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18春在线作业3-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12 分) 1.德国经济学家( )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经济学18春在线作业3-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12 分)
1.德国经济学家( )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D.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2.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A.手段和方法
B.方式和办法
C.科学和方法
D.手段和形式
3.以下说法正确的( )。
A.教育市场是完备的市场
B.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完全由市场配置
C.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引进市场机制
D.市场应当在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4.( )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计量而计算出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A.爱德华?丹尼森
B.雅可布?明瑟
C.西奥多?W?舒尔茨
D.加里?贝克尔
二、 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12 分)
1.设置教育成本核算项目应遵循:
A.有用性原则
B.简单性原则
C.完备性原则
D.连续性原则
2.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表现为:
A.资源投入;
B.师资状况;
C.教育的单位成本;
D.劳动力需求结构
E.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3.教育成本核算的特点:( )
A.教育成本核算目的的独特性
B.教育成本核算内容的不确定性
C.核算期间与核算项目的争议性
D.教育成本核算方式的多样性
4.教师资源配置,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 ()。
A.就业
B.分配
C.安置
D.配备
三、 判断题 (共 19 道试题,共 76 分)
1.教育投资分配的特点为教育投资的重点依经济发展水平而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之间的差距越小;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A.错误
B.正确
2.教育成本控制的方法有人员控制、资金控制、物资控制、制度控制。
A.错误
B.正确
3.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教职工与学生比、教师与学生比、教师平均授课时数、中小学的班师比、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等。
A.错误
B.正确
4.设置教育成本核算项目应遵循有用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A.错误
B.正确
5.所谓按劳分配 ,就是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做了各项社会扣除之后)分配给劳动者相应数量的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A.错误
B.正确
6.教育供求的平衡 ,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成本按成本属性不同,分为教育显成本和教育固定成本;
A.错误
B.正确
8.评价从综合角度教育效率时 ,教育质量系数越接近1 ,表明教育产品的质量中等。
A.错误
B.正确
9.从数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因为在同一级别和类型的教育单位之间,只要师资水平、教学物质技术基础、学生来源等条件大致相似,进行分析、比较是可行的。
A.错误
B.正确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方法为推理法和国际比较法。
A.错误
B.正确
11.西奥多?W?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计量而计算出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12.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讲 ,义务教育属于混合产品。
A.错误
B.正确
13.教育投资分担的主体主要有三个 :即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及家庭。
A.错误
B.正确
14.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完全由市场配置 。
A.错误
B.正确
15.行政手段不是政府调节的主要手段。
A.错误
B.正确
16.决定教育投资比例的最基本因素是政治因素。
A.错误
B.正确
17.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的论断。
A.错误
B.正确
18.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并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错误
B.正确
19.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