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18春在线作业3-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2.教师
教育学18春在线作业3-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2.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3.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4.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心理教育
D.道德教育
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8.学校进行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早操、课间操
B.运动队训练
C.课外体育锻炼
D.体育课
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旧的社会分工
C.资本主义制度
D.阶级剥削
10.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11.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
A.学校教育
B.社区教育
C.家庭教育
D.行会教育
12.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A.遗传因素
B.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环境
13.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14.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 (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体系
D.教育制度
15.“七艺”是指
A.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B.文法、法律、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演说术、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D.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颁布的年限是
A.1996年
B.1995年
C.1993年
D.1986年
17.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18.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9.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20.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学习作业法
C.练习法
D.发现法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构成人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行
B.情
C.思
D.知
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作用
A.为统治阶级培养人
B.促进经济发展
C.传播统治阶级思想
D.直接介入政治活动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A.没有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D.原始性
4.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
A.面向学生
B.面向未来
C.面向现代化
D.面向世界
6.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7.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
A.复习
B.明确教学目标
C.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D.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
9.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A.开放性和群众性
B.实用性和融合性
C.多样性和补偿性
D.权威性和灵活性
10.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布鲁纳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A.错误
B.正确
2.教育是生产性与消费性的统一。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使教育影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A.错误
B.正确
4.检查评定学生成绩题目难度越大,越能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
A.错误
B.正确
5.终身教育已得到普遍重视,并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导理念。
A.错误
B.正确
6.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A.错误
B.正确
7.教育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错误
B.正确
8.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A.错误
B.正确
9.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A.错误
B.正确
10.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