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8春在线作业3-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 A.贝尔兰卡斯特制 B.班级授课制 C.导生制 D.道尔顿制 2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8春在线作业3-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
A.贝尔兰卡斯特制
B.班级授课制
C.导生制
D.道尔顿制
2.198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 ),开始了自二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改革,被看作是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具有深远意义。
A.《巴特勒教育法》
B.《儿童和他们的初等学校》
C.《1988年教育改革法》
D.《学会成功——今日教育之根本观点和未来战略》
3..建国后第一次将以往的“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
A.1991年
B.1992年
C.1993
D.1994年
4.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的标志是 .
A.张焕纶创设的上海蒙正书院内的小班
B.盛怀宣在天津创办的“南洋公学”
C.《钦定小学堂章程》的颁布
D.国子监小学的设立
5.人民政府正式厘定的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6.下列文件中,标志着我国社会力量办学步入了一个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 、健康发展的新阶段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7.美国教育事业主要是由( ) 负责管理。
A.联邦政府
B.各州负责管理
C.总统
D.联邦教育部
8.1947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战后日本的一项根本教育大法是 :
A.《教育基本法》
B.《学校教育法》
C.《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D.《关于今后学校教育中和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
9.1999年,在( )中 ,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C.《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试行)》
D.《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10.拉开了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序幕的文件 是 :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初等教育改革的类型,根据教育改革的范围、规模划分 :
A.宏观的教育改革
B.远期改革
C.微观的教育改革
D.目标改革
2.初等教育的全面性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上的全面性 ,即
A.学科内容的综合性
B.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关联性
C.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D.注重学生的个性解放和发展
3.初等教育学是 :
A.以儿童阶段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B.初等教育学就是直接论述初等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原理、方法的学科
C.它对初等教育应该起直接的理论指导作用
D.初等教育对象一般为6~12或7~13岁的儿童
4.下列教学模式中 ,属于协同教学模式的是 :
A.典型模式
B.支持模式
C.平行模式
D.嘉宾模式
5.下列属于东汉的小学教育多元化组织形式的是
A.官邸
B.书舍
C.私学
D.书馆
6.初等教育的研究任务 .
A.研究初等教育理论,探索初等教育的规律
B.为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C.为初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D.为学生高等教育服务
7.随着教育的发展各国又出现了新的教学评价 方式:
A.校本学生评价体系
B.学生累积记录
C.报告单
D.校本绩效责任体系
8.理性模式是由美国课程理论家R?R泰勒提出的。他认为,确定有意义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应该参照三种事实来源 :
A.学习者
B.社会环境
C.学科专家
D.教师
9.下列属于民国时期颁布学制的是 .
A.《学校系统》
B.《壬子癸丑学制》
C.伪满“新学制”
D.《壬戌学制》
10.各国还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其中有:
A.多组学校
B.双重进度计划
C.小组教学
D.协同教学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1978年,印度公布了《二十三点行动纲领》,对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2.2000年,新任总统普京签发了其上任以来的首份重要教育改革规划文件:《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A.错误
B.正确
3.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所谓的“第三次教育改革”。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交了一份名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报告,成为日本7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A.错误
B.正确
4.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课程范畴上看,要做到显在课程(正式课程 )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
A.错误
B.正确
5.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在1878年(清光绪四年),其标志是张焕纶创设的上海蒙正书院内的小班。
A.错误
B.正确
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
A.错误
B.正确
7.普及教育是指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既包括普通中小学教育,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A.错误
B.正确
8.1947年,日本国会颁布了《学校教育法》,规定采用五三三四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为八年,儿童六岁入学。
A.错误
B.正确
9.全面性普通性是初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A.错误
B.正确
10.义务教育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中的基础,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
A.错误
B.正确
11.2003年10月,日本中教审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初中等教育中的教育课程以及指导的方案(答复)》,这是对《新学习指导要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的一次反思。
A.错误
B.正确
12.1992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成为俄罗斯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法律基础。
A.错误
B.正确
13.“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目的是保证儿童、尤其是农民子女都能受到完全的基础教育。这个新学制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双轨学制的传统 。
A.错误
B.正确
14.1964年,《汉堡协定》规定所有儿童都应接受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
A.错误
B.正确
15.英国《费舍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初等教育的课程和评估设立了全国性的系统的体系,这表明英国在初等教育管理上开始加强中央权力。
A.错误
B.正确
16.在文革中 ,教师队伍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和发展。
A.错误
B.正确
17.《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被看作是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具有深远意义。
A.错误
B.正确
18.1994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教师法》。
A.错误
B.正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开辟了我国立法机关制定单项教育立法之先河,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制度,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A.错误
B.正确
20.初等教育为人的发展打基础,这一重要作用是由教育的基本功能所决定的。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