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19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按照我国现行的国家教育考试分类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属于()。 A.入学考试 B.学历认证考试
教育法学19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按照我国现行的国家教育考试分类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属于()。
A.入学考试
B.学历认证考试
C.水平考试
D.结业考试
2.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自学法、文献阅读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思考法和()。
A.行动研究法
B.质化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案例分析法
3.()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走上法制轨道的基本依据。
A.《教育法》
B.《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C.《职业教育法》
D.《成人职业教育法》
4.《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
A.公平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终身性原则
5.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
A.事件和行为
B.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C.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D.对己的事实和对彼的事实
6.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奖惩和()。
A.处理
B.适应范围
C.效力等级
D.名称
7.成为我国教育界和法学界进行教育法学研究重要开端的法律是()。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高等教育法》
8.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
A.事件和行为
B.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C.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D.对己的事实和对彼的事实
9.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于()。
A.主体不同
B.来源不同
C.权限不同
D.主体不同、来源不同
10.我国《合同法》主要用于调整具有()性质的合同。
A.商业
B.人身
C.财产
D.行政事务
11.行政申诉救济方式属于()。
A.行政申诉救济方式属于
B.行政申诉救济方式属于
C.民间救济方式
D.诉讼救济方式
12.以下哪个不是学校的权利()。
A.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B.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C.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D.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13.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关系的哪些要素构成()。
A.主体、客体
B.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
C.主体、客体、内容
D.教育立法权、教育司法权和教育行政权
14.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有关教师资格()。
A.鉴定和证书发放的制度
B.聘任和考核的制度
C.考核和培训的制度
D.鉴定和培训的制度
15.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
A.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遵守
B.教育法的实用和教育法的执行
C.教育法的实用和教育法的遵守
D.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执行
二、多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32 分)
16.学生的权利是法定的,这个权利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A.国家宪法和法律授予所有公民的权利
B.教育法律、法规授予尚处于学生阶段的公民的权利
C.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D.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17.未成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特征()。
A.犯罪团伙化
B.成员低龄化
C.方式智能化
D.流失生犯罪率上升
18.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作为两种不同的行政救济制度,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裁决机关不同
B.审查范围不同
C.适用程序不同
D.法律效力不同
19.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的归责原则有()。
A.过错责任原则
B.严格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道义推定原则
20.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1.《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原则为()。
A.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B.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C.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D.教育基本建设费逐年增长
22.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拖欠教师工资、挪用经费等行为
23.教育法的正式解释主要有()。
A.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4.学校内部权力运行优化需要()。
A.权力职责明确化
B.权力行使制度化
C.权力过程监控化
D.权力行使集中化
25.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6.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27.学校应符合《教育法》规定的设立学校、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它包括哪些方面()。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8.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
A.犯罪团伙化
B.成员低龄化
C.方式智能化
D.流失生犯罪率上升
三、判断题 (共 12 道试题,共 30 分)
29.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有公民、机构和组织、国家。
30.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1.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 和法律的公布。
32.教育法的适用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33.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人身权益。
34.教育法律权利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它通常有的表现形式是行为权、要求权、利益权。
35.《教育法》中“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36.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37.《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8.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39.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假定、处理、惩罚。
40.1947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