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18春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8-09 08:35

小学语文教学法18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早就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
小学语文教学法18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早就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鲁迅
B.林语堂
C.张志公
D.吕叔湘
 
 
2.( )就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有计划地、周密地、系统地了解和收集材料的一种方法。
A.实地观察法
B.现状调查法
C.文献法
D.访谈法
 
 
3.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福禄贝尔
 
 
4.狭义层面上语文,其根本的特性就是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5.研究方法中的( )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地观察法
B.现状调查法
C.历史比较法
D.访谈法
 
 
6.( )就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场所(课堂),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小组教学法
D.综合教学法
 
 
7.思维深刻性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在( )。
A.能够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
B.边听边思考,能分辨别人说话中的明显错误
C.根据对象、材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D.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对方话语做出反应
 
 
8.运用要( )注意的问题:要明确目标、要重视动机的激发、要指导自学方法。
A.背诵法
B.欣赏法
C.讲解法
D.自学法
 
 
9.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语音 ,国务院于( )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A.1949年
B.1939年
C.1958年
D.1978年
 
 
10.对不能直接观察的现象,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则可采用()
A.文献研究法
B.实地观察法
C.现状调查法
D.实验研究法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听话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哪三个阶段?( )。
A.言语知觉阶段
B.语法分析阶段
C.辨别分析阶段
D.利用阶段
 
 
2.听话能力结构包括( )
A.言语的感知与记忆
B.言语的理解与组织
C.言语的反应与品评
D.言语的创造
 
 
3.语言与言语的区别是
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4.言语活动的过程有两个基本过程:(  )
A.认识过程
B.表达过程
C.实践过程
D.感知与理解过程
 
 
5.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     )
A.从横向来说,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和重点性的统一
B.结构全面合理
C.从纵向来说,学习目标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三维目标体现不明显
 
 
6.确定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有(    )
A.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质与价值取向
B.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年龄特点
C.语文的人文性的重要性
D.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7.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要注意(  )
A.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B.保证资料的清晰性
C.注意比较的全面性
D.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8.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由( )
A.音义联系法
B.形义联想法
C.查字典法
D.联系语境法
E.利用掌握汉字图形和构图特征来培养识字能力
F.利用口语基础培养识字能力
 
 
9.阅读的方法有( )
A.朗读
B.默读
C.诵读
D.精读
 
 
10.在阶段目标中,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是共同的( )
A.有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能提出学习的专题
B.自主实践,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尝试解决问题
C.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使研究的问题或拓宽或深入,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D.学习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实践),来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扎实的口语交际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
A.错误
B.正确
 
 
2.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必考虑教师的特长与风格特征。
A.错误
B.正确
 
 
3.领导管理型以魏书生等为代表,主张用科学民主的教学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A.错误
B.正确
 
 
4.跳摘训练型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跳”起来。张富认为“在学生身上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
A.错误
B.正确
 
 
5.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A.错误
B.正确
 
 
6.口语交际的过程要加强交际语言的规范性,对于学生的鱼饼、用词不准确进行及时反馈于纠正。
A.错误
B.正确
 
 
7.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A.错误
B.正确
 
 
8.《凡将篇》《千字文》是汉朝时期的作品。
A.错误
B.正确
 
 
9.斯霞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错误
B.正确
 
 
10.音义联系法主要用于多音字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音、义的有机结合及运用来定音。
A.错误
B.正确
 
 
11.语素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错误
B.正确
 
 
12.自主学习是教育活动的核心 ,因为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A.错误
B.正确
 
 
13.语言是思维的发动者,也是思维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对于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A.错误
B.正确
 
 
14.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思维训练型、技能训练型、跳摘训练型、渗透训练型。
A.错误
B.正确
 
 
15.自主学习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为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A.错误
B.正确
 
 
16.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提出要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错误
B.正确
 
 
17.五四前 ,“国语”改为“语文”。
A.错误
B.正确
 
 
18.2001年课程标准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并且具体规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错误
B.正确
 
 
19.造字法多样是汉语言文字的一般特点之一。
A.错误
B.正确
 
 
20.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等。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