.讲读法
B.访谈法
C.背诵法
D.练习法
 
 
8.口语交际课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
A.互动性
B.情境性
C.综合性
D.规范性
 
 
9.引导启发型教学方法源于( )的“愤启—悱发”思想。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10.古代教材识字《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
A.唐
B.宋
C.秦
D.明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新课改中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
A.双向互动,实现全员参与;
B.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C.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D.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实施策略有( )
A.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在选择交际话题的时候,要关注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话题;要努力创设一种生动的情境
B.双向互动,实现全员参与
C.开放空间,拓展交际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D.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学兴趣,要编报自学提纲,设计自学程序,并适当安排自学时间,让学生体会学法,掌握学法,运用学法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A.文献研究法
B.实地观察法
C.现状调查法
D.历史比较法
 
 
4.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中的一门,是从( )等发展而来的。
A.语文教授法
B.识字教学
C.语文教学法
D.语文教材教法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有(  )几个方面。
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6.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属于创设这种情境的是( )
A.通过实物创设情境
B.通过媒体创设情境
C.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D.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7.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张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8.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在内容上的特点有(     )
A.、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B.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
C.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D.给学生打下扎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9.总体上来说,说话能力结构包括( )
A.语言材料与法则的内部储存,如词汇、习语、语法等
B.组织内容,根据特定的语境或规定的问题,兼顾听话对象的特点、场合等因素,确立话题和思想观点
C.选择表达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调节与选择说话的方式,表达符合口语习惯,简洁生动
D.发音,语音准确、清晰、响亮,语调高低、语速快慢恰当,节奏感强
 
 
10.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
A.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B.语文教材应为师生留有创造空间
C.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语文教材应尊重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技能训练 型强调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张将社会这一“语文大课堂”中的知识渗入教室这一“语文小课堂”中,形成学生的智能开发。在课堂教学“精讲巧练”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大社会”,学习“大语文”。
A.错误
B.正确
 
 
2.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A.错误
B.正确
 
 
3.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思维训练型、技能训练型、跳摘训练型、渗透训练型。
A.错误
B.正确
 
 
4.1950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从此开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A.错误
B.正确
 
 
5.口语交际是一种反应综合素质的活动,包含认知水平、口头言语能力、心理情意等等。
A.错误
B.正确
 
 
6.善于引导是运用谈话法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
A.错误
B.正确
 
 
7.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张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错误
B.正确
 
 
8.1960年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语音,国务院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文件。
A.错误
B.正确
 
 
9.语法分析阶段主要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来对言语的意思进行分析。
A.错误
B.正确
 
 
10.访谈法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错误
B.正确
 
 
11.小学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
A.错误
B.正确
 
 
12.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学法指导过程中自始至终使学生接受认真、严格的操作实践,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A.错误
B.正确
 
 
13.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情境性。
A.错误
B.正确
 
 
14.语言是思维的发动者,也是思维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对于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A.错误
B.正确
 
 
15.教导达标型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教导学生达标,共同实施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是以单元达标与课时达标相结合为基本教学单位,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相统一为桥梁,以发挥教与学的整体效应为根本指针,以科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以及时的反馈矫正为保证,以全体学生当堂达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机制。
A.错误
B.正确
 
 
16.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包括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培养公民责任感,形成国家观念,养成道德价值观等。
A.错误
B.正确
 
 
17.语音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错误
B.正确
 
 
18.“阅读教学”之所以不同于“阅读”,是因为在作者、作品及读者之间又有教者的参与。
A.错误
B.正确
 
 
19.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A.错误
B.正确
 
 
20.语文课程的功能不包括思想教育功能和智能教育功能。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