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18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这是一种最主要的控制形式,但这种控制形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局限性这是指政策控制中的那一
公共政策分析18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这是一种最主要的控制形式,但这种控制形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局限性"这是指政策控制中的那一种()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间接控制
D.直接控制
2.有些公共政策所针对的问题已经解决或是因环境变化已不适应,需要终止,根据新问题、新情况重新制订政策方案。这叫做()
A.政策继续
B.政策调整
C.政策革新
D.政策终结
3."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这是本着政策评估的哪一标准()
A.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
B.政策评估对社会的影响
C.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
D.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4."新闻媒体尽可能多反映百姓心声,并对政府形成较强的舆论压力,以促使国家有效地制定与实施政策。"这是完善政策监督机制的哪种手段()
A.建立健全公共政策法律规范
B.完善公共政策监控辅助手段
C.提高政策监控者素质和水平
D.加强公民和新闻媒体的监控
5.影响公共政策系统的参照系选择和目标选择的是()
A.地理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国际环境
6.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手段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终结
7.将政策过程中准备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与已经取得或准备取得的收益的大小相比较,衡量其得失的一种方法叫做()
A.损益分析
B.线性规划
C.博弈分析
D.德尔菲分析
8.成本-效益分析法通常使用的评价准则有()
A.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
B.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
C.效益与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
D.以上皆是
9.政策控制可分为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这是按照什么分类()
A.性质的不同
B.作用的不同
C.控制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
D.目的的不同
10.掌握国家行政权利的机关是()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主要包括()
A.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B.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C.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D.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2.设计方案的细节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
A.细节性
B.多样性
C.实用性
D.可操作性
3.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主要包括()
A.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
D.供职于以上机关的公职人员
4.政策终结的一般原因主要有()
A.财政困难
B.政府的低效率
C.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
D.行为理论的变化
5.政策执行的方式有()
A.行政方式
B.法律方式
C.经济方式
D.法律诱导工作
6.评估总结阶段要做的工作包括()
A.处理评估结果
B.分析评估对象
C.搜集评估资料
D.撰写评估报告
7.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因素中政策执行主体的因素包括()
A.政策的可执行性
B.政策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C.政策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D.政策执行人员的因素
8.内部评估可分为()
A.由媒体进行评估
B.由具体执行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
C.由专职评估人员进行的评估
D.由公共部门以外的评估者对政策进行评估
9.下面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有()
A.损益分析
B.线性规划
C.博弈分析
D.德尔菲分析
10.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根据分析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
A.定性分析方法
B.定向分析法
C.定量分析方法
D.不定分析法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政策执行的行政方式的不足之处只在于运用行政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影响下级组织的积极性
A.错误
B.正确
2.经济环境是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部分经济因素
A.错误
B.正确
3.政策调整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4.工具创新战略是指公共政策创新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和原则,选择合适的工具服务于政策创新,使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公共政策创新目标。
A.错误
B.正确
5.一项错误的政策,执行的效率越高则失误越大。
A.错误
B.正确
6.功能是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服务,但是它并不代表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
A.错误
B.正确
7.组织的终结不会影响到组织中人员的利益,所以不会受到抵制
A.错误
B.正确
8.可以把实际的政策效果理解为最后的政策结果。
A.错误
B.正确
9.政策评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A.错误
B.正确
10.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公共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向分析法
A.错误
B.正确
11.落实组织人员,即根据行动计划的编制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胜任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形成一个为实现政策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职、责、权系统。
A.错误
B.正确
12.各民主党派对政策的监控,主要是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组织实现的
A.错误
B.正确
13.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题来分,可以有公共政策创新主体、公共政策创新内容、公共政策创新手段、公共政策创新程序。
A.错误
B.正确
14.理念创新战略一定程度上制约和规定着人才创新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和营销战略
A.错误
B.正确
15.政策监控是指对政策运行状态信息尤其是政策运行偏差状态信息的获知
A.错误
B.正确
16.政策最后要以公报、决定、决议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布(国家机密除外)
A.错误
B.正确
17.刚宣布执行开始时,政策执行还未包含参与政策执行的个人裁量。
A.错误
B.正确
18.建议是针对政策目标的,不是针对政策手段的。
A.错误
B.正确
19.公民参与执行计划的制定会增加政策执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A.错误
B.正确
20.所谓政策实验,是指一项新政策在正式推广之前,先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成本,在较大的范围和较短的时间内付诸实施。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