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8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8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A.普通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基础教育
2.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的标志是 .
A.张焕纶创设的上海蒙正书院内的小班
B.盛怀宣在天津创办的“南洋公学”
C.《钦定小学堂章程》的颁布
D.国子监小学的设立
3.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试行)》于
A.1991年
B.1992年
C.1993
D.1994年
4.下列文件中,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是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5.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 )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 、种族 ,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
A.五
B.六
C.七
D.八
6.英国出台的《1993 年教育法》,其目的就是
A.建立了初等教育由国家和自愿协会共同承担初等教育学校的管理。
B.形成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教育局相结合,但以地方教育局为主的初等教育管理体制。
C.中央政府获得了对普通教育的直接管理权。
D.把地方教育机构的重要权力转移到中央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特设管理机构。
7.1997年10月,下发了( ) ,提出要明确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1918 年,英国国会通过 《费舍教育法》
A.建立了初等教育由国家和自愿协会共同承担初等教育学校的管理。
B.形成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教育局相结合,但以地方教育局为主的初等教育管理体制。
C.教育管理开始向延长普及教育年限方向迈进的前奏。
D.开始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教育领导体制。
9.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的标志 是
A.张焕纶创设的上海蒙正书院内的小班
B.盛怀宣在天津创办的“南洋公学”
C.《钦定小学堂章程》的颁布
D.国子监小学的设立
10.初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全民性
B.普通性
C.全面性
D.基础性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现代教育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是
A.提高人的素质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人的发展
D.加快现代化进程
2.初等教育改革的类型 , 根据教育改革的目标的远近划分:
A.远期改革
B.中期改革
C.短期改革
D.近期改革
3.2001年启动的课程改革 .
A.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是新旧教材的替换
B.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
C.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
D.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
4.下列属于初等教育的成就 的是:
A.初等教育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B.素质教育全面启动,德育工作得到加强
C.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
D.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初等教育以及特殊儿童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5.我国初等教育的完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A.提出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B.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C.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D.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6.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
A.一定的教育目的观
B.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C.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要求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7.初等教育的调整发展阶段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
A.教育体制上,过分强调统一,限制过死;
B.中小学过分重视课堂知识教育、升学教育,忽视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
C.教学内容一切划一,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生产劳动;
D.教育脱离政治,脱离党的领导;专家治校,专家办教育。
8.“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特点是 :
A.整个“工程”由政府为主投入、
B.政府组织并动员全社会力量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基础教育事业,
C.强化政府在完成本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D.集中有限财力攻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
9.初等教育可以表现在 .
A.身体发展的基础性
B.习惯发展的基础性
C.知识、智力发展的基础性
D.道德品质的基础性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当代初等教育学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A.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教育事业整体改革的配合
B.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C.过去的学制改革中政治与行政干预过多
D.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积极与稳妥的关系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从微观层面上看,初等教育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的教育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A.错误
B.正确
2.明代“小学”同社学等等并没有什么行政隶属上的区分。
A.错误
B.正确
3.初等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教育者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4.爱迪生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教师方面,以教师团队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A.错误
B.正确
5.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决定于当年7月1日起实施。
A.错误
B.正确
6.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日本初等教育中的私塾则由国家开设。
A.错误
B.正确
7.随着教育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校本学生评价体系;校本绩效责任体系。
A.错误
B.正确
8.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A.错误
B.正确
9.1972年制定的《初等学校补助法》,开支二亿四千二百万美元解决废除隔离和黑白并校的活动,凡自动而认真合校者领取大量补助费,抗拒者不得享受补助。
A.错误
B.正确
10.1999年,英国资格与课程当局颁布了2000年新国家课程。
A.错误
B.正确
11.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
A.错误
B.正确
12.1987年提出两份咨询报告,其中提出了四项教育改革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
A.错误
B.正确
1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错误
B.正确
14.《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A.错误
B.正确
15.《1988年教育改革法》则进一步扩大了《1980年教育改革法》中赋予的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
A.错误
B.正确
16.基础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A.错误
B.正确
17.2000年,新任总统普京签发了其上任以来的首份重要教育改革规划文件:《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A.错误
B.正确
18.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1930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把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作为党近期的主要任务。
A.错误
B.正确
19.基础教育:广义的是指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既包括普通中小学教育,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A.错误
B.正确
20.民办公助、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单独或联合办学、公办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都属于混合型民办学校类型。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