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法19春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A.1904年 B.
小学语文教学法19春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A.1904年
B.1908年
C.1903年
D.1949年
2.经过初步的生字教学,学生要对汉字这一复合刺激物的字形轮廓建立了模糊的暂时联系,这是掌握字形的( )
A.初步分化阶段
B.泛化阶段
C.精确分化阶段
D.巩固阶段
3.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是源于( )的“愤启—悱发”思想。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4.在(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提出了“听话、说话”内容。
A.1985
B.1987
C.1990
D.2001
5.( )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思维训练型、技能训练型、跳摘训练型、渗透训练型。
A.发展训练
B.感知体验
C.引导启发
D.跳摘训练
6.在掌握的牢固程度上,学生在再认和回忆的时候,不再象前一阶段那样把握不定,偶尔还要出现泛化现象,而是熟练且牢固,词义讲解也较清楚、恰当。其次,精确分化表现在掌握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这是掌握字形的( )
A.精确分化阶段
B.初步分化阶段
C.泛化阶段
D.习得阶段
7.运用( )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明确目标、要重视动机的激发 、要指导自学方法。
A.背诵法
B.欣赏法
C.讲解法
D.自学法
8.五四后,语文课程由“国文”改成( ),实现“言文一致”,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A.国语
B.语文
C.中文
D.汉语言
9.说话的前言后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参与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简称为( )。
A.交往主体
B.语境
C.交往客体
D.交际载体
10.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
A.互动性
B.情境性
C.综合性
D.规范性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依据联合国救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精神,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主要应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
A.学会认知,获得理解能力
B.学会做事,获得操作能力
C.学会合作,获得与人相处能力
D.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能力
12.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统的内部联系表现在()
A.语文学习方法纵向的渐进性
B.语文学习方法横向的渗透性
C.语文学习方法系统总体的矛盾性
D.语文学习方法系统的对立性
13.部件析形识字法是按照一定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是( )
A.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分析出部件
D.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14.部件析形识字法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分析出部件
D.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15.听话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是( )。
A.言语知觉阶段
B.语法分析阶段
C.辨别分析阶段
D.利用阶段
16.下列属于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是
A.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
B.培养公民责任感,形成国家观念,养成道德价值观
C.促进发展,培养个性
D.课程标准和评价紧密结合
17.从横向上来说,语文课程目标包括( )等。
A.拼音目标
B.识字与写字目标
C.阅读目标
D.口语交际目标
18.研究中,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步骤是
A.收集语文教学的历史资料。凡是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材料都要收集;
B.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了解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必然联系;
C.寻找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把握规律,预测未来;
D.做出比较的结论。
19.小学语文课程主要功能包括( )
A.知识教育功能
B.审美教育功能
C.智能教育功能
D.文学教育功能
20.完整的口语交际活动,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
A.交际主体
B.交际载体
C.交际的环境
D.交际客体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斯霞通过实验提出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2.“阅读教学”之所以不同于“阅读”,是因为在作者、作品及读者之间又有教者的参与。
23.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难易,与汉字的形体、笔画数目、笔画种类和结构有重要关系。
24.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多写少认并且认写分开。
25.教学活动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
26.小学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7.所说的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动机、阅读能力、性格特点、情感特征和特有的生活经历,对所面对的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28.1919年前,“国语”改为“语文”。
29.历史比较法就是研究者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30.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31.自主学习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为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32.2001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33.口语交际是一种反应综合素质的活动,包含认知水平、口头言语能力、心理情意等等。
34.《急就篇》属于文选教材。
35.词汇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36.1963年大纲把侧重点放在培养读写能力上,强调多读多写,对听说训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大纲中没有提出听说训练的要求,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37.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口语属于外部言语,是用于交际的言语,一般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38.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提出要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9.1908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40.语法分析阶段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来对言语的意思进行分析。