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18春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人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育学18春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人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重要前提
B.重要条件
C.重要途径
D.重要保障
3.教育过程的关键是实现( )。
A.教师讲授过程
B.学生学习过程
C.校长管理过程
D.教材呈现过程
4.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明显反映是( )。
A.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B.文科综合
C.理科综合
D.音体美综合
5.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
A.义务教育要求
B.素质教育要求
C.全面发展中导向作用
D.奠基工程
6.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 ,相当于:
A.幼儿园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7.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的首要特点是( )。
A.科学性
B.强制性
C.生活性
D.规范性
8.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心理教育
D.道德教育
9.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10.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11.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2.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
A.校外教育
B.配合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
13.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基本程序是
A.说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B.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课内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C.备课 说课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D.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4.“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5.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16.我国古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说明(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7.教育的主体形态是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终身教育
18.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思潮
C.教育流派
D.教育思想
19.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间接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广延性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2.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
A.面向学生
B.面向未来
C.面向现代化
D.面向世界
3.社会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A.自然环境
B.人口
C.生产方式
D.教育
4.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5.组织班级活动要有很强的( )。
A.针对性
B.目的性
C.系统性
D.计划性
6.德育途径主要有()
A.教学
B.团队活动
C.劳动
D.课外活动
7.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8.我国当前教育阶段划分是
A.学前教育
B.学龄教育
C.继续教育
D.高等教育
9.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10.教师的专业结构构成要素 ( )。
A.教师专业能力
B.教师专业知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专业精神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2.个人本位论认为 ,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个人不过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所以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社会的意志。
A.错误
B.正确
3.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A.错误
B.正确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A.错误
B.正确
5.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A.错误
B.正确
6.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A.错误
B.正确
7.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8.义务教育就是指免费的教育。
A.错误
B.正确
9.杜威认为儿童的兴趣和经验是组织课程的出发点,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教材为中心。
A.错误
B.正确
10.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